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周建安等了一刻钟,陈镇夷也没有上来,他便摇了摇头,回去休息去了。 当日,两军休战,晚上也没有再起什么幺蛾子。 而天色一晚,关宁打探到的各种情报就不停的传了回来。 这里面有关于建奴的兵力,粮草数量的大致情报,也有附近各州府的情况。 建奴不止要攻打真定府,包括周围的州府,例如获鹿,平山,灵寿等城此时都遭到了建奴的攻打。 不过由于大部分的兵力都用来围困真定,所以攻打这些州府的建奴兵力也不是很多。 目前几座城池都还没有被攻破。 另外就是关于建奴火器部队的打探,根据关宁他们的侦查,清军建奴的火器营目前还在赶往真定的路上,由于前些天下过大雪,这两日的天气又有些回暖,雪水稍微一划开之后,地上泥泞难走,所以火器营的速度很慢,根据关宁打探,他们要抵达真定恐怕至少还需要两日的时间。 而两日的时间,恐怕明军的主力也快抵达真定了。 第二日清晨,天刚刚亮的时候,高台上上哨兵便看到了在真定城东北角方向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从他们的装扮和旗帜上来看,确定是明军无疑了。 不过距离实在是太远,一时也根本看不成切,具体是卢象升麾下的哪一队兵马也尚未可知。 随着明军的到来,建奴的阵型也开始转变。 周建安站在城墙之上,对于如今建奴的动作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建奴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建奴打算围点打援,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在中途袭击明军?” “大人,依属下看,建奴的算盘恐怕打得有点大啊。” 周建安身旁,李岩审视的远方,表情严肃的说道。 周建安闻声,转过头,看向了他,对于自己这位谋士的能力,周建安还是很相信的。 “哦,你说说看。” 李岩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 “大人,根据昨日关守备的侦查,建奴的兵士至少在三万上,而建奴此次入关侵我大明,动用了十万兵力,其中贼伪王多尔衮和伪贝勒岳托各领一半左右的兵力。 在通州兵分八路拦下,按道理说外面应当只有多尔衮所部的兵力,可是前两日却是看到了贼杜度所部,而其部应当是岳托麾下。 众所周知,建奴虽然战力不俗,可他们内部的矛盾也是不少,如今两部合为一部,恐怕他们的目的绝对不是围点打援那么简单。 属下认为,建奴肯定是想先消灭明军的援军,而后再平真定城。” “如此看来,这建奴的口气还真不小啊。” 经过李岩这么一分析,周建安也觉得似乎很有道理。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 光是建奴多尔衮一部就有五万余兵力,虽然之前周建安他们消灭了不少。 可此时城外能够探明的建奴兵力仅仅只有三万出头,而这里面还有多少岳托所部的兵力也未曾可知。 就算加上分散到进宫周围各州府的兵力,建奴起码还有一支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精锐在暗处等待时机,突然杀出。 至少从目前看来,接下来的肯定将是一场血战了! 而根据周建安对于历史的一些了解,这一次建奴叩关,最远将打到山东的济南,并且攻破济南,而后虏获大明的德王和山东一众官员,数十万百姓,数百万两金银之后从容的退出关外。 这一路上,恐怕除了卢象升与之有过激烈的作战外,能够找出同规模的大战都几乎很少了,在那个时候,大多数的明军几乎都是跟屁虫,紧紧的跟着建奴,却不敢有丝毫的动作那种。 可是如今,由于自己的变动,历史的轨迹已经开始转变,很有可能建奴和大明将在真定府发生一场规模甚大的决战! 周建安凝神注视着远方,此时的整个真定城外,到处都是战马在奔腾,各种声响络绎不绝,他脑海里在想着什么,神情也越来越严肃。 真定附近建奴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回了京师,崇祯在听说建奴多尔衮正云集真定城后,赶紧将杨嗣昌给叫进到了乾清宫内。 乾清宫内,崇祯来回走动,心中略显不安。 前些日子他从卢象升的密信之中得知了周建安后面与建奴的几场大战,而这几场大战周建安基本上都是偷袭加夜袭,可以说取巧的成分很大。 而这一次建奴云集真定,兵力充沛,周建安肯定也不会再有那么好的机会了。 而卢象升麾下有多少兵力他崇祯可是心知肚明的,若是卢象升战败,真定城孤立无援,那周建安自然也就危矣。 杨嗣昌刚刚在兵部处理完运河一带的防御,听见崇祯的召见,立刻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一进乾清宫的大殿,他便瞧见崇祯在上方不停的徘徊。 “陛下。” 杨嗣昌恭敬的行了一礼。 “原来是先生来了,大伴,快给先生赐座。” 崇祯一转头,看见卢象升一路小跑后头上流着的汗珠,胸口还在起伏,不停的喘着粗气,连忙让王承恩拿来凳子。 而杨嗣昌自从拜为兵部尚书后,崇祯私下里便称呼其为先生。 待杨嗣昌坐下后,他赶紧说道。 “先生,真定传回来的军报,你可看了?” “回陛下,臣已经看了。” “可有对策?” “回陛下,臣以为真定城墙高墙厚,加上又有洋河卫指挥使所部三千精兵驻守,建奴定不会强攻。 他们的目的,绝对是建斗麾下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兵马,此三镇兵马若失,建奴南下的阻碍将大大的减弱。” 杨嗣昌认真的分析道,崇祯一边听一边认同的点了点头,当他听说建奴肯定不会攻打真定城时,脸上终于是轻松了一些。 “若如此,先生认为是否应当传令建斗所部,命其不得与建奴交战?” 既然他们的目标是卢象升,那么崇祯认为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调走卢象升所部,让建奴的诡计失策。 可是杨嗣昌却摇了摇头。 “陛下,建奴此次叩关,虽分成八路,可每一路都紧密联系,无论那一路出了时,周围的建奴都会快速来援,这也是朝廷大军屡战不胜的原因。 臣认为此次建奴云集真定,乃是百年不遇的机会,不会将计就计,将这群狂妄的建奴消灭在真定,如此一来,肯定会使建奴深受重击!” 杨嗣昌的话让崇祯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