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五百字。感谢万木之主的捧场! ps:晚上还有一章。) 大名城外的阵战已经结束了两日,这两日以来,比之大战那日的喧嚣,大名城内外都显得分外安静。一场大战下来,无论是城外的两王联军,还是城内的南军,都有些疲惫,许多伤员需要安置。双方默契的将动作都停了下来。当然,这种消停只能是表面上的,在内里,双方到底做了些什么动作,至少对方是不得而知。 大名城内,大战之后,秦城将众将召集到中军大帐,对前日的阵战进行了许多总结。公孙敖没有参加当日的阵战,军事总结的时候却主动厚着脸皮来参加,本来秦城已经将公孙敖的羽翼消减的差不多,城外的一场阵战也算是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公孙敖便显得无足轻重起来。但公孙敖自己跑着来参加这个会议,秦城也懒得说什么,只不他来与不来的区别并没有太大区别。 会议结束之后,各军各部将领请示接下来的行动安排,秦城只是吩咐各队按部就班准备守城事宜。前日与两王联军一场阵战,没有能将其击溃,再要阵战,也不定能够讨到多大的便宜,两王联军的军师吴怀素确实不是吃素的。 而一旦城外阵战不能取胜,便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守城战,只是如此一来,免不了大名城会遭殃。 午后阳光微暖,大名城内靠近城墙的许多地方,无数民夫和军士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活,汗流浃背,一堆堆土被从地下挖出来,然后运往别处,一根根圆木被运往地下。随着工程的进展,一条条地下通道被挖掘出来。 秦城和柳木两人从远处走来,两人身上的玄甲闪着跳动的点点光亮。大战之时,大名城内外无一处不处在紧张的气氛中,唯有这些工地,一直照常运转,丝毫没有受到城外沙场震天动地战斗的影响。 “叛军军师吴怀素,被刘安称为人杰,深谙兵法,才华横溢,前日一战,若不是李延年献策,你我未必能够赢得最后的平局,其人着实不容小觑。”秦城边走边看边说,“若是能够让吴怀素这个人消失,叛军便不足为虑了。” “这两日各种关于吴怀素的情报纷至沓来,但除却其人物生平,有用的消息却是少之又少,要对症下药将吴怀素击倒,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柳木轻蹙眉头,将脑海中的信息细细梳理,“此人出自淮南国一老牌士族,打小便有名师教导,一岁能言,五岁能诗,十岁知兵。年未及冠便被刘安聘请到王府,诸事颇多依仗。这些年来,吴怀素一直在帮着刘安治军,所以叛军才能有如今的战斗力。现如今两王联军军事几乎系于他一人,刘安对其周全格外重视,几乎不亚于自己,要想于十万军中取其头颅,没有半点儿可能。” “刺杀这种事终究上不来台面。”秦城无所谓笑笑,“要战胜吴怀素,何须如此小人行径?在战场上正大光明足矣,难不成我还怕了他不成?” 柳木闻言笑道:“自打我认识你开始,就从未见过你如此重视一个对手,也未见过有哪个对手给你带来如此麻烦,看来这吴怀素确实名不虚传。” “那又如何?”秦城眉头一挑,指着正在紧张施工的工地,“只要我的地道挖通,还怕他吴怀素不乖乖中招?” 柳木稍作沉吟,眸子中闪过一丝异彩,仿佛是对眼下的地道确有几分信心,道:“当下重中之重,便是不能让叛军看出端倪,所以我等必须打好足够的掩护。” “那是当然。”秦城道,随即话锋一转,“不出意外,明日叛军便会攻城。叛军一路大胜而来,缴获了无数攻城器械,加之前日阵战叛军受挫,吴怀素必定倾尽全力攻城,当下守城的压力很大啊!” 说着秦城抬起头,看向高空,有些感叹,“若是窦非那厮在此,我便不会有丝毫压力。这厮当年在番禹城凭借南越万余残兵败将,硬是将余善数万大军抵挡在城外半月,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守城大才。” “叛军从淮南国一路大胜而来,军队数量急剧膨胀,半途强征民夫更是无数,眼下叛军攻城,南军经前日一战后虽还有七万将士守城,但比起当年南越以万余残军面对余善数万大军进攻,形势不利不遑多让!”柳木严肃道,“你可有法子应对?” “有什么难于应对的?”秦城毫无压力道,“叛军人数再多,可能与南军正面交锋的军队就那么十几万,多不过两倍之数,我还怕了他不成?” “要守住大名城不难,但要择机反攻得胜,这些时日你能用于城墙上消耗的南军,又能有多少?”柳木提醒道。 秦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守城之事,可不仅仅是你我两人之事,与其你我两人在此愁眉不展,不如去找个妙人一起商谈,如何?”