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怀疑许盈一行是什么歹人,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没错,但这也是要讲基本法的!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许盈和‘歹人’联系到一起。再加上和许盈一起的人,个个看上去都透露出不一般的感觉,就更不用怀疑了。 若这样的人都是歹人,那歹人也就不会是见不得光的歹人了! 说实话,以这些人的风度才识,只要去到建邺,哪怕是个寒门子弟呢,也能立刻有个正经出路,傻子才去做歹人! 两方同路,一路上总体是顺利的,但也遇到了一次意料之外的危险——这年头官道上都不见得安全,更何况是常常要穿山过河的行商,路上遇到些强人剪径虽不是常事,可要是遇到了也不会一点儿心理准备没有。 “解决了吗?”许倩这边已经无事,目光投向另一边,那是一个年纪在十七八的年轻人,许倩对他有些印象,似乎是同路行商冯寄元的独生子。她之所以对他有印象,倒不是因为冯寄元,许倩平日是很沉默的,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对不相干的人投入过多注意力。 冯寄元什么的也是因为许盈才多看了两眼,怎么也不会因此注意到他的独子。 许倩注意到这个少年,更多是因为在对方身上看到了一点儿和自己很相似的东西...同样的,都是对‘危险’很迟钝的那种人。许倩敢肯定,即使那只是一个少年人,也是行商一行中最大的战力。 事实也不错,这次遇到强人剪径她就见识到了对方的‘战力’...相比起许倩天生的个人战 斗力出色,这还要不一样。对方身上有一种许倩都觉得不可小觑的‘势’,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平常有乌黑的剑鞘包裹,只有在用到的时候,一朝出鞘,竟是势不可挡! 许盈也注意到了那个少年人,冯寄元和他介绍过这个独子,是叫冯遇春来着。 介绍时许盈注意到了冯寄元的心思,他大概有让这个儿子投效他的意思。如今年月,没有门路的普通人,如果能投效在世家大族门下也是一条出路,只是这样的事也是有门槛的,世家大族也不是什么人都收。 许盈拒绝了冯寄元,倒不是因为他看不上来投效的人,又或者心里设了很高的门槛...他只是还不习惯这种事而已。 说是投效,其实也就是‘半奴’了。 许盈当然也接纳过一些人在他身边工作,按照世俗意义上的观点,这就是投效。但许盈保证自己对这些人都是有些了解的,也确实觉得自己需要这样的人才,同时自己会给这些人想要的回报,这就相当于一种雇佣了。 可现在,如果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随随便便接受一个少年人的投效,那就不是一个意思了。 冯寄元说过,‘犬子愚钝,诗书并不通多少,勉强识字罢了,唯独武力在同辈之中稍稍出色些,可堪用命’...说的很卑微,连‘用命’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但这其实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护。 冯寄元看得出来,儿子拥有的才能绝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但如果一直只是在行商队伍中做个护卫,才能就算再出色又如何?最终也就是像这个世道一样不断下沉。这年头,世道不让人好过,如果不能往上爬,他们这样的普通人是根本不会有出路的! 往上爬的机会总是很少很珍贵,所以冯寄元才会在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就对许盈说出这样的话。 “这哪里是出色,分明是...”许盈见到冯遇春带着两人就敢直冲歹人阵中,却不是莽那么简单,很能看出一些胆大心细来,这和纯粹的武力还不太一样。不过就算只说纯粹的武 力,那也是很惊人的。 “真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啊!”真正的杀人剑其实是没有功夫剑术套路表演那么华丽的,甚至朴素到简陋的地步。但眼下这个叫冯遇春的年轻人实在是气势惊人,朴素也变成了一种引而不发的压迫感。 这才让许盈有了这样的感慨。 “这是那里的诗句,是玉郎新作不成?”若说一开始遇到强人剪径时还有些紧张,这个时候局面已定,心思也就安定了下来。罗真与许盈站在一起,自然听到了许盈的话。 “哦...是一个朋友所作,他打算在朝廷求个出路,便写了这诗,本打算投递到哪个贵人门下,全诗是‘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这当然是许盈的借口,不过以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说,这借口也是说的通的。 听起来像是赞颂了一下大周建立南渡小朝廷。最后一句‘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说的是有了东南之地,仿佛是金天柱一般,谁还羡慕万户侯呢。 罗真沉吟了一下,认真道:“此人诗才不错,就是不适宜官场。” 毕竟这话听起来像是在赞,实际可不太妙。小朝廷南渡虽然是主动,可实际上也是形势所迫,中原陆沉之下的无奈之选。这种事,大家平日都是不说的,这诗里却是大剌剌提了出来,真好比是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再者,南渡小朝廷再没用,曾经也是一统天下的!如今偏安南方,也自认为自己才是华夏正统(此时北方打来打去的都是胡人)。与这相比,一个万户侯算什么? 许盈想到历史上贯休为吴越王献此诗,后来吴越王也是挑这首诗的刺,贯休就不伺候了,转身入蜀的说法...忍不住笑了起来:“却是如此,他寄此诗与我,让我替他看看,我也觉得不妥,便与他说了。他一听说写诗讨好人还有那许多麻烦,便歇了入仕之心,如今大概在云游罢。” 罗真并未多想,主要是许盈认识的奇奇怪怪的人 多了去了,这种听起来就很任性的隐士也不‘出格’。 “虽说这首诗如今不好拿出来,但单说‘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一句一出。”说到这里,罗真顿了一下:“若是让人知道许若冲对人有这般评价,这人立时便能平步青云罢。” 名人效应在此事很明显...许盈祖上又是以相人点评名重一时的,所以许盈此时若是说谁好说谁不好,立刻就能引起后续反应。也是因此,许盈在‘点评’一事上越来越慎重,毕竟他一言可以决定一个年轻人的前途,怎么都不该随便说的。 等到稍迟一些,匪徒全被拿下,准备押送到最近的县城,许盈他们和行商都在收拾首尾、给伤员包扎治疗时。冯寄元带着儿子冯遇春过来打招呼,混眼熟——虽然之前已经被许盈婉拒了投效之事,但冯寄元并没有真的放弃。 更何况刚刚冯遇春表现实在扎眼,冯寄元觉得这个时候再提此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而就在许盈犹豫的时候,罗真忽然笑了:“方才见令郎着实过人!便是我这贤弟一向挑剔,也叹说‘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冯先生放宽心,有他这一句,令郎前途无忧...去到建邺,多的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