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杨光华现场办公
郑通判深夜找到杨光华,说出那样一番话,实际上是告御状。因为他要直接向皇上告御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想了这样的办法,曲线告状。 郑通判感觉很是得意。他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自己什么礼物都没带,一分钱没花,就见到了这个朝廷的大红人,皇上的大秘书。并且人家待自己还很是热情,没有丝毫的怠慢。 一年前,他曾经带着二斤上好的西湖龙井去拜望蔡京。那可是别人送给他的,据说二斤茶叶花了十贯钱呢,自己没舍得喝。本想就此拉近一下跟蔡京的关系,也求蔡京给自己再提拔一下。 见到蔡京后,他把茶叶放在茶几上,还特意说:“这是从杭州专门捎来的,最好的龙井。不成敬意,请宰相尝尝。” 蔡京眼皮都没抬,只说:“哦,我这里有专供皇上喝的龙井。来找本相,有何事啊?” 郑通判回道:“哦,没多大事。我是想......” 蔡京打断他的话,对管家说道:“这位先生既然没有啥事,送客吧。我很忙。以后不要什么样的人都放进来。” 说罢,蔡京就起身进了里间。就这样,他被管家请了出去。郑通判把蔡杨二人一比,觉得杨光华比蔡京可要强多了。 二呢,顺利地把蔡京和市易务之间的猫腻捅给了杨光华,而只要杨光华知道,就等于皇上知道了。要是哲宗在世,还用得着费这周折,直接就告你们一状。当然,若哲宗在世,估计也没谁敢那样对我郑某人。 虽然郑通判并没明说是谁,具体干了什么,但杨光华听了心里已经朦朦胧胧有了大致的判断,并且已经对下一步的处理有了一个初步想法。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先把情况彻底搞清楚。 第二天下午,趁着徽宗在御书房读书,杨光华就安排小太监在垂拱殿值守,一个人去了皇城司。自从他做了皇城使之后,皇城司向皇上上报材料的事,不论程序还是节奏,都恢复了正常,走上了正轨。当然,杨光华不可能什么事儿都向徽宗禀报。他有他的原则,也有他的标准和独特做法。他之所以要亲自到皇城司来,也是因为已经有十多天没有来过,全靠看材料了解皇城司的工作情况和有关情报。 他很清楚,作为皇城使,绝对不能做甩手掌柜,他既要把权力充分下放,让他们放开手去干,相信他们,支持他们,但又必须像放风筝一样,自己手里有一根线牢牢的拴着,需要的时候放手让你飞,但是你要想飞出我的手心儿,要飞出我的边界,特别是企图脱离我的控制,那是不行的;一旦出现那种情况,我就果断地把你拉回来。这就是杨光华的策略。 来到皇城司,就把郑刚叫到办公室,让他口头汇报近期的工作情况。郑刚按要求汇报完毕之后,又有点难为情地说:“大人,还有件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杨光华看着郑刚,说道:“你是常务副使,你主持这里的工作,为何这样说?你别忘了,我是皇城使,不单单是皇上的秘书。你有什么事都可以对我说,不要这么丝丝拉拉犹犹豫豫,只管说。” 在任忠义做皇城使的时候,手下有三名副使,郑刚是其中之一。郑刚对任忠义抓工作的方式方法,一直不太满意。特别是徽宗登基后,任忠义跟徽宗呕气,故意不主动向皇上汇报工作,以致于把皇城司搞成了几乎无人问津的边缘单位,被冷落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部门,在那种情况下有什么事儿也无处去说,说了也没人理你。对那种状况,郑刚既不满也不忿,可自己是副手,又能有什么办法? 现在不一样了。杨光华成了皇城使,一切都在变,并且是在向好处变。尽管这些变化很慢,但只要变,就比不变强。 此前,郑刚对杨光华并不了解。他以为这个粉嫩小生就是靠着那篇奇文成了皇上的意中人,并且靠的是他们杨家祖上的荫功,靠的是杨家祖上跟皇家的亲戚关系。所以他就觉得这个粉嫩小生,只不过是一个徒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物。可杨光华上任皇城使之后所做的几件事儿,真正震撼了他,彻底改变了他对杨光华的认知和态度。他这才知道,有才不在年高,自己比这个杨光华大二十多岁,简直就是白活了。同时他也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有的简直就是十万八千里都不止。所以他就觉得杨光华是高不可攀、高山仰止的人物。 杨光华上任皇城使以来,郑刚已经跟他单独交谈过几次。杨光华总是态度和蔼谦逊,待人客客气气,说话声音清亮语气温和。