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前面有个小道士。”刘沐辰指着前方一个身穿青色道袍,头发竖起,背上背着一个竹篓的小道士说道。 “看到了呀,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道士。” “那上去看看?”不等刘沐辰说完,叶桦就已经主动迎了上去。 李元一早就看到了这两个看起来比他年长几岁的山下人,只是没有太多关注,没想到他们竟然还主动迎了上来,于是只好停步稽首道,“两位善人好,小道是青城山天师洞李元一。” “小道长,你好,我叫叶桦。”叶桦也学着小道长行了一个稽首礼。 “我叫刘沐辰。” “两位善人到青城山,是有什么事情吗?” “也没什么重要事,就是之前听说青城山这边下雪了,所以专门从成都赶过来看雪。”刘沐辰说道。 “善人好雅兴。” “那小道长是……” “奉师父之命,下山采办些香烛。” “那我们可以跟着小道长去你的道馆瞻仰一下吗?”刘沐辰虽然不信教鬼神之说,但一直对这些修道之人心有敬意,加之突然间想起前几年遇到的一个老道士,正是青城山的,就准备上山去看看。看了一眼叶桦,后者也笑着点了点头。 李元一略微犹豫了一下,见他们两人态度坚定,又想到师父临行前对他说的话,于是只好说道,“那就请两位善人在这里等待一下,等我采办了香烛,再来这里带两位善人上山。” “谢谢小道长。”叶桦和刘沐辰异口同声道。 大概等了半个小时,二人就看到那个小道士,背着香烛而来,也没有过多言语,小道士只是轻轻对他们说了声,“两位善人,请随我来。”就独自在前面引路。 刘沐辰一路上和小道士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倒也觉得有趣。心中感慨,没想到现在的道士倒也没有被人间的烟火气沾染太多,言语谈吐的确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在其中。 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三人走在一处山崖间,沿着人工穿凿的栈道缓缓前行。刘沐辰不经意间转过头,看见栈道对面悬崖上一块奇大无比的石头上,有一个人影手上拿着一把剑,耍了几个剑花,端的是神采飘逸,于是就忍不住驻足欣赏。 李元一看见刘沐辰停下身,随着他的视角望去,笑着解释道,“那应该是我二师兄李元风,他最喜欢在雪天舞剑。” 略微停顿之后,李元一又接着说道,“若是想看,等中午李师兄回来了之后,可以让他专门给你们演示一番。” “那就多谢小道长美意了。”刘沐辰笑着说道。 途径一些湿滑、崎岖的路段时,小道士就会专门放慢脚步,一步一提醒,兜兜转转又走了半个多小时,一行三人终于遥遥的看到了一座道观。 走近之后,刘沐辰看见道观门口有一玄武,背上驮有一碑,上面写着“天师洞”三个大字,正中高悬一个匾额:“丹台碧洞”。殿前高悬几副对联,其中一幅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小道士李元一在一旁解释道,“这块匾额听师父说是当年康熙皇帝赐的,而这幅对联则是我教前辈所作,听师父说深得我教祖师爷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道韵于其中……” “傻徒儿,哪有像你这般自卖自夸的。”一道有些苍老却又十分爽朗的声音从大殿中传了出来。随后,几人就看到一个身穿青色道袍,手拿拂尘,白须白眉,看起来确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从大殿中走了出来,看向刘沐辰,满脸笑容, “小兄弟,还记得老道吗?” 第四章青城山(下) 那年国庆假期,刘沐辰大四考研,已经大学毕业在金牛区一家培训机构工作的何青栀来学校找他。于是两人就一起去杨柳河边闲逛,途径一处桥墩,看见一个身穿破烂道袍、身形邋遢的老道士盘腿坐在桥墩下的空地上,闭眼假寐。 刘沐辰一直对僧道之人比较尊重,看着这个老道士处境有些凄惨,就起了个善心,让何青栀在原地等待一会儿,他则跑到了不远处的一家包子店,准备给老道士买几个饱腹之物。 老道士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子,笑着点了点头。 “道长好。”何青栀也对着老道士笑了笑。 老道士接过刘沐辰递过来的几个包子,也没有客气,细嚼慢咽的吃着,一边和刘沐辰随意说着话,语调朴素,说他来自青城山,是在两年前离观,云游至此,近期正准备回山。老道士言语的这份纯然,也正是刘沐辰愿意和他聊天的原因,如果这个道士张口闭口说的话都是想要显得自己很高深莫测,或者神神叨叨,刘沐辰肯定早就走了。 等到二人准备离去时,老道士对刘沐辰说了一句话,“小兄弟,老道送你一首诗: 雨打枇杷雾打尘, 最是多情却无情。 几时参得扶摇树, 又失花枝又失露。” “什么意思?”刘沐辰疑惑的问道。 “无妨,你只当做个乐子听就好。”老道士笑着解释,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小兄弟,以后若是有机会,可以来青城山一趟。” “好的。” ———— 三清殿的一间迎客房里,刘沐辰二人和老道士李定安围坐在火炉边,李元一在旁边给二人沏茶。 “道长,当年相遇,只当你是个云游道人,却没想到你竟然是天师洞的掌教。” 李定安哈哈一笑,李元一则在一旁帮他师父解释道,“师父每隔几年都会离开道观,四处云游一次,说是在红尘修心,我不是太懂,只知道他每次回来时都比之前苍老了许多。” “傻徒儿,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你看,你长大,我变老,世间万物生死往复,不正符合自然之道嘛。” “道长想的倒是十分超脱。”叶桦忍不住说道。 “修道修道,在我看来,我辈所修得就是一个自然、人生之道,穷极一生,能比平常人多几分洒脱,也就算是修道有成了。” “道长,能跟我们说说天师洞的由来吗?以前只知道武当山、龙虎山之类的道教名山,却未曾听过天师洞。”刘沐辰听到叶桦说的,忍不住踩了他一脚,叶桦立马反应过来,讪讪一笑。 李定安脸色不变,笑了一声,“哈哈,无妨无妨,这又不是什么不可说的,道无先后,只看个人修行。 听老一辈的讲,天师洞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祖师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三清殿。” 两人听的津津有味,而小道士则在一边一脸平静的给二人倒茶,也不插话。很显然,对于这些典故,李元一早已耳熟能详。 又闲聊了几句后,李定安便向二人告辞,说是去准备年关要用的符纸,留下小道士陪着两位客人,刘沐辰则细细的给他们讲述了当年在山下遇见李定安的故事,两人也听的十分有趣。 在观里吃过午饭以后,刘沐辰就向李元一询问了他师父的所在之处,让叶桦等待他一下,他则独自去寻那个老道士。 对于刘沐辰的到来,李定安没有一丝疑惑,他放下了手中画符的朱砂笔,示意刘沐辰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不等后者说话,他就直接开口道,“我修道多年,别的没有学到什么,倒是略微懂些相面之术,当年在山下遇见你,受你一食之恩,就擅自帮你相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