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吹牛你最厉害
李铭继续看文件内容,“文件里没说已经分过了的要退钱。” “我们是在通知下达之前发的分红,问题应当不大。当然了,以后肯定是没分红了。” “你们不要把话说死,和职工说暂时没接到退钱的通知,要再看看情况。” 他特意多补了一句,免得上头通知要求退钱,职工没有心理准备而闹出一些情绪。 虽然他很不理解这条规定,但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他不可能去违规操作。 萧萍英小心问道:“您再看看第六条。” 李铭头也没抬,“我已经看到了。这条应该是66年底、67年初的时候,很多单位乱发钱的事情。” “之前的几次通知也有要求他们退钱,现在看来还有很多没退的。” 第六条是,‘对于有些群众和提出来的经济要求,有些干部因不坚持原则,而签字答应的条件,必须重新进行审查,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收回,宣布无效。’ ‘并由原签字的干部向群众检讨,承认错误。’ ‘不管任何组织或个人,凡擅自扣用现金或向银行强行提款,应立即自动交回。否则,要追查责任。’ 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难。 好些人穷得很,发的钱可能早都花完了,退是退不了了。 再说,此时没有电子账目,帐本可能都没了,怎么退? 最终可能只是退个锤子。 火腿肠加工厂的到底还是有些不同,为了显得公平公正公开,分红的钱发的明明白白,赖是赖不掉的。 听到李科长笃定的分析,艾宗琴高兴道:“可以叫她们先放心些了。” 萧萍英也脸露笑容,“我们这就回去安抚厂里的职工,让她们好好搞生产。” 轧钢厂的人公认的李大科长向来是最懂政策和规定。 李铭已经看完了整份文件,发现麻烦不老少,“让她们安心搞生产,不要想那么多。” “食品进出口公司的人下午几点有空?” 当时是艾宗琴接的电话,“他们单位下午要开会学习文件,说是明天再谈维生素C等配料的事。” “我也是多嘴问了句他们学习什么文件,然后才知道出了这么个通知。” 李铭从容道:“他们不着急,我们也不急。火腿肠增产的事情要是能做成,成绩的大头还是他们。” 铃铃铃铃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两位管委会成员顺势告辞离去。 李铭接到的是采购三科陈国栋科长的电话,请他过去商量对策。 虽然早有风声提到不能下乡采购,但是事情真的发生了,还是得凑一起研究研究。 这次出的规定,比之前禁止各单位用国家资金购买油印机、家具、自行车、收音机等的影响更深远。 副食品这类物资,除非是真没钱了,不然没有哪家单位是会嫌多的。 特别是郊区的一些小工厂,平常都是食堂人员直接去集市、生产队采买,不让买的话都不知道怎么保障供应。 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得到了消息的人议论纷纷。 城西。 创新技术研究所。 张海洋赶了回来,急忙走到火炉边取暖,“还是一个人都没招到。” “本来有个被我说动了的,人家说来了最新指示,要再看看。我估计又是不想来的了。” 罗芸很自信的说道:“招人的事情,干脆由我来负责好了。” “要是我来,研究小组肯定早已经成立了。” 张海洋不屑道:“吹牛你最厉害。” “我们这里要名头没有名头,要编制没有编制,研究小组哪有那么容易能招到人的。” “没编制,外地人都没有粮食定量,你让人家吃什么?” “本地人分房都没有指望。不说结婚用房,单身宿舍都只能用这里的客堂。” “吃饭住宿都没希望,人家干嘛要来我们这里?” 啰啰嗦嗦一大堆,张海洋也不全是为工作没有进展而开脱,这两都是很现实的困难。 罗芸可不这么认为,“怎么没地方住了?