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326章 包赚不赔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八零阿涛 4823 2024-07-16 11:04
   贾张氏说到这里,秦淮茹立马明白她的打算。   “不行,棒梗哪怕伤了残了那也是我身上的一块肉,不行。”   第一反应,秦淮茹就是开口拒绝。   可随后又仔细琢磨这事,貌似也不是没有考虑的余地。   只是,为人母,怎么能主动将孩子送出去呢?   这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嘛。   相比起秦淮茹的顾虑,贾张氏就痛快多了。   伸出小萝卜粗细的指头戳着秦淮茹胸口,“你想什么呢,我那大孙子还指望给贾家传宗接代呢。”   “我是说,小当或者槐花。”   听到贾张氏如此说,秦淮茹呼吸急促,张张嘴想要拒绝,却又有些心动。   “你看,这俩赔钱货在家里拖累我们不说,将来嫁出去了,还便宜了别人,咱们啥也得不到!”   “这要过继出去,怎么说也得给咱们点补偿吧。”   “再说了,到时候那头的人没了,咱们再去认回来,那她们家的东西不还是咱们的吗?”   贾张氏双目中透着算计的精明,就连秦淮茹听了也有点心动。   实在是,有着杨家做比较,她们家就缺这样的“亲戚”啊!   见秦淮茹犹豫着,贾张氏有些着急。   他可是听那些人说了,村里的秦家人正在考虑着呢,这万一要是去晚了,就没自家什么事了!   “淮茹,这可是包赚不赔的好事啊。”   “再说了,让她们们俩跟着咱们吃苦,你这当娘的心里不难受吗?”   “咱不能这么自私啊,得为她们俩将来考虑啊!”   秦淮茹慢慢恢复冷静,只是还要矜持一些。   见秦淮茹不反对,贾张氏知道这事有戏。   要不然,不会犹豫。   “淮茹,你想想,对方可是在沪上的大官啊,听说还跟这边派出所有关系,你想啊这要是攀上关系,那以后还不得…”   贾张氏在一旁怂恿着,秦淮茹脑海中做着抉择。   想到杨家,想到现在的她,想到家里残废的棒梗。   这一刻,秦淮茹双眼通红,双拳紧握,因为太过于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   “妈,我先回去看看!”   贾张氏听了闭上嘴,知道秦淮茹这里说通了。   只要对方同意,并且愿意给点好处,秦淮茹不会拒绝的!   没有犹豫,秦淮茹转身就跑出四合院。   不过她并没有急着回村,而是拿了易中海给的五块钱,去了一趟鸽子市。   下午时候,秦淮茹带着一块猪肉两瓶酒,还有一包点心,来到了秦家村。   此时,村里人已经下地干活,不过还是有不少老人在村里,秦淮茹拎着酒肉回娘家,自然被村里的老头老太太看在眼里,顺嘴唠上两句。   于是,关于过继孩子的事情就知道了个大概。   当然,真正关心这个的,也就秦淮茹的本家几户人。   等秦淮茹回到家里,正要出门干活的父母大哥见了很是惊奇。   这不过年不过节的,冷不丁的回来,还不是空手的,着实有些奇怪。   不过看在秦淮茹带的酒肉份上,一家人还是露出欢迎的笑容。   随后,秦淮茹也从老娘那里听说了事情的经过。   她们本家,也就是老爹的上头,其实还有个姐姐,叫做秦招娣。   算起来,是她的亲姑姑。   只是在她小的时候就死了,那时候兵荒马乱的,死个把人很正常,秦家也没当回事。   谁曾想,这个姑姑竟然还有个活着的姑父,而且还去了沪上,听说过的不错。   这个姑父是个钟情的,没有续弦,也就没了孩子。   后来还是当兄弟的,在沪上做大官,趁着回四九城问起过继的事。   于是就找到了本家,问有没有愿意过继孩子的。   秦淮茹在一旁小心打听着,最初对方想要个男孩,可秦家几房男孩一个就没几个,都留着养老的,谁也不愿意自己儿子分出去。   听到这里,秦淮茹心里一松,可接下来听到准备选个小姑娘过去,怎么也算是有个交代。   何况,女孩去了,将来也能帮帮家里。   这倒是跟贾张氏说的一样啊。   听到这里,秦淮茹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这好事,她也想啊。   好在对方还没同意,她还有机会。   等夜幕落下的时候,秦淮茹回到了四合院。   一进屋,贾张氏就开口询问,然后秦淮茹将事情说了一下,激动的贾张氏拍着手差点跳起来。   不过秦淮茹还是冷静下来,打算跟易中海几人商量下。   易家。   傻柱刚听秦淮茹说完,立马拍着桌子,“这事不成。”   “自家孩子为啥给别人,还小当,不行,这孩子我看着喜欢。”   傻柱虽然还没有孩子,但这些年下来,小当小槐花就在身边长着,早就习惯两人叫自己傻爸了,哪会同意。   若是送去棒梗,他巴不得同意呢。   这就是个祸害,现在还成了残废,送出去也少了累赘。   “柱子,听淮茹说完。”   易中海倒是愿意送出去,跟贾张氏想的一样,将来也有个‘后援’,而且女孩子,就是泼出去的水。   你指望有几个跟冉秋叶那样的?   大部分都跟秦淮茹一样啊。   贾张氏看了眼傻柱,冷哼一声,这小当小槐花可是姓贾的,跟你姓傻的有啥关系。   “柱子,我是这样想的。”   秦淮茹解释起来,傻柱听了默不作声,但脸上还是不乐意。   一旁一大妈听了,也是舍不得这孩子,可看到自家老头很有意向便也不说话,毕竟送出去的是小当,不是小槐花。   “这事可以试试。”   