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拼搏和智慧架起登天云梯——郭保新 郭保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 我在发射场系统担任测试发射总指挥,就是下达倒计时和“点火”口令的“0”号指挥员。许多小朋友称我是会倒着数数的叔叔。 我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是“两弹一星”精神和“飞天”神话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升起,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从这里发射成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这里飞向太平洋……在45年的艰辛历程中,我们圆满完成了1000多枚各种火箭、34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第一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创造了共和国航天史上波澜壮阔的11个“第一”!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大家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壮丽的腾飞,而对我们来说,每一次发射都如履薄冰,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飞船待命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发射场却遭遇了30年来第一次零下30℃的低温天气,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低温意味着什么?低温可能带来航天发射的巨大灾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最惨痛的教训就是“O”型密封圈在低温条件下失效。 这罕见的低温,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发射场指挥部立即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对火箭进行加温保温。官兵们奋战在70多米高的塔架上,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手碰到冰冷的铁架,就会粘下一层皮。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加温措施,并用各种保温材料,把火箭的关键部位裹得严严实实,就像照顾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连续三昼夜守护在火箭身旁。 尽管我们这样精心呵护,发射时还是出了意外,让我们惊出了一身冷汗! 就在90分钟准备的时候,指挥员江训龙紧急报告:“活动发射平台防风拉杆没有复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火箭如果在 这种状态下点火,就会被拉杆拉住,起飞不了,势必造成巨大灾难。 我赶紧下令:“再试一次!” 三个防风拉杆收回了,另外一个却纹丝不动。 情况紧急,我果断决定:“采用‘反丝螺旋顶法’!” 凭着平时练就的硬功夫,终于把最后一个防风拉杆收了回来。这时,离发射还剩下不到40分钟。这次发射,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奇迹! 发射场如同战场,要想战时过得硬,平时就得苦练内功、勇于创新。 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全新发射模式,这对火箭飞船吊装对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丝毫偏差,更不能有任何闪失。为练就一手过硬的“绝活”,官兵们把一根筷子系在重达1.6吨的吊钩上,从15米的高空插向地面啤酒瓶内。经过上千次训练,最后仅用3分钟就能把筷子稳当而准确地插进去。这或许是连杂技师也无法做到的。 火箭加注燃料的多少,决定着飞船能否准确入轨。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加注流量计中,有一部分元件是从国外进口的,一直存在着易受外部环境干扰的重大缺陷,直接影响燃料加注量的精度。科技干部高敏忠、彭国标等同志组成攻关小组,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重新设计电路,改变信号采集模式,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终于设计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流量计,准确地将440吨燃料,一滴不漏地一次性加注到箭体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航天无小事,成败系毫发。每一个动作都关系着航天员的安全,每一条口令都系连着祖国的荣誉。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次发射中都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 在“神舟五号”发射前进行火箭总检查中,模拟飞行程序进行到158秒时,C31系统收到的50多万个数据中,有一个反映火箭舱体内温度的参数突然跳变了一下,整个过程不到2秒。就是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现象, 也被C31系统指挥沈爱华同志捕捉到了,任务指挥所及时采取了应急处理措施。真悬哪!如果在飞行中出现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启动逃逸飞行器造成误逃,而一次误逃就意味着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失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同志高兴地说,沈爱华同志立了大功! …… 为了确保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发射前,我们对发射场5000多台套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检修,对火箭系统1160对接插件、412件火工品、测试厂房8000多个电源插座进行了反复检查核对,以切实保证这些设施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不出任何问题。 10月15日,进入发射程序后,我们有条不紊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离火箭起飞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时传来杨利伟起飞前的最后一次报告: “‘神舟五号’报告,15分钟准备完毕!” 话音刚落,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离发射时间越来越近。这时,一种中华民族就要腾飞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汹涌澎湃,我憋足了劲,用全力喊出: “各号注意,我是0号,1分钟准备!” “10、9、8、7、6、5、4、3、2、1,点火!起飞!” 顿时,橘红色的烈焰翻滚腾跃,雷霆万钧,大地震颤,群山抖动,乳白色的长二F火箭拔地而起,喷射出的尾焰划出一道闪亮的轨迹,仿佛一条腾飞的巨龙,朝着遥远的太空呼啸而去!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声巨雷!这是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壮丽腾飞! 就在飞船快要入轨的时候,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的时间,我不由自主地喊出:“580、581、582……”,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跟我一起喊了起来。 等到590秒,传来“飞船准确入轨!”这个激动人心的通报口令时,大家一齐跳起来,为成功鼓掌,为胜利拥抱,为英雄欢呼。刹那间,发射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 摘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载人航天工程事迹报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