客堂比一般的平房宽敞多了。” “有补贴钱,粮票还是很容易可以买到的,在轧钢厂食堂或者以后的火腿肠加工厂食堂搭伙,吃饭压根不用愁。” 张海洋反驳道:“宽是很宽敞,冬天冷死人你不说。烧煤取暖的钱都海了去。” “买卖粮票是会被抓的,人家随便一个单位可以解决落户问题,解决粮食定量问题,哪愿意跑咱们这来折腾。” 周晓白没有管俩人的斗嘴,自顾自说道:“防腐剂亚硝酸钠的产量比较容易提高。” “维生素C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粮食,我们国家粮食本来就紧张。” “所以,我下学期不打算去学校了,我准备参与维生素C生产工艺的改进研究。” 本来现在的人还不知道维生素C可以有效抑制亚硝胺的产生。 李铭搞火腿肠的时候特意有加,论文是港城的寒武纪实验室发表的,一项很不错的发现,也算是给实验室打响了名声。 此时的维生素生产还是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发酵,然后再进行化学合成,生产过程使用的化学原料较多,耗费的成本比较高。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简化缩短化学反应的过程,对于微生物氧化发酵抱有希望。 我们国内本来就很缺粮食,对此也有做一些研究。 纸上得来终觉浅,李铭让周晓白先参与火腿肠加工厂和京城制药厂的联合小组。 一起研究改进工艺,解决葡萄糖发酵阶段的杂菌污染,提高维生素C的产量。 多出来的产量是计划外的量,火腿肠加工厂一提起,京城制药厂就给了很热情的回应。 联合小组没能搞出名堂也没关系,周晓白可以顺便熟悉生物化学的实际反应情况,有机会练手。 要是有成果那是最好不过了,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罗芸连忙追问道:“晓白,你不去学校了?是什么意思啊?你打算提前毕业吗?” 不可能辍学,张海洋同样觉得很纳闷。 周晓白回应道:“是的,我打算提前毕业。” “学校没什么东西能教给我的了。我没想着去部队,念大学的话,看起来也是希望不大,我干脆提前出来工作。” 罗芸来这里本就是凑热闹的,“哎呀,你跑了,那我怎么办呀?” 周晓白微笑道:“我没有跑呀,平常还是在这里,就是有时候会去制药厂帮忙干活。” “制药厂也不是很远,这里骑自行车过去一个小时车程,你要是愿意也可以陪我一起去。” 罗芸握着周晓白的手,“我肯定陪你去。你出来工作的话,关系是挂到钟表合作社么?” 周晓白也挺希望有个伴,“不是的呢。” “我和小铭商量了,申请办个集体的研究所,自筹资金解决经费,不需要财政拨款应该还是有可能弄成的。” “钟表合作社也不再是挂名在创新研究所下,而是真正的组成部分,主要就是用来筹集经费。” 烤着火的张海洋插话道:“集体的研究所?” “我刚告诉你们了,今天有最新的指示,里面就有提到毕业生的分配和待遇。集体的研究所可能更招不到人了。” 除了第二条的工资福利、转正定级。 第三条,临时工、合同工、轮换工、外包工等,,在未作出新决定以前,一律不得转为固定工。 现在是集体.单位的职工,,不得强行要求转为国有单位的职工,.。 第五条,各种学校毕业生的分配及分配工作后的工资待遇,在.未作出新规定之前,一律仍按现有的规定,按规定执行。 听了张海洋介绍的情况。 罗芸附和道:“明确了按以前的规定分配工作。集体的研究所确实会更难招人了。” “现在这种不清不楚的起码后面还有可能转为国有单位。” 周晓白心里有数,“小铭说了,现在他们看不上,不要一年,他们会抢着来的。” 罗芸眼睛一亮,“对呀!火腿肠加工厂的利润那么高。好多人后悔没能进去。” 张海洋又提醒道:“我刚没说,还有条新规定,集体单位不许分红了。火腿肠加工厂的分红都不知道会不会追回。” 罗芸惊讶道:“啊!” “原因和分红没有关系,等后面你们就懂了。”周晓白前两天听到父亲说过,最近会下发和集体经济有关的文件,有这个心理准备。 罗芸哪里忍得住,晃着周晓白的手,“你说说嘛。” 