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虽然年幼,雷霆之怒却也不是荀彧和荀攸可以硬扛的。 二人稽首于地,纹丝不动。 刘辩一通挑拨离间和大饼之后,胸口也有些起伏,方才最后几句话已是声色俱厉。 此刻,他深呼吸后,静静的看着跪地的荀彧和荀攸,等待着这两位的选择。 汉时士大夫的观念,奉行的其实是二元君主观。 如荀攸和荀彧,根本就不是刘辩提拔的,他们的君也就不是刘辩。 刘辩此举,也就是在逼两人表态,奉他为君,或者“回家”。 只有奉他为君,才会尽心尽力。 ...... 夜间的凉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荀攸轻轻拉了一下荀彧。 两人齐声道:“君权天授,士人高洁,攸(彧)原本汉臣,自当竭力效忠陛下,敢有二心,死无葬身之地。” “平身。” 刘辩淡淡开口,待二人起身,再次问道:“文若何以治国,方能复昭宣中兴?” 同样的问题,这时的荀彧就认真多了。 毕竟宣室内烛光明亮,窗外斧影闪烁,而他们已经决定从心效忠天子...... “陛下若要革除弊政,难矣!” “何以见得?” “如今生民涂炭,而豪族富足,陛下若要革除弊政,当用酷法。 然若用酷法,则社稷动荡,轻则遍地叛乱,重则新朝再现。” 荀彧叹息道。 新朝就是王莽建立的朝代。 王莽其实用的也是酷法。 刘辩也知道此刻荀彧终于抛开表面上的东西,开始说本质了,于是暗暗挥了挥手。 随即,宣室外响起阵阵轻微的脚步声。 ...... 左都侯张汛,对右都侯于禁说道:“终于可以回去睡觉了。 国家也是,想杀人,某这一队兵还不够吗,没得劳你的大驾。” “放肆!” 右都侯于禁冷哼一声,“国家的手段,岂是我们可以置喙的。 张都侯若再如此,休怪某上奏折。” 说完,大步离去。 看着于禁的背影,张汛不由得气结:“俺好心和你说话,你娘的装啥正经!” ...... 当然,这些小细节,荀彧和荀攸并不知道...... 现在的荀彧还在进策:“袁贼若登高一呼,虽然不说天下响应,但势必会造成关隘阻塞。 如此以来,荆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和扬州的钱粮赋税,可就到不了雒阳了。” 这一句话,就说的刘辩头皮发麻,他还没有想的这么细致。 雒阳的富足,那是要靠天下供养的,现在财路一断,他这大军都没法养。 大家没法养怎么办? 恍然间,刘辩似乎明白董卓为什么要劫掠富户,为什么要盗墓挖坟...... 荀攸皱眉道:“这个,只是最坏的情形!” 刘辩一脸肯定的看向荀彧,道:“我们就要做最坏的打算。” “即便这件事情不发生,国家的燃眉之急也是钱粮。 如今田地多在豪强大族手中,列侯遍地,能收上来的赋税不多,但天下叛乱却又多如牛毛。 州郡要平乱,就要耗费大量钱粮,不要中枢支持已是难得,哪里还有余力供应朝廷。 黄巾动乱,人口锐减,荒田遍地,民生凋敝。 流民要生活,或从贼寇,或投豪强。 使得国家社稷钱粮不足。 钱粮不足,则牢直不继,牢直不继则军心不稳。军心不稳,则动乱四起。 动乱越多,则越缺钱粮。 各地都要钱粮,国家若要平叛,则只能增加赋税。 但增加的税赋又只能在黔首上摊牌,闾左黎庶本就大量流失,如此一来压迫更甚,只会增加更多的动乱。” 荀彧继续说道,他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逻辑合理。 荀攸已经开始在擦额头了,他多关注军事、策略,对民生这一块的了解,委实不如荀彧。 “不能从豪强大族那里摊派钱粮么?”荀攸问道。 荀彧则是冷笑回应:“平叛还要仰仗他们的力量,他们不从牢直中克扣军饷已属难得,你还要他们出钱?” “这......” 荀攸又擦了擦额头。 “文若还有何良策?” 刘辩听的连连颔首,这才是王佐之才,要懂得社会运转的基本法则,而不是只会空谈文章的坐客。 荀彧行礼道:“此时虽然缺钱,但却要降低税赋才可。 一些动乱,只要不伤及根本,不需理会。 若是州郡的豪强大族受创深了,他们自会出钱出力,安定一方。 另外,还要国家以身作则,把私产拿出来供于社稷,待中央强盛,再许之以利,则天下自服。” 刘辩:“......” 从这一个对策上来,谁说荀彧是老实人,他跟谁急。 荀彧的意思很简单,反正这些税赋我也收不到,干脆让利于民。 至于地方上的动乱,我就躺平和地方豪强大族比烂。 豪强大族的利益受损,对朝廷失望后,自然会组织宗族力量,出钱出力对抗叛贼。 等到朝廷在天子的带领下,捐献私产,再度强大后,恩威并施,自可收伏那些豪强大族。 另外一方面,因为要对抗叛贼,豪强大族肯定要不顾朝廷的法令,盘剥周边。 到时候,朝廷就可以轻易的站在道德高点,去谴责这些豪强大族不守法度,趁机邀买民心。 果真坏的都是臣子,一把手都是好的...... “文若此议,甚好,甚好!”刘辩的眼神中,已经闪烁出爱的火花...... 历史上曹操刚刚见到荀彧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般被折服...... “臣议,当此乾坤轮转之机,当免口赋、减算赋,增加田赋,以告示天下。” 口赋和算赋就是人头税,田赋则是田税。 豪强大族隐匿人口,是为了减少缴纳口赋和算赋。 而这些人心甘情愿被豪强大族隐匿和驱使,也是为了逃避口赋和算赋。 如果当减免口赋、算赋,增加田赋,自然会有一些被隐匿的人口出现。 毕竟豪强大族隐匿的人口,基本算是奴仆一般的存在。 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奴仆。 “今夜,当与文若秉烛夜谈。” 荀彧的这一建议,已经触及了根本。 牵涉到税赋改革,则必须慎之又慎。 见刘辩听的入迷,荀彧继续说道:“黄巾动乱,人口锐减,荒田遍地,民生凋敝。 若要民富国强,则要有人,而口赋,便是增加人口的利器。 文景之治时,口赋一年收二十文,七岁至十四岁孩童征之。 孝武皇帝时升至二十三文钱,改三岁至十四岁征之。 又有底层吏员上下其手,使得民难以生。 百姓生子大减,尤其贫寒家庭甚至生而杀之,或溺死,或抛于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