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如铅,河水奔流,灞水对岸黑盔黑甲的“玄甲铁骑”凝立肃穆、不动如林。这支部队乃李二陛下之禁卫,自东征伊始便一直护卫李二陛下身边,辽东撤军以来,则一直将“昏迷”的李二陛下守护起来,除李勣之外,任何人不得觐见…… 然而一路行驶几千上万里,那隐藏在帐篷辎重之下被马车拉着的棺椁,以及沿途耗费大量硝石制取冰块之举动,又怎瞒得过军中上上下下众多耳目? 张亮盯着“玄甲铁骑”看了好一会儿才收回目光,策骑往李勣身边靠了靠,压低声音道“大帅究竟意欲何为?” 但凡曾与李勣攻势之人,都知其性格极其鲜明,原则性极强,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分得清清楚楚,绝不因一时之利益而践踏自己之底线。所以谁也不信李勣回做出发兵攻打长安、废黜储君之举措。 也正是因此,程名振、张亮等人才会老老实实一路听候军令走到此时…… 然而到了最后关头,李勣却依旧不肯亮明底牌,这就让人不能忍了——就算大家愿意无条件追随你,也不能稀里糊涂领着大家造反吧? 有“遗诏”你就拿出来,告知大家陛下之遗愿,身为臣子自当竭尽全力去完成;若无“遗诏”,也得道明心迹,让大家决定是否跟你一条道走到黑,总是这般神神秘秘藏着掖着,将大家蒙在鼓里,算怎么回事儿? 李勣稳稳当当的坐在马背上,细雨落在兜鍪上凝聚成流,沿着护颈、铁甲流下,俊朗的面容古井不波,眼神都没有晃动一下,淡然道“本帅奉皇命行事,何需向谁解释?汝等但知依令行事即可。” 张亮闻言一愣,又回头瞅了河对岸的“玄甲铁骑”一眼,苦笑道“到了此时此地,大帅何必依旧这般讳莫如深?也罢,既然大帅口口声声奉皇命行事,那在下斗胆问一句,皇命何在,可否予吾等观之?” 他这个动作的一途很是明显没有不透风的墙,陛下驾崩之事吾等已经知晓,否则你行军途中挟带着棺椁作甚?到了这个时候就别瞒着了,赶紧打开天窗说亮话,别忽悠人了…… 李勣面色一凝,双眼直视张亮,缓缓道“你是在质疑军令,认为本帅假传旨意?” 张亮抱拳道“在下不敢。” 李靖盯着张亮看了一会儿,冷冷道“吾等乃是人臣,岂能对君王不敬?今日本帅不与你计较,但此事毋须多问,只听命行事就好。” 张亮被他锐利的目光盯得心中一突,觉得事情不大对劲,忙道“在下不敢,只不过太子乃帝国正朔,如今出城‘恭迎圣驾’,吾等自应于灞桥恭候,岂能如眼下这般纵兵前往,兵戈相向?此大不敬也。” 虽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礼崩乐坏,但隋唐两朝天下一统,朝野上下皆大力恢复礼制,礼法逐渐恢复、严谨。天子崩于野,自当储君出迎而返,虽不至于天子崩于何地便让储君至何地恭迎,但起码要出城百里“跪迎”,以示忠孝之道,否则便是极大的失礼。 太子之所以坚持出城“恭迎圣驾”,正是源自于此,谁都知道李二陛下已经驾崩,若李勣无谋反之心,自应候在灞桥等候太子,将陛下棺椁移交;眼下李二陛下驾崩,李勣非但不公布详情请太子至灞桥迎回圣驾,反而运输陛下棺椁前往长安相就太子,便是置太子于失礼之地,不忠不孝,非人臣、人子之所为,逼得太子只能开战…… 李勣神情冰冷,不为所动,沉声道“本帅再说一次,汝等只需听命行事即可,毋须多言,更不要质疑本帅之军令,否则军法处置。” 他与张亮虽然皆乃贞观勋臣,当年亦曾并肩作战,但对其一贯缺乏好感,不喜其钻营油滑之性格,故而只是警告一番,并不多解释半个字,希望张亮莫要自作聪明,否则定遗诏军法惩处。 张亮心中一惊,忙道“大帅放心,在下定依令行事,不敢造次。” 李勣“嗯”了一声,淡淡道“好自为之吧,切莫自误。” …… 程名振正在前方指挥军队集结前压,给予右侯卫压力,回头便见到张亮远远的策骑而来,抵达近前两人并骑而立,周围金戈铁马、刀枪如林,一队队兵卒缓缓向着右侯卫营地压去,气势萧杀,剑拔弩张。 程名振观看着右侯卫营地的反应,一边低声问道“大帅如何说法?” 