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并列。 搞情报的就搞情报,要吃皇粮,别顾着自己赚钱,耽误大事——换别人,这种一年赚几亿金卢布的生意绝对不会轻易放手。少不了明争暗斗。 但周青峰就能轻松解决这类体制大事。他还交出对外情报局的职务,改为到中央担任纪委书记。 对‘情报局’进行改制前,他一口气签了几十份枪毙名单,都是近些年军队和情报系统内部出现的蛀虫,送交国防部和国务院核准。 段祺瑞的小舅子吴光新敢倒卖军粮,徐世昌的门生金梁敢私交日本间谍,段芝贵有胆子吃空饷。 日子好过了,贪腐就多。全国上下,敢伸手捞钱的人多如牛毛。 是不是觉着周天王整天嘻嘻哈哈,没个正经,所以觉着他刀子不够利?还是自持有功,可以免罪? 这些人还留着干嘛。逮着就杀,没有什么废话。 求情? 求情者毫无立场,只有小义而无大忠。谁敢求情就办谁! 公开审判,向全国通报,绝不容忍——为了胜利,‘圣光’团队舍弃一切降临,对自己狠,对内外敌人更狠。 第13章 报告会 帝都,人民大会堂。 这座大型会堂在1915年施工,隔年建成。它结构基本遵照‘原貌’,和天安门广场一起成为首都标志,也是党和政府举办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上午十点,七八千名刚刚入团的中学生列队走进这庄严肃穆的建筑。他们今天参加的活动是‘全国英烈事迹报告会’。 十几岁的孩子们正是好奇又好动的阶段,他们带着小声低语,在老师安排下依次坐好。头一个上台做报告的是位失去双腿的军人。 “同学们,同志们,我叫陈万里,来自北部战区,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的战友,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王三顺同志。” 在报告台的侧面有块大幅白幕。随着报告人低沉的话语,白幕上出现一张年轻的战士头像。他微微带笑,充满自信和朝气。 “王三顺同志是朝鲜族,他出生在朝鲜北部的贫苦山区。自打他记事起,生活就极为艰辛。 按他自己说的,参军前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个好觉,最主要的记忆就是寒冷和饥饿。” 会堂现场有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职员,他们对报告进行现场录制,做后期处理再向全国转播。 做报告的陈万里同志讲述了王三顺烈士的苦难、短暂、又轰轰烈烈的一生。他首先谈到王三顺作为神枪手,在日军碉堡的机枪压制游击队进攻时,一枪建起奇功。 “当时是夜袭敌人据点,但‘82无’小组迷路,游击队失去了唯一的重火力。敌人在碉堡内的机枪一响,就有三名冲锋的队友牺牲。 全队五十几人被压制在两个洼地里动弹不得,子弹从他们头顶嗖嗖的飞过。队长当时急了,喊了一嗓子‘王三顺,给我把那鸟机枪干掉。’ 关键时刻,王三顺的枪声响了。他在黑漆漆的夜里,就靠敌人枪口焰做参考,一枪打中狭小的射击孔。这枪太准了,把小鬼子都吓住。 副射手仓皇中过了半分钟才重新架起机枪,但这时已经晚喽。主攻队员把炸药包送上去,让鬼子坐了土飞机。 我们事后打扫战场,彻底拆毁敌人碉堡,发现小鬼子机枪手的脑壳被掀开。”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仰慕英雄,热血上头的年龄。他们被报告中的故事所吸引,会堂里响起热闹的哄笑。 投影白幕上换了一张照片,是王三顺背着两支日制三八步枪,站在一挺美制水冷重机枪面前,神情愉悦。 报告继续...... “随着战斗越发激烈,我们的游击队和人民政府控制了山区,给穷苦的朝鲜老百姓分了田地和耕牛,给他们农具房屋,修了道路桥梁,医院学校。 当地老百姓一无所有的时候,很愿意帮助我们,也愿意参军。可分了田地,他们忽然不愿意参军。不少参军的战士也想回家,不愿再打仗。 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引发会堂内嗡嗡声响,近万号学生交头接耳,彼此讨论。有人疑惑,有人追问,有人咨询附近的老师。 白幕上出现一系列朝鲜的山村的照片。 低矮破烂的房舍前后长满杂草、弯弯曲曲的土路坑坑洼洼、贫瘠的土地以人力做牛马、愁苦的农民衣裳破烂。 年轻的母亲乳房干瘪,她无力喂饱自己怀里瘦弱的孩子,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