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和中国前朝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将两国边境恢复到1689年《尼布楚条约》时状态。 中方对此打个哈哈,表示谨慎欢迎——就是觉着还不够,且怀疑列宁的诚意。 列宁则向德国保证,夺权后将建设从巴库到巴统的输油管,通过黑海到罗马尼亚,向德国敞开供应石油。 德国为了石油的事烦得要死,现在它的主要石油供应还靠中国控制的‘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 之所以急着搞‘高压输变电’,本质还是德国‘多煤缺油’。 相比之下,中国原油产量从原来的几乎为零,一路跃升到年产两百万吨。从美国搬来的石油开采和冶炼设备基本建成,并努力进行国产化。 这产量虽然还没办法跟美国的年产超过三千万吨比,但好歹能满足中国自己的大部分需求。 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工业。巴泽尔一世恨不能一路吞并捷克、奥匈直到罗马尼亚,然后把军靴踩到波斯湾去。 现场三方笑意融融,背地里各有算计。中德对俄早有协调——沙俄不好,苏俄更不好,谁弱帮谁。 其实俄国现在想造反党派不仅仅有俄共‘布’,乌七八糟的人员特别多。俄共就还有个搞资产阶级改良的‘孟什维克’呢。 对于这些党派,中德都进行接触,并给与必要支援。目前来看,列宁指挥的‘布尔什维克’势力最强,但没有压倒性优势。 按照‘圣光’内部意见,中俄在东北的边境线恢复到《尼布楚条约》时期是远远不够的——俄罗斯就应该是个欧洲国家,中国的边疆应该拓展到北极圈。 俄国在亚洲的部分压根没啥人口,中亚的几个‘斯坦’还是贫穷落后的部落,这些地区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没道理把这些留给毛子。 德国则想把边境线推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线,中间留毛子当缓冲带就行。其他的就各看本事去抢,谁抢到就是谁的。 对德国佬这种想法,‘老夫子’的评价是‘修理工巴泽尔阁下脑壳有包’。 中国抢的都是人口稀少的落后地区,或原本就是中华文化圈辐射范围。国家有足够体量和文化优势,对这些地方的改造成本很低。 可东欧早就形成民族国家意识,人口又多,怎么可能融入德国?其改造成本极高,光是语言就好几种,根本没法同化。 ‘老夫子’给德国开的药方是跟法国和解,建立‘欧盟’。除此之外真没别的好路子。想靠战争扩展边疆的想法在欧洲压根行不通。 光是个‘大波波’就够巴泽尔头大了。 但中德目前属于‘不是盟友的盟友’,紧密合作才是正经。德国佬要朝错误的方向跑,中国若是贸然去劝,巴泽尔说不定还不高兴。 所以王外长只是笑笑,不多说话。 巴泽尔一世则意气风发,“各位。这座输变电站无意是巨大进步,但它实在没什么好看的。随我去附近的装甲兵训练场吧,看看德意志最先进的装甲战车。” 第06章 浩劫将至 大概是当太久的修理工,巴泽尔骤然当上皇帝后有种心态失衡,倾向于好大喜功。这种心理开始还无人察觉。但七年过去,其越来越明显。 见到列宁、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时,巴泽尔一世表现的过于热情,仿佛粉丝遇见偶像,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除了展示高压输变电,他还得意的向俄共‘布’领导层展示德国的最新成就,装甲部队也大大方方的公布。 鲁尔区附近的训练场有一支充当磨刀石的‘蓝军’。在巴泽尔一世的陪同下,列宁等人检阅了部队,且近距离观看了实战演练。 “1915型‘灰狼’战车。”身穿戎装的巴泽尔亲自充当解说员,指着正在越障跑动的十二吨履带式装甲战车,“它的出现彻底改变战争模式。” 一战没打,堑壕战消失无踪。各国被选者很默契的回避了‘tank’这个词,改用战车。 训练场上的战车比中国临时凑合的蒸汽战车小得多,又比原历史的英国‘马克’、法国‘雷诺’、德国‘a7v’更加完备。 受限于冶金工业,‘灰狼’采用板簧悬挂,全向双人炮塔,150马力柴油机,50毫米坦克炮,前装甲为六十度倾斜的三十毫米硬化合金钢,15吨车重。 这种战车展现快速越障、短停炮击、加速避让等战术动作,可靠而灵活。但在巴泽尔收获满满赞誉之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