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三十四年,朱由桦正式让位给二十三岁的朱慈焞,时年五十五,同时退位去了皇宫。反倒把已经成了实际皇宫的监国府让了出来。 早就没有当年盛景的南京皇宫,这波彻底大改造。原有的宫室殿阁,经年不修,一律被朱由桦推平。整个宫殿群的面积减少了足足五分之三多。仅剩下当年给邹太后,以及朱由桦便宜大哥朱由崧的一后两妃所居住的部分殿阁,因为日常维护,翻修待用。 对了,现在大明其实有两个太上皇,一个自然是朱由桦,还有一个正是咱们的便宜大哥朱由崧。别看朱由崧这一生也算经历传奇,但现在非常安稳的在玄武湖小岛上面安养,已然有足足七十二岁,还精神不错。 这家伙,看样子比朱由桦能活。不过想想,好像从万历朱翊钧那里,这一支就满能活的。朱常洵五十六岁被李自成一刀劈死之前,还中气十足的骂贼呢。如果不被杀,保不齐也能活七八十。 得了,反正也是便宜大哥,就养着呗,还能咋样。统共干了一年皇帝,什么亲信根基也没有,战斗力为零,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到是避免了老朱家在叔侄相争,兄弟阋墙之后,再来一出大戏。 皇宫平出来的那地界,被朱由桦下令改造成了大广场,不仅可以满足十数万人的阅兵,还能够建起一座丰碑。 不过朱由桦肯定是没有这个脸的,自己干一趟下来,完全称不上什么有道明君。原本还想着能够在本朝立下一个法治精神的基础的,现在看来是也来不及啦。 好赖无心插柳,倒教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汉化程度大大加强,且可以说是迅速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汉化。 凭这个功绩,大概不至于遗臭万年了! 朱慈焞到了台前,他得到了海商,或者说沿海集团势力的全面影响和投资。他姥爷郑芝龙从他小时候,就和就他讲当年在大洋上面杀洋夷的事情。而朱由桦也在朱慈焞的人生塑造阶段,和他讲明了整个东亚东南亚一元化的布局和设计。 身边的人,以及支持自己的人,有相当大基数的非传统士绅,这注定了朱慈焞是个非传统的君主。更何况眼前还活着的朱由桦默许他干些事情,也放权给他干些事情呢。 所以朱慈焞一方面按照朱由桦的部署,在新加坡地方设置守卫,扩充船场海港。还大范围的接受东亚东南亚地方王公的朝贡,明朝的朝贡反正不亏本,甚至还能有大大的赚头。 人家来也根本不是朝贡来的,就是为了做生意来的。有时候利益的联系,比什么文化的联系,还更强一点。 至于留学生的,也确实接纳了不少,但主要接纳的都是仰慕汉化,愿意汉化,且真的已经是“精神大明人”的那种留学生。就是唐代各国派遣到长安的留学生一样,现在不过是把人派到了南京而已。 现成一个最好的例子,当年迁移到南京的数千家朝鲜两班,经历三十余年之汉化,新出生的一辈,以及三四十岁正当时的一辈,已经是完全的大明人了。本身他们就全都是只说汉话的贵族两班阶层,现在在大明这里自然也顺利的转化成了士绅阶层。 由于每一届乡试,必然给他们的三十个中举名额,这使得他们中的文学之士很快变成了大明的官吏,逐渐的迁移开来,被完全消化。 李王? 巧了,李王和世子年纪轻轻就先后急病死了! 真不是朱由桦下的手,就是这么稀奇,朱由桦甚至没有暗示过别人下手。反正就是他们自己死了。李王家无嗣断绝,彻底拉倒。倒也有几个宗亲,给个世职也就打发了。近枝的宗亲当年要么被满清杀了,要么被日本杀了,本身就不剩下几个。 很完美! 回到东亚的外海布局上,广州已经开海了,但是福建还是没有。往日本、朝鲜、琉球去的商船,到底得插福建郑家的旗。可郑家在福建地面上的管制,最后还是由朱由桦和郑森友好转移了。算是交换吧,铁兄弟两个的,也不能真的翻脸。 老郑家的主要利益也就在海上,只要海上不动,其实其他的东西都是可以谈的。而且就算福建被朝廷全面控制,老郑家的影响力照旧很大,这是无法消除的。 说句实话,你到9102年,在人家地面上说一句国姓爷之后,人家保不齐还得朝你竖一竖大拇指呢。影响力这事儿,现在郑家是皇亲国戚,一时半会子小不了的。 有着老郑家的支持,明王朝在东亚这块的海路联系非常顺畅,海盗匿迹。东南亚则逐渐演变为明朝廷为主,诸王国为辅的局面。 基本盘逐渐稳固之后,朱慈焞也有心开眼瞧瞧世界。身边的人虽然不至于说鼓动,可是也不会明面上的反对。只要不是以国家的全力驱动这种事,君主自己弄点小玩意儿,真没人管。 加上老朱家就是有自己与民争利,开皇店用皇商的传统,当年朱由桦在位时允诺的对外贸易股份团,这会子也继续扩张探索。 八旗满洲跑去了库页岛和北海道的事情,就是他们传回来的! 有了八旗满洲这好些人的充实,库页岛以及北海道,基本都被他们给占住了,也不知道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当了所谓的满清皇帝没几天的博果铎,最终夭折。诸部王公贝勒很快就就恢复了议政制度。说白了就是半贵族共和制半奴隶制,而且他这个贵族共和制范围还不小。有的牛录人全跑出来了,有的没有跑出来。 导致有的贝勒手下上千人,有的贝勒手下几十人,最后做决定的自然是那些握有实际牛录的牛录章京们。他们还兼并了库页岛和北海道原有的阿伊努人等民族,人口补充的挺快。就是没有土豆,要是有土豆,保不齐也能发展成北境大王国。 反正最后给他们搞成了五百人大会! 变成了五百人大会好啊,就算有铁杆反明的,这会子也被压制了。等到明船来航之后,这些满人眼睛一闭,称是日本船,满清老戏码,只要我自己能骗自己,那么就一切太平。 有了库页岛和北海道的补给港,明船往东的距离就大大缩短啦。按照利玛窦所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以及些微的探索精神,用几天时间,就能从库页岛到勘察加半岛。然后沿着阿留申群岛,便到了加拿大。 北线就是比南线来的近,就是冬季不方便帆船航行。 到了也就算完,当地没有大规模的城镇,也没有殷富的人口,一众明人对他们发现的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西部,乃至于之后的加利福尼亚,都十分失望。 除了简单的设置了皮货贸易站外,就没有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了。国内的地都种不完,哪有人会来这种不毛之地,去北海道建立唐人街都比在阿拉斯加建贸易站有更大的热情。 结果就是稀里糊涂的,北海道和库页岛上出现了两个规模各自在数百上千人的唐人街,在勘察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上也设置了皮货贸易站。 再远没人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