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亲爱的,别走

第13章 :说书

亲爱的,别走 马家秀才 2828 2024-04-18 07:37
  话说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叫醒父亲,两人一起吃过早饭,母亲专门摊了几张煎饼,用一张旧报包好,塞进一个手提袋中,两人便拿上鼓,鼓架,钢板,木梳,篦子等,向姨妈家走去。  从我们那里去姨妈家的码头在我们附近的xx村。上了唐河河堤走大约半里路可以看见一条白白光光的土路,顺土路下去,再转几个弯,便到了唐河渡口。  一条小小的木船上面放着一个张牙舞爪的铁锚,船头上站着撑船的人。他们一般都穿着紧身衣裤,头上裹着头巾,脚上穿着拖鞋或雨鞋,看起来干净利索。  眼看小船即将靠岸,那撑船人将竹篙轻轻一点,稍一用力,那船头便“嘭”的一声撞在了岸上。此时,船上的人们忍不住“哎吆”一声,身子向后微仰。  那撑船人见此情景,脸上露出微笑,将竹篙往船边用力一扎,然后双手抱住那竹篙,将身体的重心全压在那竹篙上,使劲往下坠。这时,便会从船舱里跑出来另外一个人。、  只见他弯腰拿起船头那沉重的铁锚,吃力的往岸上扔去。随着“咚”的一声响,那铁锚便深深地扎在岸头的土中。等在河这边的人们早已顾不得先下后上的礼节,迫不及待的向船上涌来。  我的父母也跟随人们上了船。那上船的人有步行的,有推自行车的,有做生意的,有赶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熟悉的不熟悉的,在一起闲聊起来。那船于是在潺潺流水中向前驶去。  一般情况下,没有涨水的时候,唐河两边也就几丈宽的距离,那船在河里行驶不到五分钟就靠了岸。上岸后有一条直路直通唐河另一边的河堤,在堤上往北走约有一里地,又有一条路向堤下延伸。  从这条路走到头再向左一拐,走不到半里地,就到了我姨妈家。  我父母在姨妈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吃过早饭,便顺着一条大路向湖北枣阳进发。他们大约走了有七八里地,约莫已经到了湖北地界。看看天快晌午,便打算找个村庄问说书的事。  又走出约莫一里多地,便看见一个村庄:从外面看,那村庄呈长方形,周围大都是白杨树,那房屋呈南北走向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大约有一二十排,而每一排又似乎看不到尽头。  在这一二十排房屋中间有一条大路,白得耀眼夺目,大路在村口处的边上有一个好大的池塘,里面有浑浊的发绿的水,水上有几只鸭子在那里游来游去。  我父亲一看这村庄挺大,心想如果在这里说书一旦扎上桩,最少可以说十天半个月。那么,车费就不用愁了。想到此,他就进了村。  只见从池塘里走上来一个挑水的中年人。我母亲便走上前去向他说了想在这里说书的事。那人一听我父亲要在这里说书,不仅“吁”了一声,又望望四周,然后不声不响的走了。  我父亲感到莫名其妙,更打算问个究竟。又过了一会儿,从村口过来两个年轻人。那男孩子推着一把崭新的自行车,女孩子用两只手拽着围巾的两头跟在车子后边。看来像是刚结婚的小夫妻。  我父亲就喊住那男孩子。那男孩子一听说我父亲要说书,也摇摇头,摆摆手,然后起身走了。没办法,我父亲就向四周望了望。  只见村边的一条沟里有一位老妇人在那里捡柴。我父亲便让母亲上去和搭话。那老太太一听我母亲的话,也“吁”了一声,望了望四周,然后说:“你们赶快离开这里,越快越好!”  “为啥?”我母亲说,“我们一不偷二不抢,三不犯法,难道还有人抓我们不成”“你说对了,就是有人要抓你们。”“为啥抓我们?”我母亲狐疑的问。  那老妇人见我母亲一定要问个所以然来,就走到她身边悄声说:“我们这个村最讨厌说书的。只因前年春天也是有个人来说书,我们刚刚听了一个晚上,有好几家的牛都被偷了。所以,我们怀疑这说书的跟贼是一伙的。  我劝你们早点离开可是为你们好。假若那几家丢牛的知道了,说不定还敢打你们?”我母亲一听这话,慌忙过来把这个情况告诉我父亲。我父亲一听神色大变,便带着我母亲匆匆忙忙离开那个村庄,又来到那条大路上。  来到大路上,父亲跟母亲说:“娃他妈,咱俩运气不好呀。刚出来就碰到这种事。我看不如回家吧。”“不回,”我母亲说,“这个村不行,咱们不会去别的村问问?”“难道你没听说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吗?"  “那咱们先坐车到襄樊再说。”我母亲提议道。我父亲一向知道我母亲执拗,若违背了她的意思,两人未免要拌嘴。  假若绊了嘴,再勾起她想儿子的心病来,哭闹起来,在这他想他地的,局面可不好收拾。想了想就说:“那咱们先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集市,再看看集市上有没有去枣阳的车。”母亲说,好吧。  于是,我父母就向人打听附近有没有集市。有人告诉他们,往前走二里地倒是有一个集市,集市也有去枣阳的车。我父母就来到那条集市上,坐上了从那里发往枣阳的车。  到枣阳后,他们又转车到襄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