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辈女修当自强

第四十八章 顿悟

我辈女修当自强 走马行长安 4496 2024-04-17 17:18
   山前村,赵文牧新家。   赵文牧醒来,只觉口干舌燥。   天色已经大亮,看了一眼床头,人不在,赵静已经起床了。   翻身下床,端起一杯水,大口大口喝着。   甜丝丝的,竟然是蜂蜜水。   嗯?昨晚睡前赵静有冲蜂蜜吗?   好像没有吧?   脑袋有一点发疼,也有一些麻木。   仔细回想一下,赵文牧突然一拍脑门。   麻蛋!   昨晚他竟然被征伐了!   再看看这杯蜂蜜水!   这特么怎么这么像自己每天早上给赵静准备的牛奶。   心爱的女人一夜承欢,疲惫异常。他早上醒来时总会亲亲她的额头,然后体贴地在桌上放一杯热牛奶,这样她醒来第一时间就能喝到。   以示关怀。   他这是被关怀了吗?   走出屋门,厨房里有些响动,看来是赵静在准备早饭了。   “呀,你起来啦!”   看到他走进来,赵静甜甜笑着打招呼。   “昨晚辛苦啦,蜂蜜水喝了吗?”   赵静眼睛都笑弯了,最后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让你捉弄我!   每次把我搞得那么疲惫,然后热个牛奶,故意献殷勤,还要挤眉弄眼的捉弄我!   看她一脸得意的样子,赵文牧顿时觉得这丫头欠收拾了。   他凑近过去。   捏住赵静下巴,强迫她把头抬起来。   然后低下身去。   他并没有用力,赵静也干脆不挣扎,就等着他亲上来。   谁知道赵文牧只是凑近赵静耳朵,轻笑着说了一句:   “阿静,今晚还打算灌醉我吗?要是灌不醉,你可想到会是什么后果了吗?”   说完狠狠亲了上去。   是的,他昨天晚上又被赵静灌醉了。   而且白酒是赵静亲口给他灌下去的。   早晨的小插曲,为美好的一天拉开序幕。   腊月廿四,掸尘扫房子。   这一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廿四打扫卫生,是一年中最认真、最彻底的清洁。   吃过早饭,把小囡囡安置到书房里,新家的书房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只需要找块抹布象征性的擦一下就行。   赵文牧、赵静穿上一身干农活的破旧衣服,套上套袖,用细纱布捂住口鼻,然后开始仔仔细细地打扫卫生。   屋子里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地面、墙壁、房顶、窗台...所有的地方要么用笤帚清扫,要么用抹布仔细擦拭一遍。   厨房、仓子里也是一样。   室外,院子周围的枯枝烂叶、地面上的碎石子等垃圾全部清理干净,赵文牧还劈了一大堆木柴,仔细堆好放在厨房里。   新房这边整体比较干净,并没有费太大力气。   毕竟只要在家的时候,赵静每天都是仔细打扫过的。   老屋那边就不好清理了。   那边虽然赵静也时常打扫,但住过土坯房子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压根就不存在干净的时候。   它只能做到整洁。   永远不会干净。   不管怎样,二人还是拿着小笤帚,仔细清扫过每一个角落。   还用旧报纸把卧室里的墙壁、屋顶重新裱糊了一遍。   至少看上去顺眼多了。   按理说这个房子带给赵静的大多是一些不好的回忆,然而她却一点也没有不开心。   “小弟,那天你一点都不温柔。”   赵静拿抹布擦着炕沿,有些幽怨的说道。   赵文牧呆愣了片刻。   这才反应过来,赵静说的是二人的第一次。   呃,赵文牧其实压根不记得那一晚的事情。   前世他就不记得,这一世已经相当于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更不可能记得起来。   “呃,媳妇,对...”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赵静捂住了嘴巴。   她摇摇头。   赵文牧伸出脏兮兮的胳膊,把她揽到怀里。   腊月廿五,推磨做豆腐。   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玉皇大帝于腊月廿五日亲自下界,查看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   于是各家各户就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赵文牧觉得这个传说可能不太靠谱。   毕竟,豆腐也不是人人都能随时吃得起的。   赵文牧提前在吴老二那里预定了两板豆腐,腊月二十五一早他就去把两板豆腐拉了回来。   其中大半分作几份分别给赵学海、赵文林、赵文广、赵文燕送去。   自己留下了大概四分之一左右。   这些豆腐,一半放到室外冻起来,留着后面慢慢吃。   另外一半,要在今天炸豆腐丸子。   豆腐代表着“都福”,是过年时家家必备的菜肴,炸豆腐丸子或者白菜猪肉炖豆腐都是餐桌中最常见的菜。   作为山前村真正的土豪、大户,赵文牧直接在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锅,准备了两大桶花生油。   