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寒一时鬼迷心窍,不由自主地随了张琪瑛摆布。 很快,两人亲密地走进了张琪瑛房间,这是悦来客栈其中的一间上房,其中摆设了昂贵的精致家具,绝对的很上档次。 床榻前一张香几格外引人注目,呈高中矮三格,低格处放着一只藤编的精美花篮,里边斜插着几枝时令鲜花。 中格处一张漆盘,里边盛放着十几枚汁水十足的香橼果儿。 高格处则是一只精致的小香炉,正有兽烟袅袅升起。 张琪瑛此时装花痴少女,似乎饥不择食地看上了石寒这个少年。 他竟禁不起诱惑,登堂入室进了对方的房间? 张琪瑛又不是跑到大晋来度种的倭女,凭什么这般主动投怀送抱? 石寒虽然还不清楚她突然如此施为的目的,却本能地觉得,这又有一个极大的危机将要发生。 眼见张琪瑛主动关了房门,一时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气氛陡地变得暧昧刺激起来。 石寒只能弱弱地象征性无力挣扎了下:“姑娘还请自重,在下……” 他话还没说完,外边突然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师弟,师弟,你今日还没有做完功课,人在哪里,别偷懒!” 这是师姐魏染苒的声音,她每日督促石寒打坐修道和练外功(包括轻功身法和刺杀剑术)甚严,从不间断,不敢丝毫松懈。 此时,石寒的每日固定练功时间到了。 是她,张琪瑛马上从喊话人的声音,听出了她的身份。 她顿时情急,什么女追男隔层纱,这种话现在就失效了,都是骗人的,人家都这么不要面皮了,这臭男人也不上钩! 张琪瑛气急,猛然踏前一步,一扬手,翠袖翻落,反握于腕后的一口靴刀便亮了出来,一下子架在了石寒的脖子上。 石寒也是因被眼前五斗米教的圣女美色诱惑,而五蕴皆迷,正有些魂不守舍。 现在恰被自己师姐突然一叫,瞬间一个激灵,刚好惊醒回神,大脑短暂一片空白。 没想到就是这极短暂一霎时的空隙,就着了人家的道,刀锋已经架上脖子,不及闪避,遭挟持了。 “你这小子若是见色起意,便死了本姑娘也毫无愧疚,可你偏不肯上当!” 刀在石寒脸颊上拍了一下,张琪瑛讥笑道:“蝼蚁而已,何必挣扎呢?” “蝼蚁就该认命?何况我还是堂堂一县之主,齐王司马冏的心腹,朝廷的命官,随时可能高迁,便只要慢慢熬资历累官,用不了多少年,也一定能迁任中央,成为朝廷大员,或者地方郡守、刺史之类的封疆大吏。” 石寒冷静地反问:“只是我不明白,我与小娘子无冤无仇,你因何便一心想要杀我?” 石寒并不认为眼前的女子在说笑,她眼中虽然没有杀气,却有一抹对于生命的冷漠。 她真的……没把石寒的命放在眼里。 石寒很清楚,乱世人命不值钱,尤其对于像五斗米教这样影响力深远的道派来说,杀一两个朝廷官员不过是替天行道。 正因为确信眼前这个五斗米教圣女是认真的,石寒也愈加的冷静起来。 在无数次处理危机事件中,他早已明白了一个道理,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冷静。 否则,你很可能错过唯一翻盘的机会。 “不不不,我不杀你!” 张琪瑛嫣然:“我原意只是想让你乖乖就范,受我的引诱果断加入我五斗米教中,又被我发展成为我五斗米教在河北的一位代言人,这完全符合我五斗米教目下正在向天下扩张的计划,尤其向南发展的计划。” 石寒作为地方县令,张琪瑛想要引诱他,拉他加入五斗米教,发展他成为她的下线,以壮教派实力,这一点目的明确,的确一切都说得通了。 她本想以色相引诱石寒宽衣沐浴,然后用一种迷迭香将他迷昏,伪造一场发生不可描述的事的场景。 并以五斗米教圣女遭受玷污,失去清白为借口,要协石寒听从她的摆布,否则事情一旦捅破出去,石寒将成为整个五斗米教的敌人…… 石寒摇头苦笑道:“张姑娘,你本意只是想炮制一桩风流绯闻,让我自以为玷污了你这个五斗米教圣女,得罪了你整个五斗米教,然后好受你操控摆布,强拉我加入你教中,为何又恼羞成怒,要对我痛下杀手呢?” 心念电转之际,石寒压低了嗓音,虽然情况紧急,但他的声音依旧清晰而低沉,显得很镇定。 “张姑娘,搭上一个无辜者的性命,你就不会感到愧疚吗?从此良心不安……” 张琪瑛被他说得菱角般的红唇微微抽搐了一下:“倒也……不会那么严重……” “怎么会不严重呢?毕竟你是这么善良的一个姑娘。” “这……”张琪瑛觉得他这番话有点不好反驳了,只好保持沉默。 石寒再接再厉劝解道:“更何况,你的目的只是要发展我成为你的下线,这样杀了我的话,你不是得不偿失,反而还要遭到官府的通缉?” “唔……” 张琪瑛被他说得蹙起了秀气的眉头,她何尝不明白石寒所说的道理。 但是……下猛药不成,她没有拉石寒加入五斗米教的希望。 她能怎么办? 她也很绝望啊! 石寒趁热打铁道:“其实,张姑娘,你大可不必用这种两败俱伤的办法,我能帮你的。” 张琪瑛狐疑地看着石寒:“你?” 石寒微微挺起胸膛:“不错!实不相瞒,我早欲加入你们五斗米教久矣,只可惜我一直苦无机会罢了!” 张琪瑛目芒顿时一缩,眸中杀气隐隐,冷笑道:“你少唬我!” 石寒顿时声音提高了几度道:“在下所言,句句属实,我当官,和加入你们五斗米道并不相悖,也没有任何冲突,朝廷也没规定当官就不能加入你们五斗米道,你们又不是汉末张角黄巾那样的叛国组织,又不违法,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只是你情我愿……” 到有晋一朝,民间,甚至有的一些地方大家族,开始大兴信奉天师道,也就是五斗米道。 “之”字是天师道的标识,好比佛家的“释”,魏晋年间以“之”字为名的人极多,最有名的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