因此,郑刚对这个比自己年轻太多的一把手,渐渐地产生了敬意和佩服,但似乎也还有点敬而远之的感觉,主要还是自己跟杨光华的距离太大。又加上今天想要提的问题,敏感且又分量很重,能不能得到杨光华的认可心里没数,所以才有些犹豫。听杨光华这么一说,他心里有了底,胆儿也壮了不少。就清了清嗓子,往前探了探身子,说道:“司里有很多骨干有些牢骚和不满。原因是大家普遍觉得,前几年不受重视,没人搭理,什么都办不到,也没法办。就说咱们皇城司这些官员的品级吧,跟同等单位的情况来看,最好的是跟人家平级,大多数都比人家低。咱们的薪水待遇基本上是清水衙门,大家没有任何额外的报酬和收入,人家很多部门比如说街道司、市义务,还有那六部就更不用说,尤其是殿帅府,打从高太尉来了之后,从上层机关到基层单位,,那待遇简直好的不要不要的,咱们皇城司只有眼馋的份儿,想都不用想。当然,人家是军队。可用钱也是皇上专批呀。况且,咱们司也有皇上的特别护卫这支队伍,应该不比御林军和禁军地位低吧?可待遇呢?差老了。据说,现在皇上按季度给殿帅府批的军费和津贴还有别的费用,比以前涨了三成还多。” 杨光华听郑刚说着,心里也在考虑,自己接任皇城司已经半年多了,皇城司的情况也已经摸的基本算清楚了。他也早就看到了这个情况,皇城司官员的品级普遍偏低,待遇偏低,包括办公条件都是偏低的。自己身为皇上的秘书,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重臣,兼任皇城使。如果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好,那自己在皇城司的话语权就会减弱,威信就会降低,权威就会受到挑战。而一旦这些情况出现,自己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这样的情况是不能出现的,绝对不能出现。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要尽快。 有了清晰的结论,杨光华就又向郑刚了解官员们近期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情报工作情况。最后,他特意问到了郑通判向他反映的那件事儿。 郑刚说:“目前还没得到这方面的消息。我不妨明说,就因为我们的品级偏低,待遇不好,各方面条件比相类同的单位都要差,所以大家积极性也不高,只是做面上的事儿,和一些并非特别紧要的事情。要想无私奉献或者多做工作,尤其是一些艰苦的、难度大的工作,就很难说了。不过,杨大人您说的那个情况,那种事,我马上安排专人去办,我们有眼线,有人员,并且我们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业务素质还是很棒。只是现在因为待遇和办公经费太低,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只要经费够用、待遇提上来,再有点奖金,专门奖励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这类的工作不在话下,直接就是小菜一碟。” 杨光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摸到了基本情况,便痛快地答到:“郑大人,这些事都好说。不过,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事需要慢慢来,但我会尽量快地解决。比如,官员的品级问题,咱们皇城司的级别问题,都需要等待时机。至于办公经费、奖金,特别是皇上特别护卫队的待遇问题,三天之内,我会让你先看到一个初步结果的。同时,我也看了,咱们单位的办公设施也太老旧,官员们参加公共活动时也没有统一的服装。再就是食堂、厕所,还有水房、洗澡堂,有的破旧不堪,有的太脏太寒酸,还有的甚至都无法用了,都得修缮或者整修,甚至拆除重建。这些,我都会抓紧解决的。” 杨光华的这番表态式的话,令郑刚的心里一阵阵热了起来。郑刚觉得,这个杨光华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办事果断干脆利索,看来是个能干事儿很中交的人。等杨光华说完,郑刚竟不由自主站了起来,说道:“杨大人,有你这话,我郑刚一定躬身实干,扎实工作,跟众弟兄一起,把咱皇城司的工作搞好;特别是情报工作,和皇上的特别勤务工作,全面提升能力、全面提高水平,为咱皇城司争光,为朝廷添彩。” 说着说着,郑刚激动得挥舞起拳头,声音也提高了几十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