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第126章 到底哪个更意外

   是那张意外事件兑换券为他带来了施耐德好兄弟?   上次可能的意外事件有两个,一个是大沽口炮台的守军溃逃,让攻克天津只用了一天。但后来刘勇强觉得这不一定是意外,清军就那德行,烂透了。谁打他们都跑,算不上意外,而是必然。   所以他后来确信,意外落在了王二头上,他搭乘的沙船意外刮向辽东,意外占领营口。一开始以为起到的效果有限,都没想到这是一起有利的意外事件,因为他后续部队如果去进攻,应该也能轻易占领营口。可后来因为王二占据营口,导致俄军南下,英法调整外交态度支持福建,这个意外的价值才体现出来。否则福建根本不可能那么快打开外交局面,更不可能得到英法支持占领整个东北。   所以刘勇强开始对系统奖励的意外事件兑换券重视起来,感觉这种意外事件威力无穷,被英俄逼的焦虑后,才舍得用出来。   现在看到施耐德这个意外事件引发的结果,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威力。   只是有些怀疑,施耐德公司这件事,也未必就是意外。因为施耐德已经在闽辽取得了巨大的利益,得知闽辽有意换购大炮这样的大订单,值得他们倾尽全力。如果这是意外,不如说普法战争是意外,是普法战争让法国经济陷入困境,施耐德公司为了自救,做出了更大的让步,转移了大量技术。普法战争显然不是一场意外,也就是说意外事件并没有落到施耐德公司头上。   一直到了年底,刘勇强才确定了意外在哪里。   一场陆军参谋部顾问间的冲突,引起了刘勇强的注意。   这是一个德国参谋,之前是普鲁士参谋,名字叫做——   “你说叫什么?”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是叫这个名字。”   跟他汇报情况的蒋远确认道。   这该不会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计划的施里芬吧?   刘勇强心中泛起嘀咕,让蒋远说了一下这个人的情况。   施里芬是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军官,出身容克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鲁士少将,他自幼接触军事氛围,长大后参军服役,然后去军校读书,毕业后加入参谋部,并参与了普鲁士膨胀到德意志帝国的几次重要王朝战争,跟奥地利以及这次的法国都做过战。   普法战争结束后,他于今年初来到闽辽。   “把这个人请过来。”   刘勇强还是不确定,意外事件都隔年了,他记得去年就用了那张券,上次王二可是即时见效的。   施里芬被请到了大连海军基地,刘勇强的办公室里。   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年富力强的德军军官,高挺着胸,身姿很板正。   “你是怎么加入我的参谋部的?我都不记得参谋部会有一个德国人。”   “是的,您的参谋部主要是法国人。我是在法国作战的时候,萌生了这个想法,战后通过外交官推荐,来到您的参谋部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那你觉得我的参谋部如何?”   由于在第二次闽辽战争中,刘勇强的军事调动出现了严重的脱节情况,这让他意识到他的指挥能力没问题,但对于大规模作战,缺乏更严谨精密的管理能力,这不是个人技能能够解决的,他需要一个更高效的参谋部来实现。   所以战后立刻开始去法国招募参谋,之所以选法国,是因为长期进行陆军合作,他的不少高级军官都学会了法语,比如蒋远。但没想到招到了一个德国人。   “很遗憾。您的参谋部看起来更像是一群高级指挥官的秘书。他们只是负责传达指挥官的命令,以及制定一些微不足道的战术性计划,几乎没有任何战略能力。”   一个来自刚刚打败了法国人的德国参谋军官的评价,让刘勇强无法反驳他是傲慢,也就德国人现在有资格这么评价法国人。不过这货说话的口气充满讽刺,是否过于傲慢。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总参谋部才不是高级指挥官的秘书呢?”   “当然是一个有全权的,可以真正担负起作战指挥任务的总参谋部。