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这段歌谣,叫做九九歌!” “今天是冬至第一天,也是数九的第一天,而咱们要学的歌谣,唱的就是冬天的数九。” 娃娃们都很兴奋,大家最喜欢先生教课。 于是无数个小脑袋瓜翘首以盼,又是乖巧又是崇拜的盯着杨一笑。 接下来的一幕,感染了整个流民大营。 师父教一句,娃娃学一句,刚开始还是轻轻的声音,渐渐变成书声朗朗的欢快。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 娃娃们的声音,是这个世上最纯净的声音,都是三四岁的孩童,尚未被世界污浊影响。 小家伙们学会了歌谣,忍不住就请求杨一笑讲解。 “先生,先生,什么是‘不出手啊’?为什么一九二九不出手?” 唧唧喳喳的声音,稚嫩而又带着求知欲,杨一笑十分欣慰,于是柔声的讲解起来。 他授课的方式很特殊,从来不会板着脸装严肃,而是故意揉揉孩子们的额头,语气带着无比和蔼的逗趣…… “所谓不出手,就是冻的伸不出手。” “你们看,王二妮是不是两只小手缩在袖子里?那是因为冷啊,所以她揣着小手暖和呢。” 杨一笑一边讲解着,一边把名叫王二妮的小丫头揽在怀里,他轻轻拽出小丫头缩在袖子里的小手,然后用自己的嘴巴往小手上‘呵’着暖气。 王二妮很幸福,乖巧的把小脑袋搁在他怀里,喃喃呓语道:“先生,先生,我感觉好暖和啊,您做我的父亲好不好?我娘说,师父就是父亲……” 杨一笑郑重点头,声音温柔无比,道:“好!” 只一个字,让小丫头喜笑颜开,甜甜的笑着,缩在他温暖的怀里。 “先生,先生,这就是父亲的胸膛吗?原来我娘亲真的没骗我。有父亲的孩子,冬天也不会冷。” 小丫头的呢喃,让杨一笑心里一酸,他瞬间就听出来,这个小家伙的父亲已经死了。 江淮那场大水,死的灾民太多,这孩子能活着来到泾县,估计是因为母亲的强撑。 一个女人能强撑着把孩子带到泾县,可见是个坚韧无比而且能吃苦的。 就在杨一笑心里沉吟的时候,恰好听到流民大营里有哭声,只不过那不是悲切的哭,而是一种开心而又欣慰的哭。 杨一笑不由自主抬头,寻着哭声望了过去,却见一个妇人躲在棚子口,正在呜呜咽咽的擦眼抹泪。 虽然她在哭,但却满脸带着笑,她目光柔柔看着小丫头,显然正是这丫头的母亲。 她一边哭着,一边跪倒下去,远远冲着杨一笑磕头,脸上有种朝拜似的虔诚。之所以虔诚,是因为感激到了极点。 杨一笑并没有阻拦那个妇人磕头。 甚至没有出声引起小娃娃们注意。 反而他带着娃娃们继续向前漫步,并且继续讲解着刚才教导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是因为天气变冷到了冬季,所以这一句形容的是寒冷,百姓们无法再继续劳作。” “就像我们的小宝贝王二妮那样,她刚才把小手揣进了自己的袖口,其实不只是你们小孩子会这样,你们家里的大人也害怕冷。” “大家回忆回忆,你们父母是不是也把手缩进袖子里?这歌谣第一句形容的,一九二九不出手。” 学童们‘哦哦哦哦’的点头,每个人都在用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