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在大军后面的孙桓及周睿,都看到了己方大军的这一现象。 周睿见状对孙桓进言道,“都尉,士气已丧,不如暂且撤军,来日再战吧。” 可是孙桓在听完周睿的劝言之后,勃然大怒。 他言道:“此乃我第一次出征,若不能斩将夺旗,那将来吾有何面目能面对至尊。” “况且今日糜贼正好在城外,其乃公安主将。 若能擒下他,公安可不战而下,如此良机,吾岂能错过。” 孙桓表面的理由说的冠冕堂皇,但其实还有一点他没说。 哪怕没有以上那些原因,就凭着糜旸对其的羞辱,他也要用糜旸的血来洗涮。 其实孙桓不是不知道,那封信是糜旸的激将法。 他也知道今日糜旸在城外,可能是早有准备。 但那又如何? 只要糜旸羞辱他这件事是真的就好。 论场中兵力,他倍于糜旸。 在这样的实力差距之下,他有何理由惧怕糜旸? 历史上的激将法之所以能屡试不爽,根本原因不是那些中计的人傻。 而是那些激将法,大多是根据每人独有的性格所量身定做。 再加上被设计的人,大多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 这才导致那些人明知这可能是激将法,也会乖乖中计。 人性本如此,为之奈何。 看着孙桓一意孤行的样子,周睿还想再劝。 但看到孙桓那已经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只能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方才在发起进攻时,他曾建议孙桓命大军缓缓压上,而后辅以弓箭手扰乱敌方阵型。 之后再命麾下大军发起总攻,才更为妥当。 但轻率骁悍的孙桓却认为那样行进太过缓慢。 而且他认为纵使令己方士卒放箭,距离太近太远都无法杀敌 再不济糜旸也能令麾下部众举盾抵挡箭矢,作用并不大。 还不如用雷霆之势,一鼓作气而下之。 孙桓唯一没料到的是,明明己方人数比对方多上数倍,为何在面对己方的无匹冲锋之势时,对面还能保持冷静连续释放两轮箭矢。 但尽管战场中出现了己方士卒踟蹰不前的变故,孙桓也早有准备。 孙桓唤来他的亲卫,而后他对亲卫言道,“你率几人去前方传令,说能取敌将首级者,吾赏千金。” 孙桓的亲卫在得令后马上领着几人,跑去前方战场中,将孙桓的许诺传遍前方诸军。 当世,孙桓这样身份的人的承诺,那几乎是有言必应的。 当孙桓的许诺传到前方的孙军士卒耳中时,方才还有着退缩之意的他们,瞬间眼睛就放起了光。 在千金的诱惑下,前方离荆州士卒最近的孙军将士们,复又提振了自己的士气,朝着荆州士卒冲杀而去。 前方带动后方,很快的,整个孙军大军又开始急速的动了起来。 并且气势、速度,比方才还强上三分。 数千孙军将士们,都将灼热的目光往糜旸的身上注目而去。 而这一幕,也被后方的孙桓看到。 自觉施了高计的孙桓,顿时大笑起来。 他对着周睿言道,“明达且看,彼皆是贪财重利之辈,我今以千金诱之,正得宜也。” 从小深受孙权影响的孙桓,他觉得凡世间之人皆可以利动之。 孙桓以利再次鼓动起了己方大军的士气。 而糜旸则是选择以家国情义提振己方士气。 当这两方怀抱着不同理念的大军交锋时,又到底会是谁更胜一筹呢? 在孙桓重利的刺激下,数千孙军不久后就撞上了,严阵以待的荆州士卒的阵列之中。 而早在孙军与荆州士卒交锋之前,荆州士卒就齐齐上前数步,将糜旸给保护在了自己的身后。 这点完全是这些荆州士卒自发的举动。 面对着不顾自身安危,亲自率领他们迎击侵犯家园的敌军的糜旸,在场的这两千余荆州士卒,对其是发自内心的拥戴与尊敬。 而荆州军的这个举动,让糜旸心中大受感动。 敌军已经冲到身前,荆州士卒再放箭已经是来不及。 很快的,在不久之后,两边俱是天下精锐的强军,在无边的旷野上开始厮杀起来。 而当孙军主动冲入荆州士卒阵型之中后,他们的大军中就爆发出了一阵阵强烈的惨叫声。 这些惨叫声是那些被荆州士卒,用手中长枪刺死的孙桓士卒临死前发出的。 在步军对战之间,摆好阵势应敌的那一方总是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数千冲杀而来的孙军,还未取下荆州士卒一人性命,他们倒反而先损失了不少士卒。 但也仅仅而已了。 因为当两军真正交阵肉搏之时,一切的长兵都失去了他的作用。 位列于前方的荆州士卒,在用长枪刺死一部分孙军后,他们就纷纷扔掉了自己的长枪。 而后他们取下腰间的大刀,亦是毫不畏惧的上前几步朝着敌军主动杀去。 两军短兵相接,勇者胜。 哪怕是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人,这些士卒在糜旸的感召下也半分没有退缩之意。 兵器的交接声,无数口音不同的惨叫声,各自不同的厮杀呐喊声。 当这近万声声浪响彻在旷野之上时,就代表着这场充满了血腥气味的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 在千金的诱惑下,无数孙军纷纷朝着糜旸冲杀而去。 而孙军的目的也被荆州大军所及时察觉,他们每队齐齐结阵将糜旸给护卫在中间。 一方誓死拼杀,一方舍命守卫。 荆州与江东大军的大战,渐渐转变成了一场糜旸的争夺战。 但幸亏荆州士卒人数虽少,但他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再加上提前结阵。 故而在有着人数劣势的情况下,他们一时间也没落入下风。 在双方厮杀近半个时辰后,在大军之后一直观察战场形势的孙桓不禁皱起了眉。 场中的局势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本来以为在两军交战后,有着人数优势的己方,应该对敌方是摧枯拉朽之势才对。 但现在战场中的形势,已经演变成了焦灼的两军相持的态势。 孙桓担心在相持下去,公安城中会有援兵出来支援糜旸。 因此他下令道,“弓箭手放箭!” 一听到孙桓的这个命令,周睿大急。 哪怕他这时知道孙桓对其已经有所不满,但他还是忍不住劝谏道, “都尉,现两军正成犬牙交错状战斗。 若这时放箭,就算能对敌方造成杀伤,但于吾方士卒而言,亦会造成不少的死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