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明风采

第243章 药材生意

大明风采 用户34418841 3516 2024-04-21 03:30
   此时世界人口四亿五千万,大明人口八千万,和唐宋占据世界人口百分之35的比例来看,大明还是比较弱鸡的。   礼部宋濂走后,再不设礼部尚书。   朱元璋脸色不大好看,看一眼朱标道:“标儿,你觉得这日本使者咱见还是不见?”   朱标揉揉肚子。   换个舒服的坐姿,尽量躺在宽大的龙椅里,想了想道:“父皇,原来咱们弱小,无暇东望,他们掳我大明子民,杀我大明百姓,抢我大明金银,奸淫暴虐,无恶不作。   如今我们有水师了,他们又摇着尾巴来舔你腚沟子……”   朱元璋一手摸摸屁股,一手止住朱标道:“告诉日本使者,哪个什么来着?”   听完朱标的话,众臣已经笑的要捶地了。   一个是心疼,心疼当时百姓可怜。   一个是自豪,大明水师的强大。   最后是高兴,朱元璋摸屁股那动作太有画面感了,在配合朱元璋恶心的表情,平常严肃的皇帝,真是百年难见。   李原名忍住脸上肌肉,控制着表情道:“秉陛下,是茶屋次郎。”   朱元璋道:“哦,查无……此狼?”   大臣再也忍不住了。   哈哈大笑。   朱元璋摆摆手:“管他什么狼的,后天让他们去围猎场候着,咱好久没去打猎了,后天休一天,都一起去。”   众臣欢呼。   赶忙处理手头的事情,准备后天狩猎。   其实事情早准备好了,只不过一直被耽搁。   杜安退朝的嗓子都开了一半,如太素再次出班:“陛下,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笑呵呵道:“如爱卿,请讲。”   如太素道:“陛下,臣要参医学府,他们采购部地域歧视!”   朱元璋一脸疑惑。   怎么都是些狗屁倒灶事?地域歧视都出来了?   如太素道:“医学府只采购云贵广药材,其他地方药材不采购,即使采购也是少量,价格极低!这不是看不起其他地方的百姓吗?”   朱元璋叹口气,一个刑部官员天天没事找事。   哦!咱明白了,他这是惦记礼部尚书的位置啊!   官员推荐和考核已经不归礼部管了,礼部已经没有了最肥的差事,反而身体力行,要为礼节行为做规范,做表率,他干嘛还要……?   不对,礼部还管着外国使臣,按照皇大孙的话说,这个部门将来是肥差啊!   朱元璋还在琢磨,督察院御史邓士利出班就怼开了。   邓士利讥讽道:“如大人,云贵广西三省,是集体公社,百姓种药材是根据市场需求由户部调控,不是一家种,而是几个乡,甚至几个县种药材。   他们实行规模化,种出来的药材质量有保证,更没有假货,即使有错,大小官员都要担责。   而其他省份的药材,都是农民散户种植,商人收购后贩卖,这中间掺假不知凡几。   从百姓到商人,中间大小官员和经办人员,都追求利益最大化。   医学府面对这样的药材,不但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挑选,而且还不能保证药材的年份。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如大人这样给其他省份争取药材份额,莫非自己家里也种药材?”   如太素恼怒道:“本官早没了田地,邓大人莫要血口喷人!”   邓士利冷笑道:“有没有不是你说了算的,本官会安排人去查!如大人虽然身在刑部,还堵不到都察院的嘴!”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又有几个官员相争,朱元璋脑子嗡嗡的。   看着闹哄哄的场景,不禁想起当初制定的政策,集体公社好是好,百姓听话,有干劲。   但是前期投入大,收益小。   分地的省份百姓干劲更大,更灵活,但是不好管理。   他们太贪心了,爱占小便宜,无利不起早。   修个路,夜里都去工地往家背水泥,也不怕掉沟里摔着。   集体公社不一样,百姓用水泥修院子,一个修家家都要修。   买自行车,一家有家家都要有,主打的一个公平。   这就非常考验底层官员的能力。   有的村富了,有的村穷了,乡长批评落后里长,骂的真难听。   乡长去县里,县令骂乡长,每次都哭鼻子回来。   因为你落后,落后就要挨骂。   拖了县令的后腿,乡长和里长的任免又在兵部,县令又撤不了他的职,只有骂了。   县令的任免在朝廷,朱标看这个县不行,就换县令,县令也觉得亏。   但是没办法,就这样不讲道理。   归根结底还是你无能。   于是县令要有作为,就会截留朝廷财政,反哺落后乡里,这就造成,财政一直投入,朝廷收益不多。   更狠的是,督察院会领人查账,有问题当场免职,随行官员替补。   然后,督察院,大理寺刑牢,巡捕房锦衣卫,兵部乡里代表,校监司主薄共审,追责通报。   能在三省当三年县令,平安提升的,个个都是人才。   这批人才正在填补各地州府。   三省看上去收益不高,但是隐形的东西是别人看不到的,朱元璋知道,这三个省后期的好处,很可能左右大明将来的发展方向。   若是,这个路子走对了,将来的大明,将会是真的千年王朝。   朱标和朱雄英,不留余力的发展这三省,作坊一座又一座的搬进乡里,产出又经过马六甲出海。   富裕的乡镇,集体账本上银子都堆满仓库,他们都不知道怎么花。   甚至有些村,竟然村村修了水泥路。   眼看着三省越来越富,各地其他官员怎么能不眼馋?   在看看其他省份,分地到户的百姓,他们的眼睛里只有那几亩地,你修路动了百姓的地,县令都要脱层皮,百姓闹事层出不穷。   不像原来消息不通,道路难行,现在的大明邸报,两个铜板就能买一份,全国一样的内容,政策都是透明的,律法明文都有规定。   在拿着帽子乱扣,乡里不答应。   里长乡长来自兵部,县令来自恩科,督察来自希望大学。   反正乡里升迁,县令也管不着。   不行就打呗。   朱元璋算是看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当的也没多大意思。   一群刁民天天琢磨想害朕。   要做到平衡,越来越难了。   朱元璋发现,自己的脑子已经跟不上现代的思维,有很多时候只能听着大臣们吵来吵去,最后吵累了,在商量出一个结果,先试行一两年,再定。   随着快速的发展,往往实行起来,还没有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怎么办呢?   继续吵。   就像今天的药材采购,不但供应整个大明市场,还远销海外,这是一个大市场。   医学府万全的吐蕃之行,聪明的大臣就看出了苗头。   将来吐蕃,甘肃,新疆药材需求量会大增。   牵涉的利益更加大的吓人。   药材一项,现在每年朝廷税收都有一千多万两。   若是黑死病药丸药剂进入阿拉伯,利益更大。   一两天肯定吵不出来结果。   朱元璋抱着膀子打着瞌睡。   朱标揉着刀口,瘫在宽大的椅子里。   朱元璋皱眉,默默叹气,看来这位置还是早点让了吧。   怎么坐都难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