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刘轩犹豫,杨肃焦躁,士子上京准备科举
吴国这边也很急切。 孙库授意孙泉继续进攻怪冬,试图将战争的劣势给挽回。 但是。 之前不断战败的怪冬,此时却忽然很难打了,甚至于怪冬还反过来打了好几场胜仗。 这下子给吴军整不会了。 唯一的一个软柿子也打不过了。 那现在打谁? 是军神杨肃?还是战神刘流? 能不能都不选啊…… 去打水军行不行? 不对。大乾水军好像更加无敌。 吴军的士气开始跌落。 对此,孙泉提出了向蜀国请求援军,并且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已经在谈了。 而对于这个行为,孙库有些不满,毕竟他还没有授意,但是眼下也就只有这个办法。 要维持住士气,乃至于士气回升,都需要蜀国的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 那些从川地而来的蜀国劳工,在这一次全面的战线后撤里又损失了许多,成为了乾国的俘虏。 这处处透出的窘迫,也的确让吴国和蜀国陷入了焦躁和不安。 但蜀王刘轩依然对于是否出兵产生犹豫。 战争暂时的陷入停滞。 ………… 康哲五年,三月中旬。 乾吴战线军营。 杨肃拿起一份紫荆报纸。 紫荆报纸在全国各地都是热销,不过要期待时效性也不可能了,他手上的这份已经是十几天前的报纸。 “前线打仗的意义,正是让后方安定呀。不愧是杨弘,做的不错。”杨肃看完了报纸,默默的放下。 这一份紫荆报纸很不错。 杨弘在上面写的文章可以说是深入浅出,非常具有权威性。 有此等人才,何愁杨家不兴? 说实话。 杨家之前作为隐秘世家,其余方面都是声名不显的,地不多,家里有的店也不多,钱财也不多。 但是在教育方面是真的牛。 杨家公一生都没有当官,杨家隐秘起来有足足五十多年了。 但是杨家公绝对是一个出众的人才。 就凭他教导出了杨肃,教导出了杨弘这样的栋梁之材。 不过这也是诸多世家的写照就是了。 世家出人出财,国家给予回报。 在整个大陆上都是不成文的规定。 正所谓“皇帝和世家共治天下”。 现在大乾蒸蒸日上,国力日益增强,取得一个个强盛的成就,世家提供的诸多人才功不可没。 唯一不好的,就是如今的皇帝手中皇权太集中了,让那些上层世家有一些不安,不知道哪一天皇帝就对他们动手。 “嗯……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刘轩这个逼崽子把军队调动出来呢?” 杨肃放下报纸,又是皱眉苦思起来。 如今乾吴战争里大量的战功被各大世家瓜分,其中杨家的份自然不少,独孤家最多。 家族力量上涨自然是好事。 但就杨肃个人感觉而言,一个伟大的战略能否实施,他也很在意。 换个角度。 这一次放血战略能否成功,对于杨肃是一个很有诱惑的挑战。 他真的很想达成这个战略。 不然就会意难平,好几年都睡不好觉那种。 拜托。 这种大胆而困难的战略如果达成了,超酷的好吗。 杨肃也是纵横战场,赢下无数战役了。 但现在他是真的兴奋。 杨肃也承认,他有点缺失平常心了,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但他现在的确对于刘轩这种怂比行为感到愤怒。 出兵!tnnd!为什么不出兵!都怕死是吧! 杨肃是真想摁着刘轩的头让他出兵。 “呼……平常心平常心。”杨肃深呼吸一口气,暂时不去想这些事情。 “事情一步一步来。” “这波打点,也得靠父亲,希望京里万事无忧。” 如果这个战略没有完成,而原因是因为紫荆城那边出了问题,那杨肃得气吐血。 ………… 紫荆城。 外城,城道上。 大量满载金银珠宝、各种奢侈品的巨大轨道车,被十几匹马拖着,往城内送去。 “诶唷。杨肃真不愧是咱大乾战神,这些钱财,都是从吴国那里弄来的吧。”一名衣服华丽的少年眼睛冒光,兴奋道。 “这是掠夺啊……”旁边,另外一人则是一身的书生气,此时幽幽说道。 “你说啥呢,吴国先发动的战争。”锦衣少年道。 “可这些钱财好像都是从那些吴国世家那里抢来的,吴国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书生叹气道。 “省省吧你。国家越富有,百姓就过得好。我们是利益的受用者。战争无所谓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战争赢下来,无数的钱财流入到咱们大乾,咱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也是。”书生少年摇摇头,他的心灵很是纠结。 因为。 如果朝廷没有钱,那也不会有花钱购买民间书籍一说。 那么他也不会有钱来紫荆城。 更不会有钱去江南图书馆读书。 “走吧。先安顿下来。”锦衣少年笑道,“半年之后,就是下一次科举举办的时候。你可得好好读书,不然可辜负了咱家和你家之间的好关系。” 锦衣少年是江南经济腾飞时崛起的一个新兴世家的子弟。 但是,家里没有人怎么读书。 于是他们看上了出自寒门的书生。 两方合作,一拍即合。 原本书生少年通过卖家里的书给朝廷,换来了些钱,经济也不算富裕,只能说能维持温饱。 但现在,有了暴发户世家的支持,什么都有了。 这一路从江南到紫荆城,一路上堪称吃香的喝辣的,书生少年一辈子没吃那么好。 “嗯。”书生少年点点头,跟在锦衣少年身后,“我心中的迷惘,将用读书来解决。如今的大乾,有很多很多的书。” “去读书。” “然后造福这个国家。” “如果这个国家尚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那就去改善,去建设。” ………… 如锦衣少年和书生少年这样的组合还有很多。 在陛下开启艺考后,今年的康哲五年是第三次。 康哲元年,科举。康哲二年,陛下开恩科。康哲三年开艺考,康哲四年继续开艺考。 而按照正常的制度,下一次开科举正是在康哲五年。 四年一考。 如今距离科举还有半年,已经有不少的学子已经动身,提前来紫荆城熟悉环境,准备科举。 恰好遇上了杨肃在吴国搜刮来的战利品送回紫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