张亮张望一下四周,苦笑着小声道“措辞极为严厉,意图半点不露,吾原本向着以率军撤离为要挟,孰料却反被大帅以军法警告一番……吾觉得有些不对劲。” 程名振蹙眉道“何处不对劲?” 张亮犹豫一下,缓缓道“吾亦说不出来,但此事绝非英国公行事风格,话说回来,若其当真下令命吾等冲击太子仪仗,该当如何?” 现在东征军中看上去皆蛰伏于李勣淫威之下,人人敢怒不敢言,但实际上几乎各支部队都有着不同的心思,乱糟糟局势紊乱。张亮必须在这等纷乱局势之下寻找一个坚定的盟友,最好是东宫那边…… 谷≈lt;/span≈gt;程名振没想那么多,闻言毫不迟疑,斩钉截铁道“绝无可能从命!太子乃国之储君、帝国正朔,吾等于辽东未能护卫陛下周全已是死罪,焉能再行下悖逆之举?纵然一死,亦不会对太子刀兵相向,否则妄为人臣也!” 张亮掏了掏耳朵,无奈道“天底下你最忠诚行了吧?何必这么大声……” 环视周遭,见左近无人,稍稍放心,这才说道“放心,吾定与你共同进退,绝无食言!不过将来若太子追究东征大军种种罪责,您可得替吾美言几句,言明吾乃身在曹营身在汉,并未与李勣同流合污,所作所为皆不得已而为之。” 他很了解李勣的心性风格,再加上对军中上下备战状态的观察、估测,不认为李勣回悍然开战。但即使不明白李勣究竟搞什么鬼,也能得出最终李勣一定回臣服于东宫的推论…… 但绝不意味着李勣臣服之后便会天下太平。 几十万大军倾举国之力东征,结果却在平穰城下损兵折将、铩羽而归,最终被区区一支水师攫取胜利之果实,责任谁来负? 李二陛下御驾亲征,却崩于军中,此乃天崩地裂之剧变,谁来负责? 毫无疑问,最大的责任人皆乃李勣,单只李二陛下崩于军中这一件事,便足矣令其自尽谢罪。 但现在李勣手握数十万大军,动辄可以贡献长安动摇国本,谁敢让李勣去负责?然而即便无法让李勣负责,这个责任却不会凭空消失,总要有人将责任担负起来,给天下一个交待。 东征大军中所有随行的国公级别将领,都有可能成为李勣推出去承担责任的替死鬼…… 程家与房俊交情匪浅,程务挺更是房俊麾下得力心腹,这就使得即便李勣选择程名振当这个替死鬼,东宫也会予以驳回。够资格担任替死鬼的就那么几个,少了一个程名振,张亮自身之概率自然大大增加…… 所以他必须预谋退路,通过程名振向太子表示忠心,才能确保将来高枕无忧。 程名振是个直性子,但不是蠢蛋,只是稍稍转转脑子便明白了张亮的用意,无奈道“眼下当思量如何消弭有可能的战祸,吾等个人之荣辱何需在意?太子仁厚,英国公也非是卑劣之辈,你这番担心完全不必要。” 张亮不置可否,反正自己的意思表达出去了,程名振总会传给太子那边,就算是多了一个保险。 如今他听命于李勣,私下与关陇有所勾结,若是再向太子表达忠诚得到太子之接纳,则无论最终局势如何,他自己都能稳如泰山,不给卷入权力斗争之中,且自身之利益得到保障…… 抬手指了指西边右侯卫方向,道“快看,右侯卫动了!” 程名振忙凝神看去,只见东征大军缓缓向前,无数兵卒在野地里整齐列队,如墙而进,给予右侯卫极大之压力。右侯卫那边原本坚持不动的阵列终于有所松动,开始在压力之下被迫向西行进。 迎着太子而来的方向…… …… 右侯卫不想动,但不得不动。 尉迟恭骑在马上,恨恨的挥舞着一下马鞭,骂道“李勣欺人太甚!你想当乱臣贼子自去当好了,何必逼着老子当你的马前卒?阴险毒辣,不当人子!” 可是骂归骂,面对气势汹汹逼压而来的东征大军,不得不赶紧下令向西移动,否则等到东征大军与麾下部队接触到一起,鬼知道会否爆发一场意料之外的混战! 宇文士及换上一身寻常的军服,策骑陪在一旁,一双眉毛深深蹙起难以舒展…… “启禀大帅,前方已经看到太子仪仗,正相向而来!” 行进中的右侯卫陡然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看向中军方向,等着尉迟恭的军令——到底是就地停步,还是继续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