说完见柳木有些疑惑,便道:“你可别忘了,我还有一位受伤的军师祭酒。” “你说李延年?”柳木诧异道,“他可是公孙敖的人!” 秦城抬脚大步向前走进,道:“之前他的确是公孙敖的人,但是现在么......军师祭酒,说他是南军的人应该更确切一些。人家为南军献策而受了伤,你我难道不该去探望探望?” ................................................................... 李延年既然被秦城临战任命为军师祭酒,自然就不可能和寻常军士在一起养伤,而是有专门的帐篷安置,就在中军大帐外不远处。 “延年,你说你这又是何苦?本是好心去献策,却被拦在三军之外,还非得要你自伤身子,才让你有说话的机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如此糟践?这秦城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竟然如此对待于你,想你在我身边时,我纵然有千番不是,也不曾让你如此受罪过啊!秦城对我不满可以,大可以对我发泄,没想到这厮竟然小人至此,如此为难于你......叫我好生痛心!” 李延年半趟在榻上,脸色微白,眉带些许不耐。在他身旁,公孙敖正痛心疾首的为他鸣不平。 李延年不说话,公孙敖便自顾自的说个不停,生怕事先想好的说辞这时不能尽数倒出。 “此番你献计破叛军大阵,拯救大军于危难之际,将叛军杀的大败而归,如此大功,秦城那厮竟然就给你一个军师祭酒的职位,你不觉得奇怪吗?对,你奇怪,我也奇怪啊!秦城这般作态是为何?告诉你,他这是想将你的军功据为己有!若不是如此,大战已经过了,他可曾来探望你?延年,我真是为你感到不值......” 公孙敖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李延年毫无反应,只是眉头微微皱起,眼底的烦躁之色越来越重。 “公孙将军!”李延年不得不打断正在忘情演出的公孙敖,声音清冷,他淡淡看了公孙敖一眼,平静道:“将军今日来,莫非就是想跟在下说这些?” “......”公孙敖闻言稍愣,不好意思的搓搓手,毕竟在背后编排人这种事永远说不上光明正大。今番他之所以来跟李延年说这些,无非是看到秦城已经让李延年领了军师祭酒的职位,心中着急,担心李延年被秦城挖去。要知道在南军军中,向来没有军师之职,只有在出战时才有可能临时委任,虽说没有多大的实际品衔,但实际权力,尤其是在军事行动的决策上,往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南军没有军师,只有李延年一个军师祭酒,其地位可想而知。公孙敖人当然不笨,已经看出秦城对李延年的重视之意,若是让秦城将李延年从自己身边挖去,后果不堪设想,当下便迫不及待的跑过来挑拨离间,说了一些违心之语,不过是为了让李延年不被秦城成功拉拢过去。 “你为陛下为大汉社稷为南军遭受此难,我心里很是挂念,此番过来,主要还是探望你。顺带说的这些话,不过是你我之间的个人之语,但也算是我对你的肺腑之言,还望你好好考虑。”公孙敖道。 “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若无将军,延年不过是一个连自己的老母都不能照料的废人,将军的话,在下自当铭记。”李延年闭上眼睛吸了口气,睁开眼睛的时候直视公孙敖,问道:“将军的意思是,要我如何做?” 公孙敖没想到李延年在这个时候会跟他说这些暖心的话,心中顿时振奋不已,忙道:“离开秦城,不要再给他出谋划策!”说完,公孙敖才意识到自己这话有些不妥,于是补充道:“秦城乃小人也,居功自傲,不值得先生为他鞍前马后!” “非是在下自大,若无李某秦城便要兵败,在下又该当如何?”李延年继续问道。 “南军并非只有秦城一个将军!”公孙敖一字一顿,注视着李延年,那神态就差没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若不然,我往哪儿搁? “在下明白了。”李延年长吐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 公孙敖见李延年面露疲态,而自己今日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起身告辞,“先生好生休息,我告辞了。” 走出两步,公孙敖犹自不放心,回身道:“先生乃是人杰,某对先生之心,日月可鉴!” ................................................................ 