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狄仁杰
“只是王爷此计虽妙,但实施起来似乎有些困难...”骆宾王有些忧虑的说道。 “什么困难?但说无妨。” “王爷说做模具送往幽州,看来是想在幽州大量制作这种炸弹。” “正是此意。” “但是少量的模具,炸弹,我们秘密制作尚可。若是大量制作,没有朝廷出面是不行的。”骆宾王为官几十年,对朝廷的事情了解的比较透彻。 “为何?” “咱们先别说保密的事。虽然制作技术有了,但制作模具和炸弹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去哪里召集?” “大量的铁和火药从哪里获取?这可都是朝廷管控之物。” “还有...材料、工钱也是一大笔开支,钱从哪里来,总不能由王府来出吧?” 骆宾王连抛三个问题,在他看来个个都是致命问题。 听完骆宾王的担忧,李旦微微一笑。 李旦早已经想好了对策。 “之前保密,是因为在实验阶段,不想节外生枝。若是大量制作炸弹,当然不能绕开朝廷,所以也不用保密。” “至于没有能工巧匠嘛,可以先招募,再培养,然后再用他们。” “这也不失为一条路径,只是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 “时间长一些不怕,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投入,后期收益,况且离我去幽州还有一旦时间呢。”李旦笑道。 李旦的这些话,什么投入...收益...听得骆宾王一愣一愣的。但是稍一品味,骆宾王便理解了李旦的意思,就是先培养人才。 “铁和火药这个也不用担心,用幽州都督的名义向朝廷申请差拨,或是从所辖的州县征集,毕竟炸弹所用的铁质量要求不高,只是火药的需求量较大。” “嗯...这倒是可以。” “至于银两吗...我还真得去一趟户部。”李旦捏着下巴,稍作沉思说道。 虽然豫王府拥有大量的财富,但是整个王府的开支原本就不小,况且李旦穿越过来之后,仗义疏财,动辄上百数千金的花费,开支非常大。 前段时间为了救下嫂嫂韦玉卿的家人,又在钦州送给宁承很多金银财宝。 豫王府的财富也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也有用尽的时候。 而炸弹这样的战争消耗品,炸的可都是钱啊。以豫王府的财力,自然难以支撑。 “既然如此,不如在幽州直接招募人员制作模具,岂不省去运往幽州的麻烦。” 李旦微微一笑,这个他自然考虑到了。 “之所以在洛阳制造,一是洛阳的熟练工人更多,培训起来更容易。” “另外就是要防止技术外泄,幽州那边,人员复杂,说不定就有敌方的密探混在我们当中,若是偷了我们的图纸,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王爷真是思虑深远啊!模具在我们手中,敌人即使混迹在制作炸弹的工坊里学个遍,自己也制不出来。高啊...”骆宾王竖起了拇指赞道。 “你在洛阳负责招人,制作模具,费用先从王府支出。” “我再修书一封给陈子昂,让他在幽州先行购买一部分铁和火药。” 李旦双管齐下,有条不紊布置道。 骆宾王领命而去。 ... “备马,我要去户部和工部。”李旦对着崔必安说道。 想干事,先要钱。 李旦首先去了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韦巨源已经五十多岁了,听闻李旦要钱造炮弹,眉头微微一蹙。 倒不是韦巨源吝惜这些钱财,而是他认为李旦做这件事很可笑。 通过琵琶行和上巳节天之大的演出,李旦最近是有些声名在外,也让朝中大臣们刮目相看。 但是那也就是写写诗词歌赋,搞个花魁歌姬唱唱歌而已。 在这些老臣眼中,那些都不是什么正经的事。 老臣们也没见到李旦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靠谱的事,还认为他是个纨绔子弟。 所以韦巨源这个管钱的尚书,打心底认为,李旦要钱只不过是供自己在幽州消遣而已。 但是韦巨源能在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坐稳,那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处事原则那就是八面玲珑,不得罪人。 不仅要花好钱,办好事,还要为好人。 对待李旦这样的天潢贵胄,韦巨源自然有办法。 “王爷,幽州都督府防务需要的银两,早已经下拨了,这其中便有弃械的制作费用。” 这个李旦是知道的。 “然后户部再支持你一部分,数额不大,至于多少嘛!我让度支郎中来和你商定。政事堂那面正在议事,裴相已命人来催促数次了,我先过去说说事...”韦巨源直接把事情交给了下属。 反正自己安排了,做得好,是韦巨源安排的好。 做的不好,那就是下属的错。 这便是韦巨源的为官之道。 大唐六部共有二十四司,这度支司便是户部四司之一,掌理国家赋税收入和国用支给。 度支司的头叫做度支郎中,从五品上的官职。 官衔虽然不高,但是位置可谓十分重要。 李旦坐在户部大堂内,一边品着茶,一边等着度支司的人过来。 没多久,便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从外面走来,只见他年纪虽然不小,但是步履矫健,行动敏捷,一步跨过门槛。 男子身着郎中官服,身形适中,不胖不瘦,面相方正,额头较宽,满脸正气。 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中年男子径直走到李旦面前,拱手施礼道:“狄仁杰参见豫王殿下。” “谁?狄仁杰?”李旦看着眼前的男子,颇为惊讶,刚喝下去的茶差点喷了出来。 “正是在下。”见李旦如此惊讶,狄仁杰却不慌不忙,十分自然。 “你...你不是应该是在大理寺查案吗?你怎么在户部做了度支郎中?”李旦不解的问道。 在李旦的记忆里,狄仁杰一直是在大理寺负责查案的啊!而且这偏瘦的形象,与李旦想象中大腹便便的样子相去甚远。 “王爷怕是忘了,调露元年,我便从大理寺丞改任度支郎中了。” 大唐时经常改元,李旦也记不清调露元年是哪一年了,仔细算了一番,才知道是五年前。 “五年前你就到了户部了?” “是的。” 五年前,也就是狄仁杰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还只是个从六品上的大理寺丞。 在朝廷之中,连日常朝参的资格都没有,所以也没有引起原主的注意。 李旦对狄仁杰的履历如此关心,倒是让狄仁杰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