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为兄便来说说这完全依赖于法度的弊端,其实严格说起来也算不上是法度或者是法家学说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 司马懿缓缓讲解了起来。 “不知道叔达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所谓权欲迷人眼,这一点便是以法家治国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自上而下的,越是掌握权力更多的人便越是容易迷失在权力之中,也既是说,受这个问题影响最大的便是采用了法家之学治理国家的帝王……” 说到这里,司马懿看了看紧皱着眉头的司马孚,继续道。 “很意外?其实刘章说得不错,自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历代君王皆是一边大骂着暴秦无道,而另一边却是都在用着法家来治理国家,就连罢拙百家的孝武皇帝也是如此,是以,我大汉四百年来才会是如同一个轮回一般反复的处于兴衰起落之中……” “究其根本,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执政者群体的腐败与堕落,不过那只是表象,本质的原因其实在于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上与当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本质上的矛盾,为兄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司马孚闻言仔细想了想,喃喃自语道。 “以法治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天子的罪却无人可治……而且越是掌握权力大的天子,法度对其的约束力也就越低……兄长想说的是这个?”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 “便是如此了,而且不止是天子,就连那些王公贵戚与朝堂上的士大夫们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法律约束,所谓以民告官先已有罪以及刑不上大夫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司马孚闻言皱眉打断道。 “兄长,这不对吧,战国时管仲便曾在齐国留下‘问事’制度,宣帝时也曾遣使臣十二人巡视地方:循行天下,存问鳏寡,览观风俗,察吏得失,这是在汉书中有明文记载的,百姓告官完全可以在天使巡视天下时上告地方官吏,也未曾听说过什么以民告官先已有罪的事吧?” 司马懿闻言摇了摇头,道。 “那我问你,大汉四百载之久,如宣帝时派出天使巡视天下的例子有几何?真正可以肃清吏治的例子又有几何?远的不说,就说灵帝在时,派下去巡视地方的官员也不算少了吧,这些人下去都做了些什么?” “呃……” 司马孚尴尬了,毕竟这事才过了多少年,当初灵帝派下去的督邮吏哪里是澄清地方吏治啊,简直就是将清官往死路上逼,而为贪官们大开方便之门。 怎么说呢,司马孚不是傻子,这简直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典型案例,灵帝大肆搜刮钱财,他看上的近臣们找着他学那不是太正常了吗! “看来三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那咱们继续往下说,这昏君如此,明君实际上也是一样,一如孝武皇帝当年,他的确是我大汉朝四百年来难得的明君,不过本质上也是凌驾于律法之上,这对国家来说短期内看来是件好事,但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也是在用其个人的强权无视了律法,以至于使后来者见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而看看我汉家这四百年的历史,也正是自孝武皇帝之后,权臣才开始多了起来,霍光、王凤、王莽、窦宪、梁冀、何进、董卓以及现在的曹操,这些都是将天子握于掌中当成玩物的权臣,也都是自孝武皇帝之后才出现的。” 司马孚虽然有些不甘,但事实摆在面前,他也实在难以反驳,只是点了点头,道。 “确是如此,可这不正代表着我儒家之言的先见之明吗?若是这些人都能接受教化,以其中很多人的才智何尝不能是下一个霍光而成了王莽与董卓?” “呵呵……说教若是有用,要律法何用?” 司马懿冷笑出声,想了想,道。 “一如昭儿之事,我等兄弟平日里说教的次数少了吗?结果如何?还不是闯下了大祸,甚至累及我司马一门险些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那毕竟是因为昭儿年轻气盛……” 司马孚还想据理力争一下,结果司马懿怒骂道。 “迂腐!短视!恰恰是因为儒学才造成了大汉如今的局面!” “这……又从何说起?” “我且问你,当年高祖定下的治国之本是为何物?” 司马孚闻言有些不悦道。 “无为而治是为高祖治国之大本,此事兄长何必多言,自孝武皇帝之后不是已经被取缔了吗?” 司马懿直愣愣的看了司马孚半晌,才叹息道。 “是啊,孝武皇帝是否定了无为而治的大本,不过此事一方面是发现了道学的弊端,而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他的中央集权与匈奴人全面开战呐!” 说着,司马懿摇了摇头,道。 “当时的孝武皇帝年轻气盛,欲以刀剑回应匈奴,可上有窦太后,下有朝堂群臣,甚至就连外面也有一群藩王对大位虎视眈眈,而为了摆脱这些掣肘,孝武皇帝才选择了启用儒学儒生,为的是确立他作为天子的权威,而想要确立权威则必须将当时可以制约他权力的力量搬开,而儒生们的辩才正是他所急需的,至于道学,在辩才上的确输了一筹,毕竟无为而治嘛。” “可你就没有想过,孝武皇帝这样的手段与儒学有什么关系吗?他这是用的法家的士术法,这本质上是驱虎吞狼之术啊!” “而在搬倒了道学之后,孝武皇帝表面上看是将儒学立为国学,却从未将儒学用在治国之上,这一点在董仲舒提出天人三册之时被其驳斥就不难看出,他这是不想让任何一家学说立于他的皇权之上!” “而儒学本质也决定了一点,那就是学儒之人绝大部分是不会反叛的,哪怕是帝王昏庸,毕竟天地君亲师这样的纲常是儒家礼乐之说的根本,换句话来说,儒生为官,可以提意见,但也就禁止于提提意见,说白了,那就是只动嘴皮子而不会动刀剑,尤其是在面对君王的时候!” “谏言呐,哪怕是死谏,本质上还是谏言而已,君王若是不纳,与无意义的说教又有何区别?这便是刘章所言的,儒学不可用以治国,否则国必大乱的原因呐……” 司马孚想了想摇头道。 “不对吧,兄长,愚弟窃以为,近贤臣而远小人,则天子不惑于行,既然源头在于天子,为何不可改善天子身边的环境,以促天子之勤勉贤明呢?” 司马懿闻言摇头道。 “朽木不可雕也……” “兄长此言何意!” 司马孚也有些不满,明明二人是在探讨,何以骂人呢? 然而司马懿却道。 “为兄这句话既是说汝,但又何尝不是在与汝讲一个道理?孝武皇帝算得上明君吧,可其后继者汉昭帝在位时间太短便不说了,那汉废帝当真是贤臣可以解决的问题?到最后还不是霍光将其给废了!” “这还不算,宣帝中兴也算是有目共睹了吧,这样一位中兴之主的后继者看似中规中矩,可恰恰是因其痴迷于儒学才埋下了祸根,甚至可以说宦官得天子之专宠便是由其开始的!” “而光武中兴之后的帝王又何尝不是如此?叔达呀,莫要只看儒学大兴之时眼前的兴盛,殊不知,每一次儒学大兴过后,往往都是乱局的开始啊,就在这一点上,为兄还是相当认同刘章的观点的,一家之言不足以定万世之基,尚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可用之……” 说着,司马懿倒了碗茶,看着已经凉透的茶水在茶碗中从动荡缓缓平静下来,道。 “这也是为兄愿意陪刘章那小子疯上一回的根本所在,毕竟与其如前人那般争夺半生,还不如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哪怕是败了,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而若是成了……呵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