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坚定信念
看到陈晋陷入沉思,马平原没有打扰他,而是带着人去审讯薛铁军等人。 他从市局带来的一些工作人员开始分组审讯。 首先把薛铁军四人和其他人分开来,然后一个个开始审讯,做笔录。 陈晋陷入了自已的思考当中。 马平原说的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 不过道理很有限。 因为这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判断而采取的策略,其实就是苟。 苟到最后的人就赢了。 如果不知道历史未来的发展,这么做是最合适的选择。 因为在未来十几年里,苟着是最好的选择,等到风停了,靠着这十几年里的积累,应该可以来一个厚积薄发。 这样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对国家来说却是毫无意义。 他的穿越,本来应该要发挥重要作用,不说彻底加快国家的发展速度,也要在某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像苟着那样坐视国家沉沦。 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已不能苟着。 如果选择苟着,死的时候他也不能原谅自已。 就像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他做不到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但是他要做到为华夏的富强复兴而奋斗。 而且在他看来,这不是他想苟着就能苟着的,就凭他现在同时得罪了李青、胡成虎等人,还得罪了这么多起风的时候得势的人物,他们又怎么会让他苟着呢? 除非他离开华夏,但是离开了华夏,等风停以后,他又怎么回来呢? 一个曾经离开华夏的人,又怎么能掌握国防科工局呢? 所以就算他想苟着,也没有机会,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想到这里,他坚定了自已的信念,他必须迎难而上,既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国家。 但是马平原的提醒也是有道理的,他得罪了这么多人,这些人不会这么容易放过他的,所以他还要想一想办法。 首先就是要保证安如山同志的身体健康。 安如山同志可以说是陈晋的最大后盾,只要安如山同志在,他就是安全的。 当然前提是谭润峰同志也支持他,如果能保持谭润峰同志的身体健康,那就更好了。 其实谭润峰同志对陈晋已经算是很包容了,两个人中间隔着一个李青,这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远远不如陈晋和安如山同志亲密。 这里面有陈晋的原因。 不管是什么人,对近代以来的人进行评价,安如山同志毫无疑问都是评价最高的,没有任何人可以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安如山同志的为人和成就。 陈晋也是如此。 他对安如山同志的敬佩和敬仰,也是无与伦比的。 而谭润峰同志呢? 他当然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相对来说,他有功过之分。 有人说七分功三分过,这一点陈晋自已也无法评价。 只能说他不是完人,他是一个正常人,有自已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和儿女情长,有些还影响到了国家,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进程。 就比如和李青的感情。 李青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就是因为她有谭润峰同志夫人的这一个身份。 如果没有这一个身份,当年她在延州时估计就因为加入组织的时间问题被处理了。 而相比之下,安如山同志就纯粹多了,首先,安如山同志的爱人是真正的贤内助,对安如山同志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就是安如山同志没有孩子。 不要小看这一个问题。 有人说,孩子是软肋,这句话很扎心,但是也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有了孩子,他就有了弱点,还是致命的弱点。 安如山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国操劳,没有孩子牵扯精力,改变他的理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安如山同志还在谭润峰同志之前离开人世,实际上他比谭润峰同志年轻十岁。 接下来他要更加关注安如山同志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争取维护谭润峰同志的健康。 有了后盾还不够,还要有保护自已的手段。 这里面也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软实力,那就是国防科工局的研发能力。 这一点其实是最没有难度的。 因为只要有他在,国防科工局的研发能力就是有保障的,等到国防科工大学、国防科工局及配套工厂都健全完善了,国防科工就算是自成体系了。 国防科工大学培养人才,国防科工局研发项目,配套工厂生产产品,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就算是因为外部有人阻挠,不让国内的那些工厂生产国防科工局的产品,国防科工局也能正常运转下去。 而面对一个科研能力这么强,对国家各方面都有很大作用的国防科工局,不管任何人掌权,都不会坐视不理,肯定会重视国防科工局的,让国防科工局好好发挥作用。 如果能在保证安如山同志二十年的身体健康,即按照他之前和谭润峰同志说过的,他们再掌管华夏十年,再来十年过渡时间,到了二十年之后,国防科工局也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足以自保了。 这已经是他最保守的估计了,按照他的预计,二十年以后,国防科工局不仅要在国家的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还要在国际上参与竞争,争取国家利益,为全华夏的人民群众谋福利。 就是赚外国人的钱贴补华夏人民。 这是软实力,相对的就是硬实力,也就是保卫部的力量。 目前保卫部的力量不过几千人,直属团加上保卫部从空军、金陵军区等招募的退伍战士,加起来人数不算多。 但是想再扩大规模是不太可能了,国防科工局毕竟只是一个研究机构,为了安全防卫和产品测试才需要几千人的保卫力量,再扩大就会让很多人忌惮了。 但是不能提高数量,只能提高质量了。 陈晋计划一方面加强保卫部人员的训练,另一方面则是为他们配备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国防科工局研究出来的新装备,都会先装备给保卫部,让保卫部保持超高的战斗力。 这就是国防科工局最后的屏障。 有了这软实力和硬实力,加上后盾,陈晋觉得自已足以自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