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死而复生

第232章 和亲之策

死而复生 烟熏小黄鱼 2484 2024-07-10 00:42
   天空中雷声阵阵,密集的雨点不断拍打在船上,听着一直不停的杂音,朱由校完全没有头绪。   最初的战略目标是广宁卫和辽南沿河三个卫所,原本以为会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可现在却得知黄台吉极有可能收缩兵力避战,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朱由校目光转向一旁悬挂的地图,九边精锐及京营组成的关内军团,兵力约七万人,已在杏山驿一带展开,分兵向着正北方搜索前进。   锦州军团共两万余人,兵分两路,一路由蓟辽总督王之臣亲临,会同关内军团一同行动;另外一路则由辽东副总兵贾胜率领,正向着锦州急行军。   山东军团同样兵分两路,约两万人由总兵祖大寿亲领,守卫复州卫;剩下的两万余兵马则由周遇吉领兵,驻扎在金州卫。   东江镇一万余精兵,则由毛文龙亲率,在辽东海岸作为山东军团的策应。   “十余万大军征战,就意味着有近三十万民夫,若是辽东战事久拖不决,朝廷必然坚持不住。”朱由校轻叹道。   “建奴乃是内线作战,补给相较于我们来说,要轻松许多。黄台吉可以拖,我们却拖不起啊!”孙国祯跟着叹道。   朱由校目光再次转向地图,指着海州卫所在的位置说:“此地连通辽西走廊和沿海三卫,一旦我军能夺下海州卫,就能将整个防线贯通。”   “黄台吉应该也能看到这点,海州卫必定防备森严,极难夺取。”孙国祯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语气十分低沉,说:“海州卫距海岸线有三百多里,就算要攻城,器械与粮草都难运送。大军兵临城下,很有可能被黄台吉截断粮道。”   “不管如何,咱们都要速做决定,实在不行就在攻下广宁卫后,从复州卫和金州卫撤军。”孙国祯道。   朱由校摇头道:“这两城都不是沿海而建,距离海岸线都有数十里的路程,黄台吉恐怕不会让咱们轻易退走。他围而不攻应该也是存了这个心思,等咱们退兵之时,在半路截杀。”   孙国祯头皮都抠烂了,也想不出个解决办法,干脆说道:“陛下,兴许咱们是在杞人忧天呢?黄台吉现在不立刻攻城,是在等待援兵呢?”   “黄台吉早晚会想到这点,先把这个可能通报给辽东督抚吧,看看他们有什么策略。”   话音才刚落下,朱由校就已回到了座位,提笔写下之前两人商议的内容,并令卢九德速速派人送出。   报......   卢九德才刚走出船舱,就有一个小太监疾声在外大喊。   朱由校听见这语气极为焦急,心中瞬间浮现出了不祥之感,下令道:“什么事?进来说?”   “禀告皇爷,蓟辽总督王之臣遣人来报,说......”   “说什么?”朱由校盯着小太监微微颤抖的身体,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他说......大福堡被建奴攻下了,堡内士兵连同百姓,共三千余人都被屠杀殆尽。”   “你说什么?”   朱由校猛然一惊,快步走到地图边上,迅速找到了大福堡的位置,颤声道:“这里怎么会失陷?朕不是命令各地守将严守本地了吗?”   “据王部堂所言,建奴是趁着雨势太大天气昏暗,悄悄摸到了城墙边上,然后以绝对兵力优势瞬间攻下了城墙。”   朱由校闻言打开窗户,只见外面依旧是瓢泼大雨,能见度只有四五十米。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守军的火炮、火枪、弓箭都发挥不了作用,大福堡失守应该也不能怪守将防守不力。   孙国祯瞧着一眼不时划过闪电的天空,低声劝道:“陛下,此乃天气恶劣,非战之罪。就算多尔衮能渡过女儿河,也难以再渡过小凌河。”   “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朱由校微微点头,指着小凌河笑道:“现在小凌河上足够大军通行的桥梁就只有两座,其一在锦州,其二在大胜堡。两者都是在小凌河对岸,朕就不相信多尔衮和阿济格能飞过去偷袭。”   “陛下明鉴,得知阿济格和多尔衮从小路逃走后,辽东团练总兵吴襄已经退回了大胜堡,现在堡内足足有七千余守军,应该能坚持到关内军团合围。”孙国祯道。   朱由校道:“朕就担心阿济格和多尔衮再次沿着小路,从草原回沈阳。”   “臣不是听说林丹汗已经听陛下的圣谕,从漠南蒙古出兵了吗?想来应该是能在草原上封锁住建奴的退路。”孙国祯问道。   朱由校叹道:“这厮还在跟朕讲条件,要钱要粮。”   孙国祯瞄见皇帝那张纠结的面颊,就知道林丹汗的要价不低,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他开出了什么条件?现在当以辽东战事为先,若是不太过分,可以先答应下来。”   “他要白银五十万两以充军费,要粮食一百万石以充军粮马料。朕当然舍得银子,可却拿不出这么多粮食啊!”朱由校想了想,又紧跟着说道:“朕还担心此事传扬出去,朝臣会联想到唐朝向回纥借兵之事。”   孙国祯听到这个数字一阵头疼,别说大明没有这么多粮食,就算有也不可能答应。   林丹汗有了这么多粮饷,必然能统一草原诸部,到时候就算消灭了建奴,又会有蒙古人这个心头大患。   孙国祯蹙眉沉思许久,忽然眼前一亮,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采取和亲之策,结好蒙古人,让其出兵。”   “和亲?和什么亲?不和!”   朱由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可不想开了大明不和亲这个先例,更何况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哪里是送一个女人过去就能扯平?   孙国祯劝道:“陛下,敌酋努尔哈赤造反后,之所以势力越来越大,除了我大明几次战败以外,就是他同女真诸部以及蒙古诸部采取和亲之策。臣听闻林丹汗有一幼女,尚未婚配,若是......”   朱由校打断道:“你的意思是让朕给林丹汗当女婿?”   “臣就是这个意思。他开出的条件都能谈嘛,到时候就以聘礼的方式把银子和粮食送给蒙古,也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孙国祯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