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寒窗苦读十余年,只盼今朝高中,自然是不能错过春闱的。”谢意如实答道。 且不论他奉了陛下之命做什么,但他苦读多年,自然是不可能放弃春闱的。 纵然前路崎岖,一招不慎,可能还有掉命的危险,但他也不惧。 因为这条路虽然艰险,但跨过去了,迎接他的便是一马平川,或许也是一条青云路。 只要他有能耐在春闱之中高中。 平清王闻言点头,然后让平清王妃下去准备膳食,这才道:“你虽然也算是有些学识,但天下有学之士无数,比你多读数年书的,更是不知凡几,你万不可自傲。” “王爷提醒的是,在下定然不会。” 两人你来我往的说的都是一些场面客套话。 谢福生几次想开口却插不上嘴,一时间有些急了,便忍不住打断二人的话,问平清王:“二弟,这些年你既然过得好好的,为何不回去看看?” 平清王停顿了好一会儿,喝了一口茶水才道:“当初一别,各走一方,而且我年纪尚小,许多事情也都记不清了,便是连我自己叫什么都忘了。” 谢福生眼睛通红:“爹和娘一直都很想你,临走之前也一直盼着你能回来见最后一面,可却没能见上。” “这大概就是命吧,我与他们缘分浅薄,你也无需伤怀,他们向来最看重你,有你在身边陪伴一生,他们也算是圆满了,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平清王真的不想听这些话,当年逃荒之时,父母将他卖了换取钱财活命,一直都是他心头拔不出来的刺。 就算是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父母都已经过世了,他仍旧没办法释怀。 这大概是,这世间的人啊,无论多大年纪了,都期待这父母的关怀疼爱,那些受到过的伤害,终究还是意难平。 “你怎么能说不提呢,爹娘他们......” 平清王打断了谢福生的话:“既然他们如此想念我,为何那么多年来,就从来没有找过我呢?” 既然想念,为何从来就没找过呢? 谢福生解释道:“他们也有苦衷,家中贫苦,这日子还要过下去,他们......” 平清王抬了抬手,打断了他的话:“我年幼时,年纪尚小,出不得远门,后来虽然有了军功,但一直以来也是诸事繁忙,不得空闲,国事家事,自然是以国事为先,他们有苦衷,我也有。” “可是......” “好了不要再提了。”平清王脸色有些难看,真的是不想再提过去的那些恩恩怨怨,“你若是看不惯我,便不要再来,大门在那里,尽管走就是了。” 谢福生一愣,当下就气了,他大约不曾想过,这个多年不见的二弟竟然如此无情无义。 “爹。”谢意按了按谢福生的手,让他不要再说了,然后起身道,“今日前来是我等打扰了,只是在下今日前来,是想来求王爷一件事的。” “什么事?” “春闱在即,不知在下可否在贵府暂居一些日子?” 在平清王皱眉的时候,谢意又补了一句,“王爷请放心,是在下一个人住,到时候定然不会打扰王爷,求只求王爷护佑在下平安。” “这是你的意思?” “是贵人的意思。” 平清王:“......” 他明白了,这是要谢意以‘平清王侄子’的身份踏入长安城众人的视线当中。 平清王心中有些不情愿,若是那些事情真的捅出来,太子定然是要完了,平清王府也要完了。 但事到如今,他除了听令行事,为谢家求一个平安,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除非他去找首阳长公主,帮她成事。 可平清王知晓,若是首阳长公主真的成事了,第一个死的就是他自己了。 谢家的下场,估计会更惨。 再说了,太子耳根子太软,听风是风听雨是雨,实在不是帝王的料子,根本就撑不起来,便是首阳长公主能掌权,可她还能活多少年? 到了那个时候,大盛朝必然大乱,指不定亡国就在眼前了。 想到这里,平清王真的是恨上首阳长公主了。 若不是她搞出这破事,胆大包天敢换中宫嫡子,谢家如何能陷入如今这进退不得的境地。 还有太子与谢琅,太子的性子,若是做这王府三郎君,自然会安分守己,一辈子做一个富贵家翁,而谢琅也不会像是如今这般浑身是刺。 若是没有那些事,或许就没有后来发生的种种了。 “好。”平清王答应了下来,“你是今日住下还是什么时候来?” 谢意道:“多谢王爷,在下明日再来,今日先送阿爹归家,如此我才能放心。” 原本谢意就不打算让谢福生来的,但见到平清王也是谢福生多年的心愿,谢意只得答应下来。 但他并不打算带着父亲一同冒险,如今心愿已了,是该藏好保命才是。 “好,我让王妃派人给你收拾一个院子,从今往后,你便唤我叔父吧。” “是,叔父。” 双方商定,谢意便带着谢福生告辞离开。 等平清王妃安排好了人准备膳食,再回来的时候人都已经走了。 “走了?不留下来用饭?” “无关紧要之人,走与留都无需在意。”平清王的脸色淡淡,“你让人收拾可以客苑出来,谢意要在这里住一段日子。” 这都是小事,平清王妃自然是应下来。 平清王看了看她,见她脸色平静,似乎没看出什么来,便试探性地问她:“你见过那两人,是否觉得有些眼熟?” “眼熟?”平清王妃皱眉想了想,竟然想不出来,于是她道,“似乎是有些眼熟,可能是王爷与他们是至亲,总有一些相似之处。” 平清王摇头:“罢了罢了。” 王妃是女眷,见到太子的机会不多,这两年太子总被元景帝囚禁东宫,更是见不到了,自然是看不出来。 不过那些以前经常见到太子的朝臣,到时候估计就一看便知了。 平清王想到之后会发生的事情,头疼不已。 “和离书你收好,若是有情况不对,便立刻带着四郎回百里家。”夫妻一场,他能做的,也就到这了。 平清王妃见他又提和离书的事情,只觉得心慌意乱:“王爷,您究竟是怎么了?您这样,妾身心里慌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