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张伯伦的神经瞬间的紧绷了起来,他的眼睛牢牢的注视在奥尼尔的身上! 奥尼尔与张伯伦此时心灵相通,奥尼尔支起了他的大肘子,张伯伦密集的移动着自己的脚步。 “小心!” 纠缠在一起的邓肯马龙同时提醒着各自的队友。场上的,场下的,这里聚焦了所有人的注意! 球迷们屏住了呼吸,主持这场比赛的解说员们,也停止了彼此之间的交谈,到场的媒体记者们,也在这瞬间瞪大了眼睛。 时间仿佛凝固,替补席上的波波维奇,还有杰克逊,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这个球,关系到命运。 如果这个球被奥尼尔得手,就表示波波维奇用张伯伦克制奥尼尔的招数,不会取得太大的作用,如此马刺就麻烦了。如果这个球奥尼尔没有得手,那么奥尼尔内线的进攻就要小心了,这是湖人的最强武器,湖人也伤不起! 奥尼尔转身带起的恶风,拂动着张伯伦为了方便比赛剪短的头发。张伯伦站稳移动到合适位置的脚步,他知道接下来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沸腾的心,却没有一丝忐忑,这些天他研究奥尼尔,为的,就是这一刻。 尽管奥尼尔有着旁人所不具备的灵活,但庞大的身体让在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没有施展的余地。在他转过身来的时候,他看到了带着无所畏惧的表情,张开双臂挡在他面前的张伯伦。 奥尼尔的夸张肘部,不可避免的击中了张伯伦的胸膛,旁边的众人似乎听到了一声脆响。 人体的自我保护让他的肌肉群分散了一部分冲击,就算如此,张伯伦也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 “犯规!马刺的中锋造成了奥尼尔的进攻犯规!” 不止一个解说员这么对着麦克风这么向电视机前的球迷们这么说,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进攻犯规。 但规则掌握在裁判手中,如果裁判不吹,谁也无可奈何。 肉体上的疼痛,没有击溃张伯伦的决心,强硬勃然而出,就算裁判不吹哨,张伯伦也要延误奥尼尔的进攻,造成他的失误! 奥尼尔非常的惊讶,这具瘦弱的身体里,竟然隐藏着可以阻挡他的爆炸力,让他不得寸进。 这里毕竟是sbc中心,裁判还是吹哨了,进攻犯规。 主场球迷一阵欢呼,波波维奇没有欢呼,他惊喜啊!签下这个中国人,为的就是对决湖人,对决奥尼尔。现在球场发生的一切,无疑证明了,他的决定是对的! 听到哨声响起,张伯伦再也支撑不住自己,身体缓缓的倾斜,将要倒地的时候却被邓肯扶住.......一个标准的公主抱。 呃.....难道这个世界又要诞生一个秃顶少年? 张伯伦躺在邓肯宽阔的怀里,耳朵里传来了他砰砰砰的心跳声,对视着邓肯含情脉脉的目光,张伯伦湿了!尼玛,出车祸那会都没有这时候疼! “禅师”犹豫了一会,还是没有叫暂停,联盟这么多内线,不用“砍鲨”,就只有活塞那个只长肌肉的家伙,可以在防守端与奥尼尔抗衡,这个菜鸟“或许只是巧合”,或许只是巧合。 比赛还在继续,张伯伦揉着发闷的胸膛,低头向湖人的内线跑去,反正不管怎么样他都会打乱马刺的战术。 因为奥尼尔的犯规,马刺的士气有了很大的提升,群情激昂。好吧,主要是因为马刺球员的神经都比较粗壮。然而,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有人向你吐了一口口水。 帕克失误了,看到出来,今天帕克的性点很高,难道是因为前几天跟奥尼尔谈了一笔几个亿的大生意的缘故? 还是迪弗恩-乔治,在佩顿的掩护下,他抢断了帕克手中的篮球。此刻的乔治不是人,他是超人,连得六分。 分差重新变回了4分,10:6。 兴奋的波波维奇忍不住了,忍不住叫了一个暂停。邓肯在内线的分球恰到好处,在帕克冲击内线的时候,张伯伦也强硬的挡住了奥尼尔,可球就是不进,帕克号称无敌的小抛投打铁了。 竟然还是迪弗恩-乔治,他拣到了这个内线无暇顾及的篮板。 特科格鲁反应的很快,及时的阻挡了乔治的快下,给马刺回防创造了时间。 看到快攻打不成的乔治,把球交给了“手套”。 这时候双方的球员还没有完全的落位,科比反跑摆脱了鲍文,三分线外接球就投,比分拉大到了7分。 波波维奇叫的是一个短暂停,换下了特科格鲁,科尔低迷的状态让他失去了波波维奇的信任,二年级的戴文-布朗替补出场。 重新上场以后,双方都打得非常的平稳,严密的防守让打铁变的频繁。 因为有张伯伦舍己利人的帮助,邓肯控制了篮板球。无奈马刺的进攻实在乏力,替补上场的戴文虽然发挥没有失常,但他也不是一个可以改变比赛的人物。 第一节结束,马刺18比24输给了湖人6分。 张伯伦坐在替补席上,接过来也不知道是谁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额头瓢泼的汗水,搭在脖子上,灌下一口运动饮料,平复了一下自己又快又急的呼吸。 他从来没有感觉这么累过,整整12分钟不停歇的跟奥尼尔角力,根本不亚于背着300斤的重物跑步,那还是最累人的将全身的力量无数次的瞬间爆发。这时候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强如小奥尼尔,强如邓肯这样的内线,打死都不敢中锋。真的,太明智了! 呼吸刚刚的平稳,张伯伦就不得不站起来,波波维奇的战术交代完毕,第二节的比赛也开始了。 还落后的分差,让主力们必须去战斗。替补们羡慕主力,主力在这种时候也羡慕替补。 又喝了一口饮料,张伯伦跟随主力出场。湖人的球员也迈动了脚步。这是一场不允许任何人退缩的比赛,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王山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