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回归京城
下午。 整个城市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欢声笑语、锣鼓喧天。 街道两旁挤满了前来欢迎的市民们,他们手持彩旗,燃放鞭炮,欢庆着英雄的归来。 皇帝也带着满朝文武出了城。 收复哈密的的大军离此地只有二十里。 隆庆四年十月,冬日的寒温还未到来,似乎预示着今冬是个暖冬。 也意味着来春的农耕会不太顺利。 冬日的雪就如糖一样,没有不行,多了牙疼。 不一会,大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出现在朱载坖视线之内。 紧接着,那个高大威猛的身影也出现了。 “臣,西征大将军戚继光,参见陛下!” “快快起来!朕的鹏举!” 皇帝开口第一句,就把戚继光的地位拔了无限高。 也为往后的封赏定下了基调。 虽然,戚继光现今的功劳还不足以个岳飞相比,但无论是治军风格,理想抱负,对民亲和,忠诚坦荡的性格,二者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了… 甚至二人的下场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虽然历史上的戚继光明天饮恨而死,下场却也很不好。 再加上这一次西征路上,皇帝定下,戚继光执行的一系列亲民政策,让戚继光在民间的名声,和岳飞越来越类似。 其实这也是皇帝默许的。 很多不报好意之人,故意拿这事弹劾戚继光。 为什么? 人们把你比做岳飞,言外之意是不是把皇帝比做赵构? 典型的文人鸡蛋里挑骨头做法。 朱载坖自然对这些不予理会。 反而,带着年轻人反骨的灵魂,别人越吹毛求疵,皇帝越要疼爱戚继光,厚赏戚继光。 而且,皇帝的 "造星计划 "里,就包括戚继光本人。 文有海瑞。 武有戚继光。 宗室有朱载堉,朱珵蹻。 对士气日渐沉沦,尊严许久离失的大明百姓,宗室,廉臣武将,造星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千万别低估偶像的力量。 阳明公一句知行合一,影响了几代大明学子? “臣不敢当!” 戚继光规规矩矩的磕头。 “大军此行,多有不法之事,此臣罪一!” 队伍后面的朱载坮眼皮跳了跳,低下了头。 “行军程中,多有叨扰百姓,此臣罪二!” “战事指挥不当,损失了不少弟兄,此臣罪三!” “请陛下责罚!” 满朝文武皆惊愕。 虽然封赏之前贬低自已,以显得自已谦虚是传统流程,但戚继光这也有点过了。 “哈哈哈哈,军报朕和内阁一直在关注,卿居功至伟,哪有责罚的道理?” “再说了,打仗嘛,哪有不扰民,哪有不死人的?” 这就是被上级喜欢的好处。 上面看好你,喜欢你,犯错就不用担心。 皇帝亲自扶起戚继光。 “西征大将军戚继光,勇敢威猛,谋成略足,英勇无畏,收复故土,功劳甚巨!” “着,封戚继光为海波侯!” “陛下!” 戚继光眼含热泪,抬头久久不能自已。 诚然,这侯爵的爵号不太威武,不太显赫。 但其实另有深意。 历史上,戚继光有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海波,指的就是沿海,海面。 海波平,不仅仅意味着消灭倭寇,平定海面,也是希望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愿望。 海波侯,即肯定了戚继光抗倭几十年的功劳,收复故土的功劳,也是希望他能继续努力,让国家继续安定,继续保家卫国的寓意。 后面,胡守仁,吴惟忠,王如龙等将领,眼里放光,面露喜色。 “高阁老,张阁老!” “臣在!” “率百官,给海波侯行礼!” 二人相视一眼,犹豫片刻。 “陛下有令,文武百官给海波侯行礼!” “这…这…陛下…哎呀!” 戚继光不知所措,一时呆在原地。 大明有多少年,文官给武将行礼了? 朱载坖有意提高戚继光的权威,有意抬高他的待遇。 “见过海波侯!” “不敢当!戚某不敢…” “直起腰来!” 朱载坖站在他身边,一拍腰椎。 “你值得!”,朱载坖握着戚继光的手,注视着行礼的百官,“你值得!” “好好看他们给你行礼!好好听他们的问候!” “以后这种场合会很多!总不能每次你都回礼吧?你是朕的人,抬头挺胸的,趾高气扬的接受他们的膜拜!” 戚继光忐忑的望着群臣,眼里有一丝欣慰,更有一丝满足。 试问哪个男人不想被人膜拜呢? 不想被视为英雄呢? “哈哈哈哈!” 王如龙大笑,“快看快看呐!文官老爷们给咱行礼呢!“ “你乐什么呀?”胡守仁打断他,“人家是给将军行礼,与我们何干?” “嘿嘿嘿,给将军行礼是因为大军凯旋归来,收复故土!” “既然如此,这份大功劳,我们人人有份呐!” “那这群臣之礼,给将军的,不也是给我们的吗?” “你…”胡守仁转过头去,“我竟然无言以对!” 眼看老兄弟吃了瘪,王如龙得意起来。 “哎,老吴…老吴?” 吴惟忠看着后面的朱载坮,面色冰冷。 “还会将军封赏并无阻碍!”他冷冷的说道,“不然老子管你是皇族不皇族的,一定会砍了你!” 朱载坮不语,目光转向别处。 “哎!算了算了!” “既然将军受封了侯爵,也没必要再咬着过去不放!” “朱载坮,晚上来跟我们一起,不醉不归!” 后者点了点头。 “李时珍何在?” “臣在!” “此次行军,半数军医皆出自你门下,朕心甚慰!” 军医在古代行军打仗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负责治疗战场上士兵的创伤和疾病,还涉及到预防疾病、防疫、以及动物医疗等多方面的工作。 军医的存在对于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减少非战斗减员至关重要。 李时珍桃满天下,其中军医是最大的占比。 此次出征,大军损耗极少。 除了水土不服病死的之外,战死的士兵很少。 三万大军,损失只有一百人。 没错,只有一百人。 如果是别人,朱载坖不敢相信这个数字。 但如果是戚继光,那就没问题了。 毕竟戚家军的战损比是冷兵器时代之最。 在台州大捷中,戚家军在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连战五场,杀敌3300人,自已损失仅6名战士。 在王仓坪之战中,戚家军击溃倭寇万余人,已方无一伤亡。 林敦之战中,戚家军阵亡人数最多,死了69人,而倭寇被斩杀三千余人。 还有更夸张的王仓坪之战,戚继光以无一人伤亡代价,斩首177人,击溃万余倭寇。 除此之外,李时珍带出来的军医,也是此次损失最小的助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