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书看着眼前的儿子,儿子的眉眼是自己熟悉的,但儿子的神情,却是张尚书不熟悉的,什么时候,自己的儿子就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变得如此地…… 如此地,让自己琢磨不透。 “你能不计前嫌,我很欢喜。”张尚书悻悻然地说着这句话,张青竹却只笑了笑:“父亲,并不是我不计前嫌,而是要做臣子,就要给天子看到,忠心在哪里。” 张尚书的唇张了张,笑容有些无奈:“这其中,少不了你的推波助澜。” 张青竹没有否认,张尚书伸手捂住脸,自己原先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想到,让长子去辅佐次子,他的志向,并不因他摔断了腿就消失,反而借着摔断了腿,得到更好的遮掩。 “父亲醉了。”张青竹已经高声喊捉外面服侍的人,让他们来把张尚书扶回去,当张尚书被扶着站起身的时候,张尚书听到张青竹轻声道:“父亲不用担心二弟,他的命,会保住的。” 只是在此之前,会做给天下人看,刑部的呈文,大理寺的审讯,还有许多别的东西,这一切,都是高坐在那里的人,冷冰冰地,以群臣为棋子,好让太子能练手,进而掌握住所有的人。 天子已经年老体衰,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走后,朝政不稳,太子上位后被众臣挟持。三皇子,甚至不是倒霉,而是天子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在自己死后闹得不可开交,索性就寻个由头,好让三皇子老老实实。 横竖天子可以贬三皇子为庶人,等太子继位,又会赦免弟弟,重新封爵,给群臣们看到,天子和兄弟之间的情分,是如此深厚。 张青竹扶着一边的棍子,慢慢地走在甬道上,可笑陈家就这样容易被挑拨,可是陈家若不是这样的人家,急功近利,又怎会在外面放债取利,甚至逼死人命呢? 一饮一啄,莫非天定。张青竹停下脚步,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婉宁。 “你和公公说完话了?”婉宁含笑询问,张青竹点头:“是,说完话了。” “爹爹,那我们可以回家了吗?”希声已经扑上前来,张青竹抚摸着女儿的脸:“是可以回家了。” “那祖母什么时候去我们那边,和我们一起住。”希声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张青竹牵着女儿的手:“这样啊,你要等到能把爹爹扶着走很远很远的路,爹爹才能告诉你答案。” “爹爹又哄我了。”希声的小脑袋摇得很厉害,张青竹已经露出笑,婉宁跟着丈夫一切往外走:“都说完了。” “是,也许以后,”张青竹没有说下去,婉宁看向张青竹:“你晓得的,我向来不爱和人来往。” 张青竹要出仕,必定会引起众人的猜疑,但这也是文山先生的意思,想做纯臣,就不能拉帮结派,所能忠诚的,只有天子一人。 张家的势弱,婉宁的不爱交际,反而成为纯臣的基础。这是文山先生给张青竹的路,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张青竹在一开始就知道。 “爹爹,你快些走啊。”希声已经跑到马车跟前,在那高声叫着张青竹,张青竹对女儿露出笑:“我很快就来。” 杏儿已经把希声抱到马车上:“姐儿就在这等着,大爷和大奶奶很快就出来了。” “况且,我们还有孩子。”婉宁抬头,唇边笑容平静:“以后,他们只要过安安稳稳的生活就好。” 唯愿我儿愚且鲁,张青竹此时深以为然,有时候,太过聪明难免会陷入一种聪明的陷阱之中,就像张青竹前十八年一样,太过聪明,以为天下的人都不如自己,幸好,挫折来得那么早,让张青竹成为另外一个人。 张青竹和婉宁上了马车,马车也就往宅子那边行去。 张太太听着青儿的禀报,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太太,为何您不让大爷大奶奶搬回来?”青儿疑惑地问,张太太已经笑了:“他们不搬回来,自然有他们的意思,我这做长辈的,也没有必要让儿子守在这边。” 这回答,和没有回答差不多,青儿心中说着,但面上却没露出来。 “太太,往陈家那边送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苏嬷嬷进来禀告,张太太点了点头:“把两个哥儿带去,这以后,只怕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苏嬷嬷应是,青儿啊了一声,张太太看向青儿,青儿急忙收回眼:“二奶奶说,亲家太太那边,不让带哥儿过去。” “不管怎么说,哥儿都是陈家的外孙。”张太太轻声说着,苏嬷嬷已经让奶娘带着孩子们出来。 这两个孩子这些时日跟在张太太身边,倒显得没有原来那样调皮了。 张太太略问过了他们几句,就让他们跟着苏嬷嬷去了。 苏嬷嬷带着人来到陈府的那个角门,角门虚掩着,苏嬷嬷轻轻地推了下门,就从里面走出个婆子:“谁啊。” “是我!”苏嬷嬷高声说着,这婆子见到苏嬷嬷,面上神情就跟见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差不多,那手都是抖的:“怎么会是你,苏……姐姐。” “我们家太太吩咐我送些东西来给亲家太太。”苏嬷嬷说着就往里面走:“亲家太太在里面吧。” “自然是在的。”婆子已经看到苏嬷嬷身后的奶娘,奶娘怀中的孩子,还有两个婆子拿着的大包小包。 一时婆子不晓得自己该说什么,自从陈家出事,虽也有人来探望过,但像这样兴师动众的来,还是头一次。 陈大奶奶已经扶着陈太太站在屋门前,看到这一幕,二人面上也是不可思议。 “给亲家太太请安,给舅奶奶请安。”苏嬷嬷照着礼数,给二人各自行礼,才指着孩子对陈太太道:“我们太太吩咐,哥儿也该来见见外祖母。” 奶娘已经让大那个孩子给陈太太行礼,陈太太没想到自己还能见到外孙,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这孩子拉起来,伸手抚摸他的脸:“上次见你,还是四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