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第116章 海口夜未央

   海口,大宋又一个临时行在……   城内精明的生意人,看到满车满车的钱粮运出城外,继而打听到这是赵官家要给将士们发放赏银。   并且在得知数万将士将要轮流沐休,以及朝廷允许将士们进城消费的消息后,掌柜们赶紧吩咐小二们抓紧时间囤积货物,准备大干一场。   最忙碌的恐怕就是那种各色酒楼、布庄。   即便是在街头巷尾摆个小吃的小老板们也都奔走相告。   消息瞬间扩散出去。   “老李头,听说了么?赵官家正在给将士们发赏钱呢,几万大军都可以进城那个叫啥来着。”   “消费,官家说了那叫消费。”有巡逻的锦衣卫听到后在一旁笑着帮腔道。   “对对对,军爷,就是您说的这个话。”   “老李头,今天晚上把你的糖葫芦多做一批,明天肯定不愁卖。”   两人一组,三五成群的锦衣卫巡逻已经成了常态,海口的老百姓们倒也习以为常,只要自己遵纪守法并不会觉得天子亲军有多么可怕。   但若是扰乱秩序,惹是生非,那就真真可以体验一把什么叫吓人了。   “哎呀,多谢老哥哥,老弟我今天晚上就多忙一会,借你吉言,希望明天能小赚一笔。”   “哈哈,李老头,俺先走了,告辞告辞。”   “哎,张老哥慢走。”   三四万人,轮流进城,每日的人流量那也是巨大的。   掌柜们招呼着下面的小二们,忙着收拾店铺,摆放货物,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未来三天的爆场。   勤政殿内。   几位匠人大拿给赵昺行了礼,随后喜气洋洋地坐在小锦墩上。   “几位卿家,此次大获全胜,火器的威力大家也都见识过了,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赵昺依旧如故让其他人先发言,以免让人思路产生固化。   “回陛下,别的先不说,单说这火炮,对付人员有着巨大的杀伤力,对付营寨则有些力不能及,倘若用来攻打坚城,臣以为恐怕是不堪一用啊。”   李有钱用抱歉的眼神看了一眼张有德,首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一个眼神被赵昺看在眼里,然后说道:“李卿虽然话有些直白,但也是为了朝廷,张卿且不必在意。”   “陛下言重了,我等几人在制造局,莫说是一句话了。有时候我等为了争个对错,甚至都吵的脸红脖子粗的。”   张有德在一旁解释着。   “哦,如此倒是显得朕有些小心眼了。那以卿家之意该当如何?”赵昺笑着说道。   “回陛下,我等商议了一下,还是希望能尽快回到昌江,请陛下恩准。”   “朕原本是打算邀请群臣的,既然诸位以国事为重。也罢,今日且休息一夜,明日便和李恩一同回去吧。”   “臣等遵旨!”   “陛下,臣等几人回去之后,打算着手研制陛下所说的那种前装滑膛炮。若此炮研制成功,我朝又添一利器,将来北伐之日,攻克坚城当不在话下。”张有德说道。   “善,朕不止一次说过,时代变了,将来的战争必将以火器为主。趁着蒙元新败,暂时无力进犯的空档,那个弹簧一事也要列为重点了。”   燧发枪原理倒也不复杂,和火绳枪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就是点火原理不同罢了。   但是,其中的难点在于制造出合格的弹簧。   “臣遵旨,臣此次回到昌江,便开始尝试打造弹簧。争取早日让我大宋将士更新装备。”李有钱说道。   “嗯,凡事不能全靠你们几人,记住一定要多培养人才。老话说得好,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只有人才多了,朕的火帽枪、蒸汽机,铁甲舰才能造出来。待到那时,我大宋则天下无敌。”   “朕提到的米尼弹也要开始进行,此种枪弹要比定装弹药更加好用,先尝试,再定型,然后批量生产。待那时,火枪的威力将更上一层楼。”   “臣等明白,臣等定将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隆恩。”   赵昺点点头,看着高潜和赵有礼说道:“两位卿家,以后将是航海时代,战船异常重要,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从现在开始,卿等可以一边改造旧式战船,一遍建造新的战船。朕希望大宋的战船能早日横行四海,这也是你我君臣共同的目标。”   有了坚不可摧的铁甲战船,待到时机成熟之际,便可向美洲进发,寻找那些令赵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土豆、番薯、烟草……   待到打发了李有钱之后,赵昺又到母亲杨太后那边混了一顿美食。   放了精盐做出来的饭菜的确是好吃多了。   吃饱喝足,把事情安排妥当之后,闲来无事的赵昺又一次带上百户武垒等人出宫游逛去了。   身穿普通服饰的赵昺出了“宫门”来到大街上,满眼尽是热闹。   可能这便是乱世中的一片“世外桃源”吧。   “陛下,您看,这边又添置了几处新的店铺。”走在海口的街面上,武垒指着前面不远处的几处门店说着。   “好像还真是吧。”赵昺踮着脚尖张望着。   “陛下,要不给您把马牵过来吧。”人武垒看着赵昺踮着脚尖,然后问道。   “咋滴,你小子是说朕个子低?”赵昺抬着头看看武垒说道。   “……”   “不过这苏卿把海口规划的还是蛮合理的,不愧是名门之后。”   赵昺看着大街上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喃喃自语道。   傍晚,   已经取消了宵禁限令的海口却依然人头攒动,一片繁华。   店铺门口已经挂起了红色的灯笼,很是显眼。   “赵官家,来只糖葫芦吧?”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哦,你认得我?”赵昺看了看老人。   “回赵官家的话,小老儿今晨在路边看到过官家您呢。”   “原来如此,老人家,你这糖葫芦的生意可好?”赵昺好奇地问道。   “托赵官家您的福,如今的海口市面上不见了泼皮无赖,这段日子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活的最舒坦的一段时间了。”   “那就好,那就好。给大家伙儿一人买一只糖葫芦。”赵昺看了一眼武垒,颇为豪气地说道。   “这,使不得,使不得。不用给钱,不用不用。”老人顿时慌了,语无伦次地说着。   “哈哈,朕定的规矩,岂能自己违反了?朕要是不给钱,其他人纷纷效仿,你说老百姓还能有个好么?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又回到从前了么?老人家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老人张张嘴不知道说什么,而此时的武垒也把一些铜钱塞进了老人的手里。   老人呆呆地看着已经走远的赵昺等人,站在那不知所措,喃喃自语地说道:“闻所未闻,赵官家千古圣君啊!”   未几,老人连忙跪倒在地,朝着赵昺的背影,以头杵地。   这一幕,被当时在场的文人骚客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海口杂记》中:“祥兴元年,十月初,酉时。帝走海口南街……遇卖蜜弹者老翁……”   (糖葫芦最早起源于南宋,将野果或者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再包裹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后就会变硬,名曰“蜜弹”。)   远处,一道绚丽的烟花腾空升起,随即,“嘭”的一声在空中炸响。   一瞬间,照亮夜空,美不胜收……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