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小子这次回来,不爱笑了,没有从前那般乖巧阳光。 直觉告诉他,这官,小子当得不是很高兴。 从张成宴家里出来,顾晨无奈了摇了摇头。 这个酒鬼先生,其实,是个很睿智的老头子呢。 他,一点也不糊涂。 顾晨直到祭祖那天,才彻底明白为什么古代人将当官,视为最大的荣誉,因为实在是太有荣誉感了。 首先,不说十里爆竹,五里爆竹还是有的。 其次,从马车停的村口,顾家族长就吩咐人铺了红罗,一直铺到顾氏宗祠,这里的红罗可以理解为红地毯。 由村子里有名望的人站在中间,等着顾晨回村。 而红罗的两边,站着普通村民,学子们也分别站在两旁,翘首以盼,对下车的顾晨投来敬佩的目光。 从前看不上他家的,欺负过原主的那些混蛋孩子们,这会儿全都恭恭敬敬,满脸讨好。 顾晨理好衣裳,保证无褶皱,不失礼才拱手道。 “族长、各位叔伯好,晚辈,多年未归乡祭祖,实在是不孝,全仰仗族长和各位叔伯了。” 其实,原主考学,族中也有接济,只不过没有多少。 毕竟,需要族中接济的,也不止只有顾晨一个人。 可古人讲的是家族,自然不能以现代那种小家庭眼光看待。 就像刺杀永乐皇帝的景清,不但自己的九族没了。 整个村子也被屠了个干干净净,鸡犬也不留一只。 换言之。 顾晨如果犯错,这些人很有可能会陪他一起去死。 或许,顾家将来再出个官,很有可能再拖累自己一家去死,这也是大家觉得朱标仁慈的原因。 不用一人犯错,满族遭殃啊。 而顾晨想要独善其身,好好活着,不但要保证自己不犯错,还需要要保证家族里的人不犯错。 “应该的,二郎为官为民,没空归乡祖宗也自然也是理解的,孝心自在心中,不在香火之上。” “是啊,是啊,二郎从小读书就好,是咱们族里近五十年来,第一位进士,二郎是咱们家的骄傲。” “是啊,是啊。” “祖宗在天有灵,只怕是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 顾晨被男人们簇拥着,争先恐后地同他说话。 再看嫂子和苏婉盈那边,也是这般被村里的女眷围着,你一句、我一句地被大家捧着奉承着。 他尽力笑着回复,做到有礼貌、有分寸。 好不容易熬到祭祖的时间,顾晨这才觉得耳根子清静了一些,这时族长递来表文让他念。 “惟洪武十四年,岁在辛酉,不肖子孙来拜。 时惟辛酉、节序清明、长空澄澈、毓秀钟灵、惠风和畅、水绿山青、岁岁惶惶、曜日吉星。 …… 诚惶诚恐,谨呈祭章,报恩孝亲,伏惟尚飨。” 北宋时有位官员,叫顾临,是当时的翰林大学士。 历刑、兵、吏三部侍郎兼侍读,也算是光宗耀祖。 对,不错。 原主他们这一支,和顾临就是出自同一宗的。 只不过经过朝代更迭,还有战乱和多次移民。 他们没落了,南宋到元朝,再到明朝整支族人,加上顾晨,总共,也才出了三进士而已。 本来已经不抱希望的族长,这会儿又来了一身精神,拉着顾晨去参观他新建的学堂。 “我亲去吉安府请的西席,已经教出了好几位秀才公,只盼着,咱们村也再多几个功名才好。” 有功名,就可以免税,地位也高,族里也有面子。 这么好的时候,废几个钱而已,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