比如普鲁士总参谋部。”   “可以细说一下吗?”   施里芬滔滔不绝讲述起来。   普鲁士总参谋部也不一直是现在的样子,而是经过毛奇这个人改革后的情况。与其说普鲁士总参谋部制度厉害,不如说毛奇这个人厉害。   毛奇之前,所有的参谋部都是执行指挥官的命令,为了实现指挥官的战略目的而制定战术。这没有问题,这就是参谋部的本来含义。可毛奇当上普鲁士总参谋长后,他压过了普鲁士的总司令,变成了总参谋部制定战略,司令只需要按照战略战术去执行就可以。指挥官从决策者变成了执行者。   这种制度为强人让路的情况比较特殊,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在制度的框架内活动,个别人却可以让制度随着他活动。毛奇就是这种人。同样的现象,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位置上坐了二十多年,本来应该与他职位对等的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显得黯淡无光,几乎所有的外交事务都由北洋大臣办理,甚至北洋大臣理论上的上级衙门总理衙门都成了配合李鸿章的存在。这就是强人的力量,如果毛奇做的不是总参谋长,而是总司令,那么就是普鲁士总司令制度厉害。   不过得承认,经过毛奇调教出来的普鲁士总参谋部的效率,确实比法国高得多。在普鲁士总参谋部的调度下,普军几乎在所有战场都是以优势兵力围攻法国,而两国的总兵力差距并不大,单兵战斗力也是半斤八两,不存在法军弱鸡的情况,因为法军的战斗经验并不差,长期在非洲作战,作战经验甚至比普军更丰富。   这让刘勇强很心动,他的陆军差的就是调度能力,似乎那群法国参谋帮不到他,他们在普法战争中的拙劣表现证明,法国也不具备类似能力,组织同样混乱。   “你们是为了军事装备的理论争吵?”   刘勇强还是没下定决心,毕竟法军在闽辽陆军中影响力巨大,学一个榜样,最好学的彻底一点,于是继续跟施里芬沟通。   施里芬回答:“是的。法国人太傲慢了,他们认为法式装备已经很好,根本不需要更换新装备。只需要引入法式步枪,补充单兵火力,至于大炮,法国人有不合常理的自信。”   “法国参谋确实有点保守。不过他们不负责装备,我们有自己的军需和装备部。已经决定引入不输于克虏伯大炮的后装线膛火炮。”   施里芬嘴角微不可察的上翘了一下,似乎在怀疑这个观点。克虏伯大炮不但征服了世界各国的军队,更征服了普鲁士军队,克虏伯是他们的骄傲,不相信世界上有更好的火炮,同样好的都没有。   刘勇强继续道:“你得承认你们的步枪确实不如法国步枪。这是公认的结果,战争中大批普鲁士士兵捡起人家法国的步枪战斗,因为人家的金属子弹就是比普鲁士的纸壳子弹打的更远,威力更大。”   施里芬哼道:“不,我们有更好的,只是当时没列装。”   说这话明显有些不自信了,有点抬杠吹牛的味道。   “是吗?哪款步枪?”   “新款毛瑟1871式!”   毛瑟步枪!这会就有了?   毛瑟后来几乎成了步枪的代名词,他还以为要到一战前才会出现呢。   于是毫不犹豫:“我们可以引进。你愿意留下来做我的总参谋长吗?”   刘勇强抛出了橄榄枝,一半是对毛瑟这个品牌的信任,一半是相信施里芬这个名字。历史大势他知道,德国打完普法战争后,在一战之前,几代人都没有战争。也就是说,施里芬拥有的战争经验,已经是一战前德军的全部。而他能在和平年代里成长为德国元帅,陆军总参谋长,证明在德军的选拔体系中,他的能力可以被认可。而一战甚至二战时德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战败基本都不是因为战斗力,而是输在了物质基础上。   施里芬也很吃惊,就这么成为一个新兴国家的总参谋长了?说不动心是不可能的,毕竟要在德军中熬资历,他或许还需要三十年才能坐到那个位置。但德军人才济济,他未必能坐上那个位置。   而他这种人,永远都有强烈的实现理念的力量。   思虑了一番:“我个人接受您的邀请,不过我需要获得德军总参谋部的准许。同时,我需要您保证,一旦德国与其他国家开战,我会立刻离开您的军队,返回德国承担责任。”   还是个挺有责任感的人,嗯,荣誉感也很强。   刘勇强点头:“我答应你的要求,那么欢迎加入我的军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