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代州时香饽饽
并州,晋阳。 一辆马车缓缓驶出城门。 崔立中坐在马车之中,神情疲惫。 前往幽州与肖原洽谈之后,崔立中便立即返回并州,再次与李鸿益协商。 几番协商之下,李鸿益终于答应下来。 李氏可以无视幽云攻打沧州,但讨伐代王之后,崔氏需要帮助李氏攻取登州。 崔立中答应了。 因为崔氏的目标是徐州和楚州,登州可以给李氏。 崔立中揉着发酸的眉角。 马车外传来一个声音:“三老爷,崔尨大统领来信。” 崔立中掀开帘子,接过了信件。 信件中提到,郑氏对讨伐代王之事,态度模糊不明。 崔氏派往洛阳的使者,许诺了各种好处,可郑氏始终没有松口。 崔立中放下手中的信件,眉头紧锁。 郑氏一直都想图谋岐州,所以并不想结盟讨伐代王。 对郑氏来说,崔氏许诺的好处比不上岐州带来的收益。 崔立中顿时感到很头疼。 没有郑氏参与,单靠崔氏和李氏很难施行。 而且,倘若郑氏拒绝结盟,李氏可能也会退出结盟。 看来需要去一趟洛阳了……崔立中心中也有了决定。 李府,李鸿益坐在暖榻上,手中端着一杯参茶,时不时的抿一口。 在李鸿益对面,坐着一名中年男子。 男子是李鸿益的嫡长子,李宗泽。 李宗泽不解的问道:“父亲,我们真的要出兵攻取代州吗?” 李鸿益反问道:“有何不可吗?” “代州现在是崔氏的地盘,而且您也答应与崔氏结盟讨伐代王。”李宗泽苦笑道,“可若是在联盟讨伐之际,出兵攻打代州,是否不妥?” “愚昧无知。”李鸿益脸色一沉,“乱世之中,就是要敢争,想方设法的争。妇人之仁,只会败北。” 李鸿益沉声道:“大炎太祖当年为了称霸北方,冒天下之大不韪屠杀岐州七十万百姓。可太祖开国之后,依旧受到百姓和世家拥戴。 李氏确实答应与崔氏结盟,也会如约出兵讨伐代王,可这与我们出兵攻取代州有冲突吗?” 李宗泽嘴巴微微一张。 他很想反问父亲,难道真的没有冲突吗? 可转念一想,确实没有冲突。 李鸿益见李宗泽神色有所变化,便问道:“想明白了?” “孩儿想明白了,李氏和崔氏终究会成为对手。如今崔氏被崔景之死牵扯,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李鸿益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父亲,我们何时出兵?”李宗泽问道。 “不急。”李鸿益喝了一口参汤,“幽云可能也会图谋代州。” 李宗泽神情一怔:“幽云的目标不是沧州吗?” 李鸿益冷笑一声:“你把肖原看的太简单了,幽云表面想夺取沧州,可实际目标绝对是代州。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代州都比沧州更值得出兵夺取。” 李宗泽略微思索一番后,点着头:“代州距离中原太近了,而且幽云夺取代州之后,可以进而图谋凉州。 倘若代州和凉州都被幽云收入囊中,北方将出现一位霸主。” 李宗泽不由得一叹。 他现在明白为何父亲会无视与崔氏的结盟,执意要出兵夺取代州。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暖房中沉默了一会儿后,李宗泽犹豫的问道:“父亲,孩儿有一个疑问,是关于……” 李鸿益挥了下手,“我乏了,你下去吧。” “孩儿告退。”李宗泽无奈起身。 …… 秦州,咸阳。 城外,灾民安置区。 七万多名灾民今天全部都在营帐之中,哪里也没有去。 因为今天是分配户籍地的日子。 州牧府政令已经下达,城外安置区中的灾民将全部迁往关远郡。 关远郡一共九个县,灾民可以自愿选择户籍地。 因为九个县的环境不同和土地不同,灾民安置之后的补贴也不同。 例如石马县河、三塘县和古田县的土地相对肥沃,可开荒的土地也更多。 灾民如果选择这三个县,那么获得的补贴相对就较少。 贴补最高的是红树县和火棘县。 选择落户红树县和火棘县,直接发放钱财奖励。 青壮男女,每人奖励三百文,每开垦一亩有效荒地奖励一百二十百文;未成年人和老人,每人奖励一百五十文。 此外,每五户人家可共用一头耕牛。 前期,县府还会发放紧缺的物资,农具、粮种等也将低价出售。 营帐中央,一名书办大声道:“……开垦有效荒地,乡亲们一定要注意,开垦的荒地只有种了庄稼才能获得奖励。 