公孙敖前脚刚走,秦城和柳木后脚便踏进了李延年的帐篷。 示意李延年不必多礼,秦城在李延年身侧坐下,关切道:“本将听医官说先生并未伤及肺脏,只是失血过多,需要静养方能恢复。先生胆识,本将佩服之至,先生忠义之心,本将亦敬佩万分。先前不识先生,以至于此,本将愧疚不已,不敢奢望先生不责怪!” “大将军言重了。”李延年道,“在下不过是区区一小民,当不得大将军此言。” 秦城低头稍作沉吟,抬头间忽然道:“本将欲拜先生为军师,与本将一道共拒叛军,早日还大汉一片安宁,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什么?!”李延年心中一惊,不可置信的看着秦城。 “前日大破叛军军阵,先生乃是首功,本将已经奏报陛下。本将先前不识先生之才,如今还望先生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至于本将对先生的不敬,还望先生能容到日后再算此账,届时本将保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秦城朗声道,眼睛坚定。 柳木站在一旁老神在在。 李延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秦城从柳木手中拿过一道印章,双手递给怔怔无言的李延年,道:“叛军军师吴怀素,手握数十万大军,一切调度皆出自他手,因是有叛军一路以来所向披靡。今日我授南军军师之位于先生,便是希望先生能调度南军,打破吴怀素战无不胜的神话!” 李延年没有伸手去接印章。 秦城看出李延年的迟疑,笑着解释道:“出征之前陛下曾授我临时专断、先斩后奏之权,今日本将拜先生为军师,不期朝廷的任命便会下来。” “大将军如此胸襟,怎能不叫人钦佩?李某一身白衣,安敢不以死效命?”李延年接过印章,深深一拜。 说完又向西方遥遥一拜,“谢陛下隆恩!” 秦城扶起李延年,笑道:“可惜先生有伤在身不能饮酒,否则本将定要与先生一醉方休!” 李延年笑道:“大丈夫当饮则饮,何惧些许皮外伤?大将军若是肯赏脸,便与在下共饮一樽!” “好!”秦城大笑,“那就一樽?” “就一樽?” “哈哈......” .............................................................. 从李延年的帐篷出来,已是月明星稀。 行远之后,柳木好奇的问秦城:“你真敢将南军的调度权分一半给李延年?” “你说呢?”秦城笑着反问。 “你授了人家军师之职,又给了印章,那可是实打实的权力了。”柳木道。 “南军军令,不可能出自两人之口,只能出自一人之手。而那个人,只能是本大将军。”秦城道,“李延年要想调度南军,能不经过我同意?我若不同意,便会让他去修改军令。若是如此还不行......自然是我说了算。” “那你今日的行为不是画蛇添足了?日后若是李延年看出你不信任他,他岂不心寒?” “非也,我今日之所以授他军师之位,就是对他的信任。若是他日后的决策都正确,有你我一起作评价自然能够看出来,我也自然不会为难他,他也不会感受到我对他有太多制约。这便是我对他的信任。若是他没有这个能力,提出的决策还时常受到你我的否定,那就是白费了我对他的信任,那军师之位,收回来又如何?”秦城沉声道,见柳木似懂非懂的点头,便继续道:“用人不疑,这话说来好听,但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没有监督的用人,对掌权者来说,越是用人不疑,便越是说明监督力量的强大;对被用的人来说,用人不疑,只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如此而已。” “......原来如此。”柳木缓缓颔首。 ................. 一日后,两王联军进攻大名城。 战事惨烈。 彼时,大名城城墙上指挥调度全军的,除却一身红袍黑玄甲的秦城,还有一袭青衫的李延年。 一文一武,亦文亦武,相得益彰。 而公孙敖,却不知在哪个角落里借酒消愁,喝得烂醉如泥。 正是此时,距离大名城三千里之外漠南草原,汉军骑兵和匈奴骑兵正结束一场大战。 北征汉军东路军统帅乐毅,指挥两万四千骠骑军、八千朔方虎贲铁骑、五万北军精骑,与伊稚斜率领的二十余万大军,在高阙关之外的千里草原上,激战一日,至黄昏时两军收兵,各自后退十五里。 与此同时,北征汉军西路军统率李广,率关西军精骑两万,北军精骑七万,与匈奴自次王赵信率领的十余万匈奴大军,在河西一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