他已经跟另外几家说过了,今年炸货统一在他家炸。   所以一早另外几家还有赵子孟、赵子婷两个小朋友全赶过来了。   用树枝、秸秆把火生起来,   就开始炸各种东西。   有炸鲤鱼、炸藕合、油条、肉丸子、豆腐丸子、麻花、糖琪子。   赵子孟最喜欢吃的是盐伍儿。   就是一小条肥肉裹上糖和面,用油炸好。   又甜又香,小孩子都喜欢。   后世这玩意儿渐渐就消失不见了,毕竟肥肉慢慢不受大家待见了。   但是在这个年代,生活水平低,一年吃不了多少油水,各种油炸食品、富含脂肪和热量的小零食,都很受欢迎。   赵文牧炸了整整一天,每一样都放满了两三个大篦子。   这些足够吃十天半月的,春节期间招待客人时,端上几样,再现炒两个菜也就够了。   十分方便。   光是这些炸货,就已经比他们往年的年夜饭都要丰盛了。   去年的年夜饭?赵静不愿意回忆,那时候她刚刚生完小囡囡,自己一个人带着囡囡等到十一点多,赵文牧也没有回家。   最后是刘素芳、刘秀梅过来把她们娘俩接回老宅去的。   腊月廿六,杀猪割年肉。   生产队今年批准屠宰四头猪,足足是往年的两倍。   即便这样,想买现杀的猪肉也得提前预定,不然根本买不到。   好在赵文牧现在面子很大,杀猪的人家直接给他预留了两条大猪腿和一副完整的猪下水。   他还去供销社买了半只羊回来。   经济欠发达时一年只吃一次肉故此称为“年肉”。   有条件的人喜欢购买猪头过年,图的就是喜庆的年味,一个猪头能做好几道菜,凉拌猪头肉,黄瓜拌猪耳朵,爆炒口条等。   赵文牧喜欢吃猪头肉,但不喜欢一整个猪头。   看起来有些瘆人。   即便这样,他还是预定了一整个猪头,直接由杀猪的人家做熟后给他送来。   祭祖用的。   二十六中午,抱着小囡囡,赵文牧、赵静带着食材干脆去了赵学海那儿,又把赵子孟、赵子婷喊来,还有赵文君在这儿,几个人吃了一顿杀猪菜。   满嘴流油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看着赵子孟油腻腻的袖子,赵文牧替他屁股担忧。   毕竟他穿了一身过年的新衣服。   腊月廿七,宰年鸡。   过年鸡肉自然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   今天赵文牧背着小囡囡,带着赵静一起去赶集。   他们不止要买鸡,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干果、调料等等一样都不能少。   还要买新的碗筷、鞭炮、对联、过门钱,所有过年会用到的东西,能看到的、能想到的,全都要买。   反正这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能买到的东西种类也不多。   腊月二十八,蒸饽饽。   在今天,赵文牧不但要蒸大馒头,还要做年糕、蒸豆包。   齐鲁人民人对蒸年糕、饽饽情有独钟。从腊月廿五后,就要开始蒸饽饽了。   过年的大饽饽,要比平时吃的大很多,突出一个节日的喜庆,和团团圆圆的感觉。   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口味香甜,特别受家中的小孩喜欢,而年糕不仅有黄色还有白色年糕,寓意着黄金和白银。   不止有大饽饽,还有大面鱼。   活好的面包裹着红糖,放在木质模具里,轻轻按压,让面团表面平整。   然后轻轻取出面团。   惟妙惟肖的面团小鱼便出现了。   跟糖三角、大饽饽一起蒸熟。   过年期间,一般是不会蒸饽饽的,都是提前蒸好。   反正冬天里,馒头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变质,热一热就能直接吃。   还是突出一个词:方便。   腊月二十九,贴春联。   贴对联自然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习俗,全国各地都一样。   赵文牧家的对联是他自己手写的,往年都是请赵学磊帮忙书写。   今年赵文牧主动请缨,原本大家还只当是个玩笑。   然而当他工工整整的笔触落于纸端的时候,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虽然大家不知道什么样的字才叫做好,但赵文牧的字一定称得上好看!   其实赵文牧的字,还真跟艺术不太沾边。   他人生最后的十多年里,时常抄写一些佛经或者到家典籍,用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小楷。   日子久了,一手簪花小楷也称得上是美观。   至少糊弄一下山前村民没有问题。   春联中“福”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就是“出门见喜”。   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福”字。   在贴“福”时赵文牧还喜欢将“福”倒过来贴,以代表“福到了”。   窗户上贴的是雄鸡报晓的窗花,这是赵静亲手剪的。   赵文牧不舍得贴,非要收藏起来。   无奈之下,赵静多剪了几张。   时间一点一点悄悄流逝,农历鸡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