不种庄稼,也可以种植瓜果蔬菜,成熟之后商业司会派遣商队前去收购。” 这时,一名汉子举手问道:“官爷,生孩子有奖励吗?” “有啊,生一个孩子官府奖励两百文;孩子养大到五岁,官府奖励一百文;孩子养大到十岁,官府会奖励两百文。 每户家庭每三年只有一个孩子能够获得生育奖励,我举个例子。张三的婆娘今年生了一个孩子,那么他立即就能获得奖励。 可第二年或第三年,张三的婆娘又生了一个孩子,那么就没有奖励。第四年生的孩子,才有奖励。” 不少汉子脸上立即露出失望的表情。 见状,书办脸色忽而一沉:“得到生育奖励的家庭,倘若家中孩子不幸夭折或病逝,一定要上报官府。 官府每年都会追查,如果查明孩子不是意外死亡,孩子父母将打入死牢。乡亲们一定不要为了钱财奖励,而铤而走险。” 听到这话,营帐中的灾民都神情惊恐摆着手。 “官爷,我们可不会做这种事。” “是啊,孩子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大家都宝贝着呢。” “这种遭天谴的事,谁敢做,大家都不会放过他。” “……” 书办微微点头。 “乡亲们别吵了,关远郡九个县的情况和补贴,我已经详细说明了。大家思考一炷香,然后来我这里登记落户地。” 随后,营帐更加热闹了。 到底选择哪个县,灾民们一时间陷入了纠结之中。 一名年轻汉子快步走到书办面前,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官爷,我听读报人说,要募兵了,我可以参军吗?” 书办问道:“你就一个人?” “是的,爹娘都被大雪压死了。” 书办说道:“如果你是一个人,可以参军。你确定参军的话,把临时户籍证拿出来,我这边给你登记。” 汉子拿出户籍证,嘿嘿笑道:“官爷拖累了。” 与此同时,安置百姓家中的灾民也正在面临抉择。 连安县,莲河村。 村子的祠堂中,挤满了一百多人。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安置在莲河村的灾民。 去年灾民安置,莲河村一共接收了三百零七名灾民。 这几天,连安县府接连派来书吏,通传州牧府下达的政令。 连安县七千八七十七名灾民,只有两千人可以留在连安县,其余全部都需要前往河西郡。 通过抓阄决定留下来的两千人。 抓阄之前,书吏先通传了州牧府下放的补贴。 这个补贴早前已经在《秦州时报》上面刊登过,通传只是为了进一步确认。 自主选择迁往河西郡的灾民,每人奖励五百文安家费。 在河西郡每开垦一亩有效荒地,奖励一百二十文。 除此之外,耕牛的分配使用,粮种、农具的购买,等等都有补贴。 柳二站在人群,低头思考着。 张老宝在一旁,用胳膊肘碰了一下柳二。 “柳二,你干脆留在莲河村吧。” 柳二无奈道:“这个要抓阄。” “你不是想去参军吗?把小妹留在我家啊。” 柳二闻言,神情非常之激动。 这三个月,他和小妹住在张老宝家里,与张老宝一家的关系也是越发亲密。 小妹与张老宝外甥女如今更是亲如姐妹。 柳二立即挤过人群来到书吏跟前。 “官爷,官爷。” 书吏一边整理桌上的文书,一边道:“有什么事就说。” “我想参军。”柳二说话时,将临时户籍拿了出来。 书吏接过户籍证瞅了一眼,说道:“你的妹妹尚未成年,你不能参军。” 一旁的张老宝说道:“官爷,柳小妹可以住在我家啊。” 书吏低头又看了一眼柳二的户籍证,说道:“你是张老汉?” “张老汉是我爹。” “那就让你爹过来,你不是户主。”书吏转而道,“柳二参军之后,柳小妹需要入籍你家。” 张老宝挠着头,对柳二说道:“咱们先回家和我爹商量一下。” “好。” 匆忙回到家里,柳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老汉,并表示愿意献出这三个月做工赚的钱。 张老汉没有说话,倒是张老宝的娘和阿姐着急了。 柳小妹乖巧懂事,完全可以收做女儿。 张老汉说道:“你想参军,是好事。可你把小妹留在家里,容易让人说闲话。你也老大不小了,中意花娘吗?” 此话一出,张老宝的阿姐瞬间羞红着脸,跑进屋里了。 张老汉妻子又惊又喜。 双喜临门啊。 柳二反应过来后,直接喊道:“爹,娘。” 张老汉满意点头道:“婚事办好就去县府参军,到了军队,一定要卖力训练,报效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