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靖难没我造反快

第71章 起兵

靖难没我造反快 南山有龙 3432 2024-07-10 00:06
   朱允熥首次监国,表现的异常沉稳。   治国理政不能单纯依靠威慑,而是恩威并重。   如今该杀的已经杀了,接下来需要激励。   大量职位空缺,晋升的机会就在眼前,能不能把握得住,就靠你们自己表现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亲信需要自己培养。   三件事吩咐完,接下来,就是本次朝会的重点。   “宣平燕将军盛庸上殿!”   宦官向外传话,紧接着,一个人影出现在奉天殿门口。   众人纷纷侧头张望,只见盛庸浑身是血,在两人的搀扶下,缓缓走进大殿。   “罪臣盛庸,叩见吴王殿下!”   盛庸此时还处于懵逼状态,自己拼死跑回来,结果,皇帝没了。   朱允熥沉着脸,说道:“盛将军,本王问你,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频频失利?”   盛庸神色有些局促,将前线战事细细讲述一番。   字里行间透着无奈之意,不是自己不尽力,是真的打不过!   这时候,魏国公徐辉祖说道:“臣家门不幸,徐增寿多次给燕王传送情报,前线失利,罪责在臣!”   盛庸愣住了,右都督徐增寿通敌?   怪不得每次交战,燕王对自己的底细一清二楚,原来问题在你这!   俺入你娘嘞!   朱允熥皱眉道:“本王不想追究谁的过错,今天朝会,就是把问题说清楚,然后讨论如何退敌。”   盛庸心里暗暗叫苦,凭什么不追究啊?   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被燕王打的哭爹喊娘,上哪说理去……   徐辉祖说道:“自从殿下重组锦衣卫,城中奸细已经肃清,若此时整顿兵马出战,臣有信心击败燕王!”   盛庸更气了,我打仗的时候你弟弟通风报信,前线频频失利。   现在奸细都肃清了,你要挂帅出征?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这时候,新晋右都御史杨荣说道:“启奏殿下,燕王起兵之时,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如今先帝崩殂,奸佞扫除,燕王还有什么理由不退兵?”   朱允熥眼前一亮,你小子还真是个天才!   靖难之役,靖的是前朝的难,与本朝何干?   “既如此,即刻以本王的名义起草一份诏书,送去燕军大营,派谁去合适?”   众人刚刚还兴致高昂,闻听此言,纷纷低下头。   这封信送过去,燕王连起兵的名分都没了。   你以为他会羞愧难当,主动退兵?   既然没有正当的名分,就不要了呗!   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造反!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是,谁知道呢?   人家心情不好,把你宰了,你有什么法子?   “微臣愿前往!”   群臣循声望去,竟然是杨士奇。   此时此刻,众人不禁对这个审理副刮目相看。   原来人家能站在吴王身边,并非偶然,是真的不怕死啊!   朱允熥本不愿放杨士奇去冒险,可是转念一想,四叔生性多疑,不是莽撞之辈,按理说不会为难一个送信的。   正好借此机会,让杨士奇出一出风头,升官就名正言顺了。   “诸卿可有人愿一同前往?”   没人答话,就连杨荣也低下头。   让我提建议可以,送死不行!   “既如此,擢杨士奇为太常寺少卿,赴燕军谈判!”   众人心中暗生嫉妒,从正七品到正四品,连升三级啊!   若非此去前线有性命之忧,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争一争?   朱允熥又说道:“燕王狡诈,谈判能谈出什么结果,尚未可知,我等需做好准备,近期可能会有一场决战,盛卿身负重伤,不宜再出战,谁能担此大任?”   徐辉祖立即出列:“臣愿出战!”   “好!”   