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岌:“如果找不到硅藻土,也就只能这样了。 只是,这样做的话,太浪费糖水了!” 李继岌告诉李过分,等硅藻土运回来后,让反动弱用先处理硅藻土,制作霜糖的时候,再通知自己。 李继岌跟大家说:白糖是好东西,可以给人提供糖分,也就是能量。 战场上没时间吃饭的时候,吃上一大口霜糖,可以恢复体力。 更重要的是,霜糖可以给人带来甜蜜的感觉,使将士们心情愉悦,士气高昂,这对于将士的情绪管理很重要。 尤其对伤兵,更是极大的安慰。 跟看见美女的效果差不多! 荷尔蒙可以产生冲动,多巴胺产生甜蜜。 这两个相加,是不是初恋? 李继岌说道:“这样的东西,咱先不准备挣钱,要给所有河东将士每个月一斤,让他们作为单兵的给养。” 李存进却说道:“只怕,送到魏州,晋王抠唆的性子发作,未必肯分发下去!” 李继岌叹一口气:晋王在臣下心中的形象,可是不怎么好! 腊月二十三,外出寻找硅藻土的人回来了,并且带回来几种样品。 李继岌赶忙找到反动弱用,对这些样品分离、鉴别、试用,确定了准确的硅藻土,然后派安审琦带五百亲卫,架着四轮马车出发。 那些寻找硅藻土的人,回来以后,就再也没有自由了。 而这些亲卫,需要严格保守秘密,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甜蜜的霜糖,年前是产不出来了,不过,弄出来几百斤,送到魏州和晋阳,尽尽孝心还是可以的。 腊月二十八,李继岌派人将五百斤白糖用白纸都包成一斤的小包,送到魏州晋王行宫。 这种露脸的事情,当然是派李过分去做。 晋王问道:“世子又搞出来什么?” 李过分说道:“回晋王,是霜糖! 只是试制,还没有大量制作。 世子心怀晋王,派小人先给晋王送来一些,尝尝鲜。 同时,也给前线的将士们一些年节犒赏!” 晋王点头,不满道:“本王怎么做,还不用他来教!” 李过分心里想到:果不其然,晋王定然不会将这些好东西分给将士! 晋王吩咐拿一包打开,看见洁白如玉的霜糖,忍不住三根手指捏了一点,放进嘴里,脸上顿时绽放出花儿一样的笑容。 晋王问道:“此物何时可以向外发卖?” 李过分:“年后就有一批发卖到江南,然后会走海路去海南,购回原料糖,大量制造。” 晋王:“世子没说此物可获利多少吗?” 李过分:“世子没说,小人不知!” 晋王:“这白糖,你带来多少?” 晋王心里不想这样的好东西发下去,要尽量留在身边。 那么多的太监和伶人,每人还不得要十来斤?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小心思,他不自觉的眼神瞟向殿中的一众大臣。 果不其然! 一帮没见过世面的老醯(xi)儿! 李嗣源、李嗣昭,眼下是晋军里面的正副总管,也是大太保和二太保。 手里牙将凶悍,兵马众多,且劳苦功高。 看那眼神,分明是想要得到甜头的样子! 所以,晋王就希望李过分能懂自己的心思,含糊一下,说只有几十斤而已。 李存勖根据自己儿子以往一贯豪横的行为判断,这批白糖断然不会只有几十斤! 可是,李过分明白的是要晋王不能独吞,非常大声地说道:“世子命小人带来白糖五百斤,且分为五十包,每包十斤; 十斤一包里面也是一斤一包的小包装!” 晋王听了,心下非常不爽,说道:“你下去吧!” 但是,李嗣源和李嗣昭却高兴了! 这特么的都一斤一包弄好了,可不好再让下面的军需官背锅了吧! 以往经常出现的类似情况,李存勖就说是军需官私下贪没,根本不是他的本意。 然后把军需官按在条案上,打几十板子,算是了事。 这次不行了! 大庭广众之下,五百斤,独立小包装,每包一斤,可是清清楚楚! 晋王恨透了李过分,心想:这特么简直是个傻逼! 臭小子怎么会用这样的笨蛋? 李存勖看着众人期待的神情,李存勖只好说道:“李嗣源,给本王帐中留五十斤,剩下的,给兄弟们都分了吧!” 众人诧异晋王今日如此慷慨,心里想着大概是过年之后,这东西会大量补给,于是也没对晋王的举动有多少感激。 还是那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在兖州,又是一番天地。 李继岌孤身一人,穿来五代,本就无依无靠,心里忐忑。 再加上,马上就得知还是个不能生育的,更是心如死灰。 但好歹拼出了一番事业,总算缓一口气。 所以,今年,他要大肆庆贺一番! 这个年,是李继岌的束发之年,也是志学之年。 古时对年龄的称呼,一般不准确到多少岁,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垂髫(tiao二声)之年,是指头发还没有变黑,还是黄毛,属幼儿时期; 总角:古时孩童,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 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发之年:十五岁,也叫志学之年,可以开始上大学(国子监)了。 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束发以后,就是青年了。 大人们对他的看法就会多几分尊重,有时候也会听取他们的意见。 所以,今年的年末,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聚会。 只不过,在这样的酒会上,不会多说关于来年征战的事情。 谈的最多的,还是工坊的产出,以及获利的多少。 因为,现在的子弟军,拥军十万,工坊数百,年入千万,是时候让跟随自己的人们,得到点好处了! 李继岌原来决定让王思同管理兖州的民政,但王思同坚决不同意,他还是想带兵打仗,李继岌只得作罢。 现在张瓘来了,只能甩锅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