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损阴德的事
吴三叔闻言陈家侄子的询问,指了指棺材里面的尸体,说道:“这是刘家儿子的尸体,我已经将尸体给镇住了,我让你带来的裹尸布应该也拿来了吧,待会将尸体裹起来,然后放到车里,你带着我们去镇上上的义庄,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陈家侄子十分听话,对于我吴三叔的话,丝毫没有质疑的意思,反身从车里拿出了一个灰不溜秋的裹尸布,跟着吴三叔一块吓到坑里,吴三叔将棺材里的尸体架起来,然后,将尸体用裹尸布裹起来,让这个陈家侄子从坑洞里面抱了出来。 而我和小七,则是开始在坟头的周围,挖出了一个防火圈,隔离了周围的那些麦苗,防止因为待会点火,会在麦地里引起火灾,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之后,吴三叔满意的点了点头,松了一口气,他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和香烟。 他先拿出一根点上抽了起来,一口云烟,从吴三叔的口中吐了出来,开口说道:“这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小任,小七,你们两个先跟陈家的侄子上车吧,我把这棺材烧了,就跟上去。” 我和小七闻言吴三叔的话,默默的点了点头,跟着那个陈家侄子,就往面包车走去,等我上了车,再一回头,只见,这会坟头那边,已经冒起了大火,火焰向那口棺材吞噬,也不知道,是因为这火太厉害了,还是因为这木头不耐烧,眨眼的功夫,我就看到火焰,已经将棺材的全身吞噬了,但诡异的是,这棺材烧起来,竟然一点浓烟都不见。 吴三叔嘴里这会点了一根新的香烟,一边抽着,一边朝着我们走了过来,上了车,我们去镇子上的义庄,所谓义庄,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这是什么地方,相比之下,若是在一些山区或者农村生活过的,或多或少的可能会有所耳闻。 其实,义庄本身内,是一种住宅,很久很久之前,这种义庄多说都是当地的土大款,或者是什么达官贵人一类,建造出来的住宅,这样的住宅一般会跟家园分开建造,它的作用,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是用来供奉自己祖先的祠堂,还有一部分呢,是用来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之类额,若是到了这边,能够在这边落脚休息的地方,最后一部分,则是用来作为朋友亲戚,在大日子的时候,来到这边相聚,因为人多,所以,这义庄的位置比较大,刚好可以容纳下。 然而,到了近代随着逐渐的时代改革,这义庄也就逐渐开始变化,从开始分为几个部分,到了最后,这义庄就只剩才供奉祖先的祠堂的地方,最后,这义庄就传着传着,变成了防止死尸的地方,有些尸体要下葬,而有些人家,需要下葬的时候,尸体需要防止一两天才能下葬,为此,就会将尸体放在这义庄,由此,才会有了这义庄一般是给死人住的地方,平时若是没有事情,很少会有人去义庄,虽说,这义庄本身不是什么邪性的地方。 但是,义庄里面的尸体放着多了,阴气重了,总的来说,多少是有点邪性的,我们镇子上的义庄,说起来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小时候,我倒是听爷爷和一些老人家说过这义庄的故事,说来,这故事一竿子就得打到几百年前。 大概也就是明末的时候,当时超棒崩坏,因为明朝皇帝的治理之法,导致,当时的百姓,有很多的人都吃不上饭了,民怨四起,有很多的人为此还闹起了起义,当时战乱都是内部的,明朝不治根本,反而是朝廷的势力来镇压这些起义的人,那些年可谓是死走逃亡伤。 而当初我们这个镇子上,有一个有钱的土地主,这个土地主家族上辈几代,有几个是当官的,有些还是大官,但是后来,到了这人的父辈,家族开始没落了,由此变卖了家当,在我们这个镇子上成了一方富豪,靠着开荒种地,染织布匹,这才发了家,有了一点小钱。 这个地主姓名不知道,但是义庄的名号,都是以刘命名的,所以,将其这个故事,大多都以刘大官来讲述,这个大官是这个地主的外号,说是此人刚来到我们镇上的时候,一心想要做个大官,才是奈何几次科举没中,也就放弃从商了,镇子上的人见他一心想当官,就给了他一个大官的外号。 这个人在当地做起了生意,逐渐的自己的家庭比较富裕了起来,而当时,刚好赶上饥荒时期,这个刘大官也算是一个好人,心底比较少量,由此他开始开仓放粮,我们这个镇子上,也因为他的善举,这才有不少的人活了下来。 而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有一只队伍,跑到了我们这边的镇子上,当初,这只军队以及被打的溃不成军了,活着的人十分的少,跑到我们镇子上之后,好像是在躲避追杀,当时,好像是因为明朝内忧外患,内部是人民起义,外部就是清军入关,这批军队逃到我们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对抗清军的时候,被高上几倍的军力,打的只剩下那些人。 得知这些人的来历之后,平常百姓家即便是想帮他们,也无能为力,饥荒年月的,自己活着就已经不错了,而这个刘大官在得知这个逃亡的军队,到了我们镇子上的事情,赶忙让自己的仆人,将这些人,把他们带到了自己的家中,然后好好的招待了他们一顿。 本身这些人受了伤,逃也逃不远,只能在我们镇子上休息,而为了调查清楚,这些人的身份,属于是哪个军队,是否还能回去,这个刘大官开始帮忙打听,后来,这些人的消息还没完全打听出来,就得知,清军已经打了进来,开始逐渐的往我们这边靠近。 而这些养伤的军队的人,得知此事之后,一个打头的告诉这个刘大官,说他们和清军有仇,多少弟兄都在了他们的手底下,必须找回军队上前线,最终,刘大官没留住他们,他们离开了镇子上,再在上了战场,这一去就没有回来,后来,因为吴三桂叛变,导致清军彻底入关,然后,大明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没有了,明朝灭亡,那群抵抗清军的人,也没能回来。 但是,我们这个镇子上的人,都还记得这件事情,后来,刘大官为了帮这些上战场死去的人,立一个供奉的地方,这才在村子里,动土修建了一个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