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有不来者,后果自负!
“她的名字,叫荀贱。” 方永脸色平静的说着,扭头向沈碧落吩咐道,“碧落,去后院地窖里把大家母请来。” “告诉她,可以回家了。”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自荀贱帮方府杀掉了金陵崔家的那些死士后,荀氏和李牧就一直受到崔氏爪牙的针对。 官场上,李牧但凡出现半点错误,就会被崔家扶植起来的官员集体弹劾。 生活里,一旦李牧或者荀贱离开金陵,就会无端端的被人盯上。 李牧处境稍微好些,自身已是金陵县令,背后又有李家撑腰,行为做事稍微拘谨一些尚能应付,但荀贱就不行了。 荀贱本就行动不便,又恰好遇到江南水灾,严重的湿气导致大腿内侧的旧伤恶化,正常行走半个时辰左右就会双腿发软,已经无法独自进行长途跋涉了。 方永也曾想过派自己的人送荀贱离开,但方家的影响仅限于江南,一旦出了江南,方家不一定能抗住整个崔氏一族带来的压力。 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能够不惧崔家势力的人护送荀贱回京。 忠义候,便是他看中的护送人。 谢玄眯眼打量着方永嘴角露出的笑容,沉声质问道,“早在李牧带着荀贱进你方府的时候,你就已经把算盘打到本侯头上了吧?” “前段 时间方府传出来的烈酒,也是你教李夫人酿造的?” 见方永嘴角的笑容愈发灿烂,谢玄顿时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咬牙切齿道,“好一个一石三鸟之计!” “方家次子,本侯还真是小看你了!” 方家和谢家达成合作是次要的。 此子真正的算盘,是利用谢家的权势,把李牧的母亲安全的送回京城。 在江南,谢家收集消息的能力并不比琅琊王氏差多少。 据他所知,荀贱带来金陵的那几百名心腹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加上荀贱这些年在京城得罪的人不少,想要活着回去,并非一件易事。 且不说其它,仅仅是太尉府上那位李家大夫人,便绝不希望荀氏活着出现在京城。 但要是有了烈酒的酿造技术就不一样了。 天下间的酒,越烈越珍贵。 倘若荀贱当真从方家次子这里学会了酿造烈酒的方法,消息传到京城,便一定会引起荀家和李家两大家族的重视,荀贱在两大家族中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届时凭借一个女人,方府便可以联合京城两个大家族的势力,而方府也可以借着谢家护送荀贱回京的这一关系,让荀、李、谢三家形成拉扯,间接和崔氏一族拉开距离。 毕竟这方家次子曾经说过,要和金陵崔家不死不休。 利用 手里的酿酒技术和兵器资源,不费吹灰之力便让能够左右天下的三个大家族为其做事,此子的心机谋划实在是太深了。 这还是他当初认识的那个风流成性的方家败家子吗? 谢玄惊诧之际,一股浓烈的酒香味飘入鼻尖。 一脸色憔悴,走路左轻右重的中年妇人在沈碧落的搀扶下从门外走了进来。 “见过公子……” 荀贱先是向方永恭敬一礼,又向谢玄作了个揖,这才把手里的马蹄铁放到了桌上。 “妾身来时遇到了罗锅罗铁匠,见他行色匆忙,便顺路把罗铁匠要交给公子的东西带来了。” 方永点了点头,指着桌上的两个部件朝谢玄说道,“按照在下的理解,侯爷给的图案应该是我们大隋铁骑常用的防交突蹄铁和狩猎蹄铁相结合打造出来的新品。” “马蹄铁底部密集的波纹是为了加强地面摩擦,为马匹在草原上奔跑时急停进行的改造,而外侧的弧形并不是马蹄铁,而是笼罩在马蹄铁上方的弧形部件。” 方永拿起桌上的锥形铁块,用手比划道。 “这种弧形部件,应该安装在马蹄距离地面半寸之处,在必要时增加马蹄和地面接触的面积,以扩大马蹄下沉时候产生的阻力。” “草地上泥土夯实,部件不会和地面产生接触,但 在沙漠地区,马蹄容易深陷沙土之中。” “这种锥型的设计既能让马蹄扩大和沙土地的接触面,也能让马蹄尽快的从沙土里抽出来,故而速度更快。” 方永说罢,信心十足的把马蹄铁和锥型部件交到了谢玄手上。 “侯爷大可以先拿回军营试上一试,若是符合在下的猜想,再进行批量打造也不迟。” 谢玄毫不犹豫的把马蹄铁收了起来,头也没回的向方家大门走去。 他心里清楚,这是方家次子在给他向皇帝汇报的时间。 一旦让谢家的镖局和方家合作,不仅意味着谢家今后会在崔氏和方府的争斗选择方家次子,也意味着背后的皇权,今后会向方家进行权力倾斜。 这件事,他做不了主。 谢玄离开没两个呼吸,方永便见罗锅从大门外走了进来。 让方永惊诧的是,罗锅手里还拿着一份朝廷文书。 罗锅低沉着一张脸走到方永面前,主动将手里的文书递了过去。 “刚才门外来了个身穿红袍的使者,自称是朝廷工部的人。” “那使者把这份文书交给了属下,还放话说,三个月内咱们要是不能凑齐文书上的东西,咱们方家的铁匠就会被安排去工部划分的地盘,听从工部的人安排。” 方永打开文书扫视片刻。 上面确实 改了工部的大印。 文书要求方家在官府进行过登记的九百三十多名铁匠,三个月内打造出九万三千杆锋利的长枪,原材料会陆续送达金陵。 九万三千杆,平均每个铁匠每天锻造一杆。 换做平常,这点儿工程量不算什么,但要是再加上给谢玄打造兵器以及囤积武器谋利,事情就显得过于仓促了。 方永担忧的不是工程量,而是工部的举动。 让分布在民间的零散铁匠,给朝廷打造武器,这无疑是在通过铁匠告诉天下人,朝廷要准备打仗了。 百姓是反对和反感战争的。 但在某些人眼里,战争恰恰是实现愿望的最好时机。 “我们这位陛下,还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