朱允熥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即日起,擢魏国公徐辉祖为征北将军,统领京城兵马,准备前往平叛!”   “微臣谨遵王令!”   “兵部、户部等有司全力协助,只要战事需要,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否则,以谋逆论处!”   众人心中一凉,刚刚有些兴奋过了头,似乎忘了,吴王下手可恨。   朱允熥环视众人,继续说道:“如今大敌当前,我等更应同心协力,各部堂皆有空缺,尚书不在者,左侍郎暂代,左侍郎不在,右侍郎暂代,以此类推,目的只有一个,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今日朝会到此为止,吾与诸位共勉之!”   群臣叩拜:“臣等谨遵王令!”   “退朝!”   随着王忠一嗓子,朝会正式结束。   众人各自回去当值,按照吴王的吩咐,纷纷忙碌起来。   广场上的血迹已经被清理干净,短短半天的时间,紫禁城再次恢复到往昔的繁荣和忙碌。   最忙的人当属王忠,他需要查看建文四年所有的起居录,详细排查后宫,为吴王入主紫禁城做准备。   按照祖制,所有嫔妃以及受过宠幸的宫女,全都要给建文皇帝殉葬。   皇城内外所有禁卫全部换成锦衣卫,密切监视所有人进出。   一名小宦官迈着碎步走进大殿,行礼道:“启禀殿下,周王、齐王率其他皇亲,前来叩谢。”   朱允熥点点头,说道:“宣进来吧!”   周王朱橚是朱元璋第五子,朱允炆登基后,以谋反之名将其贬为庶人,囚禁在京师。   齐王朱榑是朱元璋第七子,经历与周王类似,被人告发有叛变意图,虽然没有证据,不过,证据并不重要,依然贬为庶人,与周王朱橚关在一起。   两个难兄难弟本以为此生再无天日,没想到,都督佥事黄竑突然带兵冲进来,说是奉吴王命令,释放两人及亲族。   紧接着,两人得知谷王造反,逼死皇帝,由吴王主持大局,赶忙前来谢恩。   “臣朱橚,叩见吴王殿下!”   “臣朱榑,叩见吴王殿下!”   朱允熥赶忙起身,亲自上前,将二人搀扶起来。   “两位王叔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谢殿下!”   两人的心情非常激动,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能重见天日!   朱允熥说道:“谷王谋反,皇兄驾崩,朝局一片混乱,侄儿迫于无奈,只好暂代监国之责,实乃诚惶诚恐。两位王叔都有治理一方的经验,比侄儿更合适坐监国之位。”   “殿下休要如此,臣不敢当!”   朱橚顿时吓的脸色煞白,连连摆手。   朱榑随后道:“殿下身为孝康皇帝之后,无论出身还是能力,这监国之位非殿下莫属。臣等何德何能,敢与殿下争辉,岂非自不量力?”   两人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晰,能重获自由,已经是谢天谢地,哪里还敢觊觎监国大位!   朱允熥对二人的表现很满意,说道:“侄儿经验尚浅,日后还需两位王叔多多指点。”   “能为殿下效劳,乃臣之荣幸!”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齐王叔,你曾跟随四叔出征蒙古诸部,对四叔的战术比较了解,这一仗需要你坐镇京师,出谋划策。”   朱榑赶忙答应道:“请殿下放心,臣定全力以赴!”   朱允熥又看向朱橚,说道:“这些年来,天下藩王命运多舛,侄儿每每想到诸位王叔宗亲的遭遇,无不心痛,周王叔,你来掌管宗人府,监管天下宗室,重新核实那些被贬的藩王,查一查是否遭奸人所害,若是冤枉的,应当还他们一个公道。”   朱橚大为感动,赶忙俯身下拜:“殿下仁义,臣当鞠躬尽瘁,还天下宗室清白!”   两人心中暗暗感慨,同样都是大侄子,为啥差距这么大呢?   朱允炆登基之后,每天就想着怎么削藩,惹的天怒人怨,战祸连连。   再看看人家朱允熥,胸有韬略,做事大开大阖,有条不紊,甚至可以看到孝康皇帝的影子。   转念一想,或许因为朱允炆是庶子出身,受吕氏影响,从小就琢磨怎么掌权。   而朱允熥才是真正的嫡子,血脉正统,这样的格局才对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