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治理定北州之策
田豫点了点头,也明白自己责任重大。 “那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将军,我曾在驻守上谷郡,与乌7丸人打交道,如今乌丸已经不存在了,原来的乌丸人亦不会再当自己是乌丸人,而是当自己是汉人。草原辽阔,非上谷一地可比,但我相信,我在上谷镇守几年,亦有一些心得。” “我军杀害的鲜卑人太多了,草原上的还剩下鲜卑人不宜再留在草原,需将他们迁移到幽、冀两州去。对于草原上其他异族,我们可以拉拢他们,向他们传授我汉人的文化,打着与我们汉人是一家的旗号,给予他们好处,如此他们便心向我们。对于忤逆我们的人,我们一定要清剿。” “如此一来,定北州就需要大量的文官,来处理我汉人与其他异族的关系,传播我汉人文化。另外,我们还得在三城修建书院……” 田豫滔滔不绝,花了半个时辰,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同时表达了他的困难。 刘鑫通过田豫的话,明白他的思路,心中也是高兴。果然,田豫多年在右北平处理政务,又在上谷驻守几年,处理北方草原事宜可谓是得心应手。 对于田豫提到的困难,刘鑫早有准备:“国让,治理北方草原乃重中之重,我以幽、冀州两州的人力和财力为后盾,大力支持你。你有什么要求的,我都会酌情考虑,尽量满足。” “还有,我军攻破东部鲜卑,北部草原富饶之地可能会引起其他一些部落的窥视,例如西部鲜卑的蒲头、泄归泥等首领,还有匈奴的呼厨泉、去卑等人,他们可能会跑来占据草原,你要谨慎对待。” “若他们来犯,必须予以回击,但不能主动侵犯他们,须知你的任务是经营草原之地,并非攻略土地,待我军战力恢复之时,我自然会处理西部鲜卑和匈奴。” 田豫认真地听了刘备的话,点了点头。结束谈话的几天后,刘鑫率龙腾、龙耀及曹军出发,先回管子城。到了管子城之后,他让人收回了给曹军的兵器,把曹军原来的兵器归还回去。 在管子城待了三天时间,处理完相关事宜。十几天后,他便率军回到右北平土垠城。 当他回到土垠城时,他惊呆了。土垠城北门门口,无数百姓正在站于道路的两边,夹道欢迎他们归来。一眼看过去,百姓人山人海,队伍都看不到头。百姓齐声高喊着“征北将军,凯旋归来”,还不断地向刘鑫挥手。 刘鑫多年征战,还从未有过百姓夹道欢迎的待遇,莫非是国渊等人组织的?管他谁组织的,这感觉总是不错的。他便让诸军从统帅和士兵个个都要昂首挺胸,接受百姓的赞誉,这种感觉可真好。 进入城中之后,他又让张合和许褚安排军中之事。同时,他解除了对曹军的禁令,允许他们在城内自由行动。原本,他希望把三百曹军安置在一起,不允许他们随意外出,谨防他们窃取机密。 后来一想,虽然曹操会成为与他敌对的势力,但这些随他征战草原的曹军士兵,也就是典韦和剩下的三百多士兵,亦是大汉的英雄,理应得到尊重。 刘鑫匆匆回到家里,进门正好看到蔡琰抱着刘佑玩耍,他小跑过去,一把把母子俩都抱在怀里。 在外征战时,他一般都不会想家里,因为他必须为全军负责,脑子里想的只有怎么打赢这场仗。但仗打完之后,他就开始抑制不住思念家中的妻儿,总想着赶紧回土垠城。可是,草原刚定,事务众多,他又不得不在草原上多滞留两三个月才能回来。这几天时间,他都待在家里待了,专门陪着妻子和儿子。 …… 几天后,他先去见了郭嘉,解决一下郭嘉和曹军的去留问题。 来到软禁郭嘉的地方时,居然发现郭嘉悠哉地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书。 “郭奉孝,看来你这日子过得不错,被软禁也这么悠闲!” 郭嘉这才注意到刘鑫来了,连忙起身,向刘鑫施礼:“原来是将军回来,真是贺喜将军,西部鲜卑被消灭,将军功比卫霍,当名留青史。”如今,郭嘉还是挺佩服刘鑫的。 草原问题困扰朝廷数百年,鲜卑强大,朝廷无可奈何,才收留乌丸,将乌丸南迁,就是想以乌丸之力来对付鲜卑。可如今,乌丸和鲜卑皆被刘鑫所平,这是何等功绩? 刘鑫得意了:“哈哈哈哈,奉孝你过奖了,只要是我出马,哪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郭嘉看到刘鑫一点都不谦虚,心里也是无语。正常人被别人夸奖,都是要谦虚一番,哪有像刘鑫这样自吹自擂的。 “看来休若时常来看你?荼这么稀罕之物,他竟拿来给你喝,还是用我教他的方法泡的!” 郭嘉最喜欢喝茶了,竟不知道这喝茶乃刘鑫所创,一时惊愕。 “将军,你有所不知了,这荼确实是休若带过来的,但听说土垠城的商人从益州带回来很多,可没你说得那么稀罕。” “哦!是吗?”刘鑫征战在外,哪知道这事?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郭嘉才问起正事来:“将军今天前来,肯定是来告诉我答案的吧?不知将军会如何处置我?” “你认为我该如何处置你呢?” “将军说过了,在右北平,我说了也不算,就算将军同意我的说法,将军仍能按自己的心意办事。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多说呢?我任凭将军处置便是。” 刘鑫心里暗笑,看来郭嘉仍是在意之前的事情。 “我打算放你走,不过,你的差事砸了,我可不负责任,你自己跟曹操交代。” “什么?”郭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将军莫是拿我杂耍来的?将军此前信誓旦旦,要将我终身囚禁于此,如今却说要放了我?我可不敢相信。若是将军说,要拿我向曹将军索取好处,我搞不好还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