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似早有预谋,转身对身边的许褚吩咐: “仲康,速取笔墨纸张,分予在场诸人。” “除去我儿三人,在座一人一份,勿漏一人。” 随后,曹操笑眯眯地对众人道: “各位尽管写来,无须拘束,我且小憩片刻。” 说罢,曹操便以手支颐,作假寐状。 似乎在为众人卸下心理重担。 许褚也不言语,一一递过笔墨竹简。 众人接过后,相互窥视,竟无一人抢先落笔。 正当此时,曹操那闭目养神的声音再次响起。 带着几分不容抗拒的威严: “若不书,我便逐一唤名,亲耳听尔等之言!” “时不我待,诸君何需再犹豫?” 曹操的话语,如同鼓点,催促众人。 闻此,无人再敢怠慢,皆蹙眉沉思。 继而提笔,在竹简上挥洒自如。 其间,曹丕、曹植等,皆目不斜视。 心中虽似猫抓般难耐,表面却是一派从容。 须臾之间,半个时辰已过,众人停笔。 许褚复又上前,手捧托盘。 一一收起众人手中的竹简,动作井然有序。 不仅未将书纸混淆,反而按官职文武分类放置。 精细之至,引得旁观的司马德心下明了。 此举定是曹操授意无疑。 收集完毕,许褚将托盘恭敬置于曹操案前,沉声道: “主公,诸位大人皆已书写完毕,结果尽在于此。” 曹操在许褚的轻唤中缓缓睁开双眸。 一抹精芒犹如晨曦初破云层,在瞳孔中流转。 他此时环视周遭,众人瞩目的焦点汇聚他的案上。 曹操见状嘴角也是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哟,诸君速度之快,倒颇让孤惊喜!” 他此时笑声含蓄,却藏着深远意味。 “那么,现在就让孤瞧瞧。” “你们到底的心属于何人?” 语落,曹操的目光落在满载竹简的托盘上。 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 他的右手轻盈地悬于书纸之上。 最终,随意地抽取了三封。 只见曹操手指翻纸张,瞬间两字跃入便他的眼帘。 立嫡? 这两个本不该存在于这场议论的两个字。 却忽然出现在纸面上。 曹操凝视着这二字,目光深邃。 仿佛穿透人心的迷雾,看到了背后的深意。 他此时视线缓缓移向文官行列中的荀攸。 后者此刻静立于华歆等人之前,神色淡然。 曹操轻笑:“呵,公达。” “你的见解颇为独到且不愧明智之选。” 荀攸闻言也是连忙拱手一拜,却未曾回话。 而对其所书之意,曹操未有过多评价。 但其内心已然明了。 荀攸的笔下虽未透露过多。 却已足够表明这位心腹谋主、肱骨贤臣的心志之变。 其原本是曹丕坚定的支持者。 可今日之抉择,实乃意味深长。 思绪未尽,曹操再次拾起一封。 此时抬眼一看,却是自家儿子曹丕的亲信好友,司马懿的手笔? 原本曹操以为这位幕僚,今日应该会坚定不移的支持曹丕。 不料在翻开纸张后,又令曹操有些意外。 只因司马懿的所书内容,竟然与荀攸惊人的一致,那便是立嫡! 曹操见此,目光不由得不露痕迹地掠过司马懿所在方向。 心中一时间波澜难平。 司马懿啊司马仲达,你这一举动,实在令人不由得多想! 如果说荀攸提出立嫡,是置身事外的明智之举。 那司马懿写下这突兀的两个字,便多少有些偷奸耍滑的嫌疑! 毕竟,在如今荀彧退居二线的情况下。 荀攸的背后,可是站着整个颍川荀氏身影。 他的意见,或多或少会关系到以后的其家族未来。 所以做出这种含糊不清选择。 多少有些明哲保身的意思。 可你司马懿也不打算表明态度,这就有些过于刻意了。 你与我儿曹丕的关系众人皆知。 可却在该表明立场的关键时刻选择弃权? 此刻,那个萦绕心头的怪梦又浮现眼前。 三马同槽,那个让曹操耿耿于怀的预言。 曾几何时,杨修的解读还回响耳边: “槽者通曹也。” 这“曹”字,指向自己的儿孙? 还是另有他意? 曹操自知不可能是指代他己身。 可那“马”,难道真是指司马家? 想到这里,曹操不禁也是有些心忧。 纵使是他司马懿如何聪明绝顶。 曹操亦自信能压制住这位大才。 但对他儿子曹丕来说,其是否也能同样驾驭司马懿? 曹操此时心中充满疑虑。 司马懿以后若是大权在握,无疑是对曹丕的一大考验。 不过随后,另一个人所表明的意见。 却是令曹操心中豁然开朗了不少。 只见曹操此时手握的这张纸上。 行云流水地写下‘立贤’二字。 而这个笔迹,曹操一眼便看出是司马德的笔迹。 这也让曹操瞬间打消了,对司马一姓的疑虑。 只因他明白自家贤婿,那是无论如何。 也不会对他曹氏生出异心。 毕竟,相比于司马懿那般城府深不可测。 司马德的作为却是坦率许多。 就像其刚才当着众人的面,公然与自己的亲兄弟唱反调。 曹操丝毫不怀疑,若是今后司马懿真的有非分之想。 作为其亲弟的司马德,会是第一个站出来。 将司马懿的野心遏制在火苗之中。 而这也让曹操心中有些欣慰。 而接下来的竹简,依次表明了众臣的心迹。 以程昱为代表的一众幕僚。 入陈群、华歆、毛玠、程昱、刘晔、等人…… 他们大多都写下了“立长”。 其中,崔琰身为曹植的岳丈,却不顾人情偏向“立长”。 仅少数人比如,杨修毫不犹豫写下“立贤”。 而这些人的选择大都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不过,这些文臣幕僚一连串“立长”的建议铺满案上。 以压倒性的数量盖过‘立贤’。 这也让曹操在心底无声叹息。 虽然这一切,也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倘若众人皆选择“立贤”,那曹操反倒会心中生疑。 毕竟,自古以来,立长立嫡是《春秋》所载之大义。 这种祖宗之法,犹如磐石一般,难以动摇。 而这层大义,于曹丕而言,也如同天命所归。 纵使曹操权倾朝野,意欲违逆传统。 强行为其余子嗣铺设登顶之路,亦是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