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1980,我浪子回头了

全部章节 第4章 赊账

  苏玉林见妻子还在气头上,无奈之下按压住心中的欲火,转身往厨房外面走去。  “关上门。”  妻子的声音从厨房中传出来。  苏玉林苦着一张脸停下脚步,拉上了厨房门。  女儿躺在床上睡得很香,苏玉林坐到床边,眼里满是浓浓的父爱。  女儿怀里搂着一个头发散乱的芭比娃娃。  这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洋娃娃。  苏玉林仔细想了想,想起了女儿怀里的芭比娃娃来自垃圾堆。  那天是女儿的生日,苏玉林手里没钱,于是去垃圾堆捡了个破旧的芭比娃娃,送给女儿当作生日礼物。  孩子的欲望很小,很容易满足。  一个从垃圾堆捡来的洋娃娃,却被女儿当成宝贝。  苏玉林越想越酸楚,暗暗发誓以后做生意赚了钱后,就买新的洋娃娃给女儿。  次日早上,苏玉林早饭也没心思吃,离家出门去镇上寻找商机。  黄玉娇看着酒鬼丈夫消失在门口的身影,认定酒鬼丈夫是去跟猪朋狗友玩乐。  “妈妈,爸爸又去喝酒吗?”  女儿好奇无比问。  黄玉娇不知怎么回答,板起脸训斥女儿:“吃饭的时候别说话。”  苏玉林出了村子后,沿着国道往镇子方向走去。  沿路出现各种八十年代的风土人情。  骑着高大的凤凰牌自行车的男子。  穿着的确衣的时髦女子。  推着自行车卖冰棍的小贩。  穿着包臀喇叭裤的二流子。  这一切久违而又亲切,苏玉林越看越激动。  一想到自己回到过去,成功挽救了本该跳河自杀的妻女,他就深受鼓舞,暗暗在心中提醒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  靠着二十年前留下的记忆,苏玉林来到了镇上,在一排只有一层的商场外面停下脚步。  这排商场的大门上面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路口供销社”。  供销社是八十年代的国营商场,类似于新时代的超市。  在供销社里面,衣食住行样样都有,极大的满足了当地的人生活需求。  不过,供销社因为一家独大,卖的商品往往比个体商贵。  苏玉林站在供销社门口,陷入到了深思中。  如果自己要做生意,做什么生意好?  如果价格比供销社贵,那肯定很难卖得出去。  因此,无论做什么生意,都得比供销社便宜。  供销社货品齐全,是当地的供销中心。  在供销社周围经常有很多农民摆摊卖菜。  苏玉林来到供销社外面的时候,就有七八个农民在摆地摊。  这些农民是从十里八乡赶过来的,为了赚点小钱,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挑着几十斤不等的菜,来镇上销售。  小贩们都是农村人,平时以挖田种地为主。  来一趟镇上,无论菜卖不卖得完,需要尽快赶回去。  因为家里还有很多农活等着干。  “你们怎么又在这里摆摊了?要摆摊去远点地方摆。”  一个身材偏胖的妇女出现在供销社门口,大声驱赶摆摊卖菜的农民们。  供销社是国家事业单位,在别人家的商场外面摆摊,确实也理亏。  农民们纷纷收拾没卖多少的菜,有人拿起放在地上的扁担,有人收拾一篮子的鸡蛋。  “唉,今天早上七点钟我就过来了,一斤米没卖出去。”  “我六点钟就来了,就买出一捆青菜。”  “我还得赶回去打谷子。”  “生意难做啊。”  农民们收拾扁担萝筐的时候,不约而同倒起了苦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苏玉林走上前,扫视七八个收摊的农民卖的东西。  青菜、鸡蛋、米、红薯等等,五谷杂粮,应有尽有。  这些农产品才是真正的纯天然种植,比大规模种植的农产品口感更好。  入手这些农产品,只要价格公道,稳赚不赔。  苏玉林当机立断叫住收摊的农民们:“大伯大婶,你们这些菜如果买不出去,可以全部卖给我。”  他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语出惊人。  正在收摊的农民们立时停下忙活,不约而同向他投去质疑的目光。  “你全部买下来?”  “小伙子,你是说真的,还是开玩笑?”  “我们的菜虽然不贵,但是你要全部买下来,也得花很多钱。”  “看他也不像什么有钱人,这么多菜他买得起吗?”  农民们议论纷纷,都把苏玉林当成了牛皮大王。  苏玉林计上心来,展开心理攻击术,语重心长提醒农民们:“你们这样摆摊卖菜纯粹碰运气,运气来了,半天能卖完,运气不好,一天都卖不得,那就耽误干农活了。”  他对八十年代的是农民生活情况一清二楚。  他自己本身也是农民。  平时农民们最主要的生活支柱就是干农活,卖菜只是为了给家里增添一份收入。  如果卖菜的时间过长,就会严重影响干农活。  农民们被苏玉林说中了心思,皆是心事重重。  苏玉林见心理战术起效果了,趁机保证:“我叫苏玉林,南面山村的,你们刚才说得没错,我身上确实没多少钱,买不起全部的菜,但你们可以先赊给我。傍晚五点,我们在这里碰头,我给你们结清菜钱。”  小量的菜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并非昂贵的商品。  农民们急着回家做农活,交头接耳商量。  “我看行,这小伙子不像是骗人。”  “这点菜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就当是赌博了,我赌他不是骗子。”  “我还要回去干农活,不卖也得卖了,哎。”  经过商量,农民们答应把手里的菜卖给苏玉林。  苏玉林喜出望外,去附近向人借了纸笔,给每一个农民写下一张欠条,并且写上自己的姓名,用印泥摁了手印。  农民们见苏玉林做起事来有条有理,愈发相信苏玉林不是骗子。  苏玉林向其中一个农民借了一辆木板车,把所有的农产品放到板车上,去附近找地方兜售。  拉着二十年没有碰过的木板车,苏玉林有些不适应。  所有的农产品加起来将近一二百斤左右,拉起来有些费力。  这可不是轻松活。  但是一想到自己改写了妻女本该死亡的命运,苏玉林就来了干劲。  幸福生活再向他招手,他必须要吃苦耐劳。  有了动力,苏玉林顿觉浑身是劲,拉着木板车沿着马路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