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郑一默对自已女儿一直很自豪,今天所弹奏《爱之梦》这首钢琴曲,不仅远超出了他的预期,甚至比他想象中还意外! 刚才看小弦表情,他这做父亲很清楚,今之小弦非同往日,其神韵,完全融入这首《爱之梦》钢琴曲中!难道说,有谁让他家小公主,产生些许想法? 以前同样听过小弦弹奏这首《爱之梦》钢琴曲,不知以前是她还不够熟悉原因,还是说今天有前面的凌天云做榜样,让她不自禁地沉浸于中…… 《梦中的婚礼》与《爱之梦》钢琴曲,同样有个‘梦’字,但他们两人就是把所有的听众,实实在在的引入那份不能言喻的美丽幻境中一样…… 小弦弹奏钢琴的熟练程度,也是让郑一默叹为观止,是不是自已太过于忙碌,对她关心不够啊,她的进步让自已竟然有些吃惊! “蓝叔叔,舒阿姨,谢谢你们!惭愧的是,小弦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在对其《爱之梦》作曲背景微微了解后,因为喜欢吧,平素稍加练习了!” 郑弦一边慢慢向台下走去,一边有些腼腆地对蓝云与舒月说道。 后面紧接上台的是云嫣,她演奏的钢琴曲是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在18081810年间,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贝多芬还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这样几个字。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支曲子。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处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 这首曲子是很多人听到过的钢琴曲,是一首很好听重复很多的钢琴曲。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从音乐盒里,音乐喷泉,都听到的是这首曲子,在酒店餐厅,各种高雅的场所也能听到。 很多人都听过前面部分,但是后面的部分都没有听过,后面是旋律很快的部分。 人们也喜欢把《致爱丽丝》称为“微不足道的音乐“。但这种微不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乐曲还有其它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一贯的严谨精神。所以尽管《致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另《致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特蕾莎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致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 这个曲调,感情更加明朗。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表现了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 一曲终矣,大家还沉浸此中而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