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皇帝的人匆匆赶来时,看见的便是这一地的狼藉。 几人大的棕熊身中数箭,已经没了呼吸。 四皇子一身狼狈,身上多处抓痕,腹部还开了个大口,鲜血汩汩地流着。 反倒是明珠公主很是平静,连发型都没有乱,完全不像是在鬼门关里走过一回。 见他们来,她还淡定地牵着马,不紧不慢地走过来,好似全然不把这血腥地场面当回事。 皇帝等人是之后才到的。 淑妃一看见儿子,便哭得几乎晕厥:“我的儿,我的儿啊——说了不要跟猎物生死搏斗,你怎么这么——” “熊不是他杀的,”身侧的少女神色淡然,语气也极为冷漠,“是我的护卫。” 一群人向她身后看去。 她身后空空如也,只有一片悬崖。 是啊,她来时身边有个异瞳的质子,那位质子呢? 公主冷冷地瞥了他们一眼,“他为了保护我,掉下去了。” 一时之间,满座哗然。 皇帝的手微微颤抖,拥着温思渺的肩膀,轻轻拍着她的背:“渺渺没事就好……渺渺……” 少女还在说话:“父皇,我猜棕熊是有人刻意放进来的。” “好!”皇帝朝着人群望去,目光偏冷,“朕会给你讨回公道!” 他不会怀疑温思渺的话。 她已经如此受宠,想要什么不过是一句话的功夫,至于刻意去陷害别人?根本没这个必要。 怕就怕,像今天这样的有心人…… 淑妃背后冷汗涔涔,手抖得厉害。 这是外朝人做的事情,他们查不到她身上…… 却听见那小姑娘又看了过来,惊讶了一声,“淑妃娘娘,您抖什么呀?” 她早就觉得淑妃不对劲了。 四皇子明显是有备而来,存了杀她的心。幕后主使,除了淑妃还能是谁?那种一开始就紧紧追随她的仇恨眼神,她怎么会看不出来。 淑妃嗫嚅道:“我、我儿……” 几个随行的太医已经为四皇子做了些简单的处理,血止住了,腹部的伤口却仍尤显狰狞。 他们连连叹气。 能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至于以后?再说吧。 * 也不知怎的,那些人做事处处留下了痕迹。皇帝派人彻查,没过多久,淑妃通敌卖国的事情就被捅了篓子。 那是个南方的小国,前些年独立出去,吞了西南好几块地,一直对大梁虎视眈眈。 淑妃这回跟他们交易,给了他们不少好处,让他们在京城行事便利。 那些往来的书信文契,一张张都被搜了出来。 若是简单的买凶也就算了,可这上升到了卖国,可是诛九族的罪。 淑妃的母家还算是开国就有的家族,早年为大梁立下汗马功劳,暂时还动不得,皇帝便单独处理了她。 温思渺只有感叹帝王的无情。 西南的小国?沈清和不是北方的人? 他这手伸得也太长了些。 难怪放话时语气自信又狂妄。 她啧了声。 看来这亡国公主,她是当定了。 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 十一月,南边传来消息,说是南边已经建立了新的政权,吞并西南、东南蛮夷之地,封锁了大运河的几个隘口,军队直逼长江。 他们断了海港,抢了粮仓,大梁被劫财又抢粮,不得已与他们签订协议,一退再退,割了一些土地又放了一些特权,从大梁帝国、南朝朝贡变成与南朝平起平坐。 一月,年才过了一半,北边又传来了消息,说是胡族十八个部落一夕之间被吞了干净,北方又建立了北朝。 北朝不比南朝,南朝占尽了南方富庶之地,不论是钱还是粮应有尽有,他们只要大梁的地。而北地严寒,根本种不出粮食,他们开口便索要大笔的钱财、绢布与粮。 迫不得已,皇帝只有停了修新行宫的念头,东西拆了拿去换钱,税收往上提了又提,才勉强交了给南北两朝的“岁币”。 但皇帝似乎并没有把这当回事。 十五元宵那天,皇城锣鼓喧天,热闹得如同白昼。 皇城内的贵族似乎丝毫不担心边外的战况,只觉得天高路远,那些边疆的事情于他们而言只是云烟。只要皇城一日不倒,他们便可享受一日的荣华富贵。 温思渺继续低调地数着还有多少天做亡国公主。 以及,沈清和到底去了哪里。 哪知皇帝突然来了兴致,特意嘱咐皇后,在立春这天办了品茶宴,请了京城优秀的未婚男人,让温思渺远远地瞧着。 名为品茶,实则就是变相的相亲。 这才刚刚入春,京城远在中部,哪里品得上江南的茶?无非就是拿了冬日储存的雪水,准备些去年的茶包,然后开始谈天说地,吟诗作对。 这么冷的日子,京城还在下着雪,温思渺一点也不想掺和。 她裹着大氅,拢了拢领口柔软的毛,非常怀念房间里温暖的床。 那些男人见她摆了一天的冷脸,却也没有挫败,反倒一个比一个热情。其中一个淮阳王世子更是离谱,一路追到明珠宫,扬言非她不娶。 温思渺听了想笑,战火迫在眉睫,他心里还在想这些事,也不知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宫里守着的人非常知趣,没等她开口,已经自觉去把淮阳王世子赶了出去。 她遣散周围的的侍女,独自一人回到房间,却蓦地愣住。 她对气味素来敏感。 房间里的摆设与离开时相差无二,香炉里丝丝缕缕清冷的雪松香缭绕,一切都宁静安详。 除了床头几案处多出的小锡瓶。 瓶身小巧,点缀着浮雕,以纸封了口,缀上一根红绳。 红绳末端系着一枚印章。字迹大气磅礴,撒上艳丽的朱砂,仿佛红梅于雪中绽放。 “马上春”。 沈清和。 她摘了瓶盖,里面是封好的几两茶叶,卷成缱绻的弧度。 温思渺推开了窗。 窗外飘着小雪,些许晶莹落了进来,触及瓶身,便迅速融化为小水珠。 立春,江南的茶吐露芬芳,迎来第一次采摘。 摘下的茶封口,快马加鞭送到京城,曰“马上春茶”。 西北大雪纷飞,江南春色至矣。 * 典故忘了具体出自哪里了,只记得在《中华遗产》杂志上。 才入秋,就开始想念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