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姜瓖出镇大同并口外,不断地经略之下,漠南蒙古或者说的更加浅显一些,内蒙古地方在不断地征讨和拉拢之下逐渐平静。 无非就是经济手段控制,军事手段威胁,得到了朱由桦永镇大同允诺的姜瓖以及他一大家子,干起这活来,卖命的很。尤其是之后姜瓖之子尚了公主,便成了规矩。姜家家主在藩镇守,所有的子嗣都送到南京教养。 嫡子或者长子,则一定尚公主,若是无有公主就收继宗王之女,给与公主的名分。保证叫姜家代代驸马。 某种意义上的合作,实际上也比较愉快。我借你明朝的虎皮,你帮我拉拢蒙古的王公。对于这些蒙古的王公,朱由桦大把大把的封王,亲王郡王加起来比内地多多了。但是都是番王,做不得数。 姜瓖一个榆林郡王就足以在名位上占据主动了,而他也凭着统括蒙古的功绩,在临死前落着一个货真价实的代王。当然他们家是没得世袭代王的,袭的还是榆林郡王。 到是辽东的事情其实很难办,原本的四百万以上汉族人口,经历了万历之后,无穷无尽的压榨逼迫,以及老奴努尔哈赤的大规模屠杀。外加小冰河期气候逐渐寒冷,农业生产受到巨大影响,人口凋敝到现在不过百万。 确切的说不算逃走的八旗以及包衣旗奴,辽东就剩下不到四十万人。这点人绝对供养不起数万职业化大军,数千大军也就勉强。 好在朝鲜被满清治理的不错,算是能够提供粮饷。朱由桦当然也不准备迁移几万大军以及可能超过十万的家属去辽东,这年岁,辽东真的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得往后起码五十年,气候再度转暖了,适宜人类生存了,才好移民屯垦。 过一百年,正好山东、河南、北直隶人地矛盾初显,显东北能够养活三千万到五千万人,保准能大大缓解社会矛盾。 现在嘛就还是轮番制,每年抽调一至二万人,进入辽阳防秋。某种程度上也算老奴努尔哈赤做了点事,他对于其他民族的杀掠,和对汉民是一样的。大规模的抓捕野人,蒙古人、女真人照杀不误,用以充实披甲人死兵。 加上沙俄的势力进入西伯利亚,直接斩断了充实蒙古和岭外人口的来源,明朝廷在辽东的边患现在小了很多很多。也就是剩下一个占据库页岛、北海道以及吉林和岭外广阔无人地区的满清势力需要防备。 整个满清也就剩下四五十万人了,还夹杂着大量的野人部和阿伊努人,本身的旗丁不超过两万五千人。这点人,又失去了中原生铁等物资的补给,能维持起几千一万人的进攻,就算是给他面子咯。 有那么一万多防秋兵,就足以防御啦,问题不大! 回到西部地方,在吴三桂败死之后,秦陇巴蜀等地望风而降,本身他们就一直是在大明蜀王治下,大明在前,蜀王在后,这时候投降的没有一点子心理压力。 托吴三桂的福,这小子对陕甘宁地区的回回进行了大规模的剿洗,一方面将那些不愿意世俗化的全部干翻,一方面又分出东乡回回等民族,削弱回回内部的团结。现在这一块的回回连个能带头出来闹事的都不剩下,到方便朱由桦分而治之。 不需要别的办法,做了回回,每年多交一份十一税! 钱都交给他们的长老,修一修他们的会堂,黄金做圆顶也是可以的嘛。至于白帽长老自己享受不享受,那就不是咱们要管得了。直接能公开刮钱,你说长老们欢喜不欢喜。本身脖子硬的长老就都膏了吴三桂的钢刀,现在留下来的都是一帮利欲熏心,胆小怕事的垃圾废物。 收上十年二十年十一税,稍微撩拨一下,很多事情就方便操作了,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处。这事情朱由桦以前见什么英吉利、美利坚干的多了,老套路了。 到是更西边有些棘手,原本明朝的西界是在哈密卫。但是这地方在正德嘉靖那段时间就丢了干净,说来明朝也好笑,堂堂的敦煌重镇,属于明朝的日子根本没几天,他们只能闭着眼睛当看不见。 到后来,差点嘉峪关都保不住…… 眼下占据了此处的政权,不妨叫做西清政权,以一万余八旗兵为骨干,还有胁从的维吾尔和蒙古各部族人马,加上还压制了吐蕃旧地,势力范围且是不小。 用个文一点的词汇来说,那就是控弦十万。甚至可能还不止,还能征召披甲步兵和火枪兵,凭明朝当下的国力,真的没有办法一下子投送数万骑兵进入这一地区作战的。 但是咱们可以影响! 本身西清政权就是一个大杂烩政权,蒙古式的,汉式的,包括部分回回的,现在乱七八糟的糅合在一起,四不像。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这个统治的稳固程度,并不能够算太强。说白了就是自己本部的八旗是一开始的一万多骑,难以做到压制群雄。消灭了准格尔部之后,虽然本部的实力快速扩张,可也就是胜于诸部罢了。 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丝绸之路已经断绝,整个中亚的经济能力受到了毁灭性的重创。加上干旱的气候,使得原本的草场和绿洲大量消失。这一地区实际上已经无法孕育出那种非常强大的政权了。 穷了呗! 未来沙俄对这一地区的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的入侵,实际上也没有投入多少兵力,主要是修筑要塞,加上经济侵略,以及内部分化。 如果不是为了遏制沙俄的无限制扩张和膨胀,这一地区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占领必要。但是为了预防这只北方的巨熊,还是需要渗透进去的。 现在不打,用经济侵略开道,和西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笼络境内的其他民族首领,步步为营,整个策略实施起来,恐怕也是以一百年二百年为计,不可能在朱由桦手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