秦淮茹将事情掰碎了说个清楚,好处一大堆,让傻柱想要不同意也说不出个正经理由。   最后还是易中海开口,“淮茹说的有理。”   “这件事对孩子也是好事,去了沪上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过上不挨饿的日子。”   “再说了,孩子长大了,那人估计也就没了,可以再去将小当找回来啊。”   “棒梗这个样子,以后找对象难了。”   “这要是能有个换亲,倒也不错。”   贾张氏听了得意的笑着,“一大爷说的对,就是这个理。”   “以后棒梗啊,还得靠这两姐妹呢。”   傻柱拿着牙签剔着牙,“反正我是不同意。”   秦淮茹听了心一硬,“你爱同意不同意。”   说完转头跟易中海贾张氏商量起如何说服秦家的人。   而在几人火热商量着办法的时候,屋子里,小当跟槐花趴在门后,两张小脸都是迷茫。   “姐,妈说,不要你了吗?”   槐花天真的问着,小当张大嘴巴,呆愣在一旁,泪水顺着流下的同时,也闪过一抹期望。   第二天,一早。   秦淮茹再次带了一堆东西去了秦家庄,中午吃饭前兴冲冲的回来,接着贾家里传来贾张氏尖锐的笑声。   对此院子里众人很是诧异,不知道这老虔婆子发什么疯。   但这两天看秦淮茹脸上也不一样,就觉得贾家肯定有事,就是不知道什么事。   杨家庄   冉秋叶与翠平这两天跑了几个村子,最后经过一番挑选考察后,选定了四个村子,作为试点。   这两天下来,两人是愈发熟悉。   冉秋叶对翠平大大咧咧却又粗中有细的性子很是钦佩,在她这仿佛就没有难事似的,什么难事也不愁。   而翠平对冉秋叶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样认同,怪不得上面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她,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   两人来到杨家庄小学,此时放了暑假,老师们没啥事不少人都回了家,只有杨太爷和九叔没事的时候过来转转。   冉秋叶回来后直接找了杨太爷,说起学校的事。   翠平也了解杨太爷的身份,同是游击队的出身让两人多了许多共同话题,在学校推广上,得到了杨太爷的支持。   多搞几个,对农村娃是好事。   至于最关键的物资上,杨太爷并没有急着答应,而是等杨大壮他们商量好了再说。   不过,以他对众人的了解,支持是肯定的,就看力度了!   当然,也有等杨小涛回来的意思。   两人跟太爷聊了一会儿,趁着天亮,便骑车返回四九城。   刚进院子,就见刘玉华领着小雨在院子里跟端午玩耍,一旁王大山家的还跟冉母说着话,两人将车放好,刘玉华便上前询问情况。   对于冉秋叶的工作,几人帮不上忙,却也能出出主意。   “秋叶,平姐。你们不知道,这贾家不知道发什么疯,贾张氏那婆子就跟吃了蜜蜂屎似的。”   “也不知道棒梗那贼小子都那样了,还有心思乐呵,都什么人啊。”   “是啊,我们这还纳闷呢,难不成捡到钱了?”   王大山家的在一旁插话,众人都笑起来。   冉秋叶自然知道怎么回事,秦家村的事,附近几个村子都传开了,她们想不知道都难。   不过她不想在这件事上说话,贾家院子怎么样,就怎样吧,跟她没关系。   冉秋叶不说,不代表翠平不说啊,她本就是大咧咧的性子,几句话就将情况说个明白。   “什么?把小当送人了?”   “过继?过继不也是送人吗?”   王大山家的张大嘴巴,别看他们家都是小子,但心底里还是想要个闺女的。   至于刘玉华,更是将家里的小雨宝贵的不得了。   “我说这两天贾张氏就跟变个人似的,整天领着小当这的那的,还买了糖,变得像个亲奶奶似的,原来是在这等着啊。”   “可不是嘛,这肯定是想留个好印象,就贾张氏那点花花肠子,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几个人如同打开壶盖醍醐灌顶一般,将前后串联起来,发现事情的真像。   当众人将贾家要把小当送出去的消息传开后,登时震惊了整个胡同。   这年头哪怕重男轻女再厉害,只要家里还有一口吃的,哪怕是闺女以后养着。   谁知道,贾家竟然将孩子送出去,真是,不当人啊。   前院三大妈听说后,看阎阜贵脸上的冷笑,好奇问道,“老头子,你笑什么?”   “笑什么?”   阎阜贵端着水缸子,“笑贾家这次要做赔本买卖了。”   三大妈不明所以,明明在她看来,这都是好事啊。   却见阎阜贵放下缸子,认真说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你没发现,小当比起一般的孩子成熟不少吗?”   “尤其经历过挟持后,看上去都跟个大孩子似的。”   “我跟你说,这家伙长大了,估计是另一个何雨水,精明着呢。”   “指望她回来接济贾家,这算盘是打错了。”   三大妈听了若有所思,不过想到何雨水,又看看自家一副了然于胸的老头,觉得这事还真有可能。   谁让贾家平日里不上心呢,现在要临时抱佛脚,烧冷灶,晚了!   到时候,看笑话就行。   院子里很快传出贾家的事,对此贾张氏也不在意,因为秦家村那里已经说好了,对方也同意了,这事肯定是成了。   让院里人知道也好,以后,自己这家,今后也是有靠山后台的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