周晓白想了下,觉得说出来也没问题,“要毕业的人很多,但是能安排的工作并不多。” “越到后面分配的工作肯定越不能让人满意。这样子,我们自然就能招到人了。” “要是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改为招几名高中生来培养。” 张海洋早有这个打算,“要我说,招高中生就得了,街上到处都是,我们还可以优中选优。” 罗芸也赞同道:“我也觉得是这样。具体要做的事情,张研究员他们可以指导的。” 周晓白稍稍解释说道:“全招高中生的话,连怎么查阅料都要从头学的。这是实在没办法的办法。” 张海洋抱怨道:“不是我叫苦,去那些学校里招大学生是真的难找,这几个月我都要跑断腿了。” “比前两天结束的猪饲料培训班的招待工作都更难。” 招人是从夏天就有开始找的,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张海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周晓白宽慰道:“没事,慢慢来。马上就是春节了,也没有多少人有心思放在工作上。” 今年春节有放假的通知前些天已经发下来了,完成最后一期后,培训工作也就先暂停了。 青贮、发酵、颗粒配合饲料,这些技术毫无保留的交流给了来学习的人。 有轧钢厂李科长的忽悠,这些养猪大户都觉得颗粒饲料机大有可为。 除了给本公社的生猪提供饲料,还可以出售饲料给隔壁的公社,即使其他公社没钱买也可以让对方用饲料粮换。 换,这是最可行的。 青草+秸秆+粮食换对方的粮食,只要比例恰当,是互利共赢的好事。 养猪大户们也就大量向轧钢厂下了意向采购的订单。 红星轧钢厂拿着这些意向订单一直在找上头要计划配额。 振振有词,农民兄弟迫切希望得到的农机,应该要给予优先保障供应。 养猪大户们也不会闲着,回去后会在当地打申请报告,双向奔赴。 幸好李铭之前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议他们建的饲料厂以换粮作为主打业务。 假如是卖,可能就涉及商业了,这次打击倒买倒卖的文件会浇灭很多公社购买机器的热情,减少采购数量。 由于一级一级批转翻印需要时间,类似向阳花大队这样的基层单位其实要过几天才能收到文件。 但是现在县里面有办学习班,学习最新文件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已经完成学习,在大队部守家的高支书也就知道了。 罐头厂的负责人高建德询问道:“爷爷,咱们的工厂还能办得下去么?” 高支书这次也闹不明白了,“要等公社开了会才能知道。” “也可以打个电话给轧钢厂的李科长、陈科长,找他们问一问。” 高建德迫不及待的说道:“那我现在就打?” 年轻人还是有些虚荣心的,而且罐头厂厂长的名头很好听,找对象都容易得很。 寄予厚望的孙子,高支书瞪了他一眼,“一点都不稳重!” “明后天再问也不迟,李科长他们也是要开会学习文件精神的。” 高建德嬉皮笑脸道:“我这不是怕公社开会的时候糊弄人嘛。” 高支书没好气道:“想糊弄我?要他们有那个能耐。” “罐头厂、家具厂的生产应该没问题,城里的家具店可能有点麻烦,还得和李科长商量下。” 高建德奇怪道:“城里的家具店不是咱们的啊,是小铭哥和晓娥嫂子他们弄的生产合作小组的,应该没问题吧?” 高支书见多识广,“那是以前没人管。有人管了就不正规了。” 铃铃铃铃铃铃。 高支书接起电话,几句“行!”、“没问题!”就敲定了。 高建德笑问道:“爷爷,谁打来的电话?” “陈科长和李科长商量了下,要提前收购物资回厂里。” 高支书接着吩咐道:“你去通知他们给鸡喂点料,别路上冻死了,也别喂太饱了,咱们向阳花大队丢不起那个人。” 喂食多了可能可以多占点重量,这样的习俗也不无道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