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初唐峥嵘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头疼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3132 2024-04-18 20:28
   揉着太阳穴的李渊觉得有些头疼,真的头疼。   事实上他已经头疼很久了,自从去年次子扫荡中原,生擒两王,短暂的欣喜之后,就是长时间的头疼。   自古以来,哪个开国帝王有这样军功鼎盛的皇子吗?   而且还不是皇长子!   其实如果是皇长子,李渊更头疼。   今年才五十多岁的李渊有着一个开国帝王的气魄和能力,但他也隐隐感觉到了,自己很可能犯了个错。   去年次子李世民立下如此军功,尚书令不足以酬功,李渊设“天策上将”,许李世民开府建牙。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难道让李世民继续往南攻,真的让黄河以南全都纳入陕东道?   或许干脆下狱论罪?   天下还没平定呢,就要杀戮功臣,而且还是嫡次子……没这个道理。   而且李渊也下不了这个手……皇宫内院,都是以父子而非君臣相称,李渊显然有着比较特别的期待。   但正是因为李渊的这个决定,正式拉开了武德年间,东宫、天策府的夺嫡之争。   因为在某些人看来,这是李渊默认李世民有资格与李建成一争东宫之位。   李世民回京后,招揽众多才俊,又有十八学士在侧,李建成难以自安。   其实李渊都难以自安……倒不是他感觉到了李世民给他本人带来的威胁,而是天策府正在向朝中伸手,盘踞在李渊、东宫身边的臣子都遭受到了威胁。   但事实上,李渊本人试图玩的是平衡之术,可惜他这位开国帝王……其他方面不好评价,这一方面并不擅长。   比如今日这件事,李渊就觉得头痛难忍,不知该如何处置。   看了眼面前单膝跪地的李世民,李渊揉了揉眉心,起身亲自搀扶起来,“二郎素来刚强,今日怎的如此。”   “父亲……”李世民垂泪叹道:“听闻坊间传唱破阵乐,孩儿不敢强辩,前来请罪。”   “二郎不必忧心,此乃有人欲行离间计。”   李世民心里在点头,说得对啊!   离间计……总不是离间我和老大吧?   “请父亲降罪……”李世民再次跪下,“尉迟恭强闯县衙质问案犯,打伤数人。”   “案犯?”李渊怒道:“坊间传唱《秦王破阵乐》,长安令以何罪下狱?”   “某知尉迟恭,骁勇善战,忠心可嘉,打伤衙役,亦是无罪!”   李世民迟疑了下,低声道:“不是衙役……是长林兵。”   李渊更头痛了,呻吟了声坐倒在榻上,以他看来,东宫迟迟不肯出兵,秦王府近日收敛,坊间传唱《秦王破阵乐》必然不会是秦王府的手笔。   二郎早就言明,愿以陕东道大行台为他人节制,尽快使唐军征伐河北山东。   而且二郎的性子倨傲,也不会行此阴私手段。   反倒是东宫那边……王珪、韦挺、魏征,都有过类似的手段。   李渊所提的离间计……很可能是东宫出手,欲离间他和二郎。   所以李渊才会头痛,他从来没有废长子立次子的想法,但今日李世民显然是要就此事向东宫发难。   虽是父子,但也是君臣,军功盖世的天策上将屡屡下跪,这个跪礼不是那么好受的。   反正这一次,东宫在李渊这儿,是丢了分的。   “父亲,若是大哥容不得……孩儿愿散左右六护军府……”   “住口!”李渊喝道:“此事不必再提,为父做主,当使毗沙门、三胡征伐山东!”   开玩笑,去年刘黑闼闹的那么凶,多少将领都败下阵来,而李世民携秦王府左右六护军府一击而胜。   若真的散去……东宫是招揽还是赶尽杀绝?   多少人都是王世充、窦建德、李密旧部,肯束手就擒吗?   益州道还好,但陕东道呢?   一个不好就是天下大乱!   李渊下定决心,必须让长子尽快出兵,他咬着牙低声说了几个名字,李世民脸色微变,有时颔首,有时垂头。   两刻钟后,回到承乾殿的李世民面色铁青。   “如何?”长孙无忌低声问:“东宫何时出兵?”   李世民看左右都是心腹,不再忍耐,飞起一脚踹飞了拦着路的胡凳。   巧妙的让人传唱《秦王破阵乐》,实在是无奈之举……这是长孙无忌捣鼓出来的,杜如晦、房玄龄都并不赞成。   但李世民也是没办法,已经忍气吞声让出了陕东道大行台节制权,而东宫那边还是左一个要求,右一个要求,就是不肯出兵……长孙无忌此举是试图施加压力,催促东宫出兵。   毕竟突厥人破贝洲,攻魏洲,显然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北返的……李世民就盼着老大去河北吃几场败战。   坊间传唱《秦王破阵乐》,父亲显然是怀疑到东宫头上了,但李世民没想到,父亲居然如此偏心。   东宫居然想从天策府抽调人手,而且还是玄甲军左右头领霍长孙、秦琼,这是李世民难以忍受的……李渊倒是否决了,他也知道这已经触犯了李世民的底线,但他但却提出了另三个人选。   “任国公……”房玄龄迟疑道:“任国公倒是无妨,另两人是?”   任国公即刘弘基,和李世民私人关系极为密切,当年还在晋阳的时候,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李世民冷笑道:“张公瑾、郑仁泰。”   “张公瑾与洧州刺史崔枢为密友,后者是清河崔氏子弟,两人相约投唐。”房玄龄如数家珍道:“崔枢如今正在东宫,任从事中郎。”   “郑仁泰早年随殿下起兵,向来是殿下嫡系,但此人乃荥阳郑氏子弟,其堂妹乃是太子妃。”   杜如晦、长孙无忌、房玄龄三人面面相觑,这三个人都是秦王一脉,但都未在天策府任职,说起来也不是不能随太子征伐河北,但东宫显然是有挖角之意。   刘弘基和李世民交好,但与李建成关系也不差。   张公瑾的好友崔枢是清河崔氏子弟,如今贝洲正受突厥祸乱,而崔枢又是太子心腹。   郑仁泰更是够呛,都勉强算得上太子的小舅子了,而且荥阳郑氏是太子妻族,多有族人投靠东宫。   杜如晦厉声道:“绝不可许之!”   “可一可二便可三,张公瑾得李世绩、尉迟恭举荐而来,郑仁泰随殿下先后破薛家父子、宋金刚、刘武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殿下如何能弃之?!”   李世民微微点头,此事绝不能就这么含糊过去,但东宫显然是在拖延时日,如今已近十一月,已是寒冬,突厥人快要北返了。   突厥北返草原的消息入京,老大才会出征……李世民想到这儿就暗咬银牙,太不公平了!   上一次刘黑闼席卷河北,李世绩所率唐军主力全军覆没,第二日李世民就自请出征。   而这一次,李道玄兵败下博都快一个月了,东宫还在拖延时日。   就在这时候,外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来者是秦王府右候车骑将军侯君集。   “殿下,李世绩传信,欲请殿下登门。”   “李世绩?”长孙无忌等人都有些诧异,论起来,李世绩并不在天策府任职,甚至都算不上秦王府一脉。   侯君集身子微微前倾,“殿下,魏洲来人。”   李世民眼睛一亮,长身而起,“年初懋功随孤讨伐刘贼,洛水之侧立下奇功,回京后尚未一聚,正要拜会。”   李世绩身份有点尴尬,先后仕李密、窦建德,入唐后随李世民征战,但偏偏又是太子洗马魏征举荐入唐的,所以向来谨慎,不肯卷入朝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