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敌军越是疯狂,防守一方就越要冷静。娴熟的战阵,有序的梯次,精妙的配合。两组步卒,两组骑军,相得益彰。 明明是曹军人数占优,但在陷阵蛟龙的牵扯之下,优势却很难发挥出来。你想拼命,我陪你,但那不是失去理智的。 步卒坚阵,骑军骑射,步卒团阵,骑军冲击。一个个阵型,一种种战术,在蛟龙陷阵手中变换自如,令曹军疯狂的攻势不能奏效。 “来,继续来!”军官们在心中呐喊着,今夜一战,痛快淋漓。 “看看你们还有多少劲,能拼多久?”士卒憋着气,沉稳应对。 高昂的士气,决绝的态度,无惧生死的精神,的确能加强战力。但这世间,总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刚不可久! 当你的疯狂情绪并不能影响对方,他们依旧那般沉着,关键硬生生抗住攻势,还占据上风。由情绪带来的加成,一定会减弱。 这就是陷阵军从来不靠声势提振战力的理论基础,用不着!我的实力摆在那里,大呼小叫有什么用?除非…… 像六羊山那样的血战,到了最后关头,战死沙场,别无选择。 看着眼前的战局,李典有点沉默,曹真双眼瞪大。原来方才与自己的夜战,敌军竟然还有保留,直到现在,才出全力。 李将军想的与后者不同,今夜,他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定边军骑步配合的精髓。面对困境,他们再无保留,全部施展出来。 步军的稳重,骑兵的灵动,步军的精准,骑军的强力。被一个个战阵,一种种战术演化出来。数倍的兵力,一时也无法突破。 豫州之战,高顺陷阵与赵云飞云的配合他见过,已然极为精妙。但由于两军是对峙,互探虚实,大家都会有所保留。 远处,喊杀声还在继续,且有一件令李典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邱泽的正面攻击,已让李通难以招架,后方居然还有骑兵前来。 刚才他就一直在想,定边主力的骑兵营,一般在三到五千之间。战力越强,人数越多,他不敢少算,蛟龙军该按五千。 而出现在战场上的骑军,不过千余,最多也就在一千两三百之间,其余的呢?是配合攻击曹休,还是配合六曲,突破防线? 最好是那样,眼前战场上,骑军越少越好。李将军是如此想的,但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尤其是邱泽出击之后。 他不知道对方用了什么样的办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邱泽与骑兵之间,一定建立了某种联系,否则时机把握,岂能如此精准? 确定这一点,以邱泽的用兵,陷阵的攻势,未必只是一路。 现在看来,他的不祥预感成真了,邓牧派去绕后的一曲士卒到了。不多,五百多骑,但对李通而言,五百骑军重如泰山。 李典想到了邱泽的战术,只是后者并未下令让邓牧抄后路。一切的决定,都是骑兵营首自行做出的,根据战场形势摆出的变化。 五六年前,尤其是幽州之战,当叶欢、贾诩、郭嘉给三大王牌下令时,只有目的,除非必要,从不交代具体战术。 他们的实力,肯定可以完成军令,而你若是限制的太死,却只会影响后者的灵动。王牌在战场上,总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到了今日,已经是定边军上下标准的模板了,尤其是配合作战。主将只提要求,如何发挥战力,你们自己去想。 如此一来,就能大大节省主将的精力,集中到最关键的地方。 李典不清楚,就算清楚,他也没有办法学习。如此作战,对军官和士卒的作战能力要求极高,目下的曹军还做不到。 做不到还强要做的话,那除了混乱,就没有半点好处可言。 邱泽当然清楚,当远处传来马蹄声之时,他心中暗暗喝彩,干得好!不愧是蛟龙军的骑兵营,他们到了,李通插翅难逃。 “兄弟们,怎么不喊两嗓子呢?眼前的敌军,经不住吓啊。”惟一的遗憾就在此间,特定的情况下,高呼酣战更有优势。 “援军已至,活捉李通……”想着,邱泽高声大喝,但喊道一半,已经嘶哑下去,威风损失了不少,没办法,消耗太大了。 “援军已至,活捉李通,援军已至,活捉李通!”亲兵们接了上去,随之便是一呼百应,士卒们手中不停,尽皆发喊。 一时间,军势如雷。李通这才反应过来,陷阵一军不是不会喊,而是不用喊,真正该喊的时候,他们喊的比谁都有杀气。 “活捉李通,活捉李通!”冲击之中的骑军也高喊起来,曲长原本是想学陷阵的,不声不响效果更好,但同袍已经喊了。 那就是有必要,下一刻,他反应过来,李通是疲惫之师,这不是打击敌军最好的办法吗?想通了这一点,他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 曹军的后队有阵型,也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但和李典的陈留营士卒不同。眼前的战阵虚有其表,被蛟龙骑军一举击破。 “杀,别管两翼,一力突刺,先和友军汇合。”曲长喊着,长刀出手,砍翻了眼前的一名敌军,凿穿是眼下最合适的战术。 面对战意不强的敌军,突刺而过,对他们心理上有严重的打击。 步骑配合,在李通混乱的军阵之中再度上演,前者却远远没有之前的陈留营顽强。单单骑军的冲击砍杀,他们已经遮拦不住。 此时,天光也放亮了,士卒们的视线变得清楚起来。李典曹真心中,没有半点庆幸,邱泽与骑军的配合,会变得更强。 二将眼睁睁的看着李通所部的溃败,却无能为力,那种挫败感,无比真实。眼前的战局,他们还能有歼灭邱泽所部的能力吗? 要说牵制,被敌军打成这般模样,李典也无法劝服自己。 黎明时分,天光将亮未亮,就在邱泽击溃李通的同时。张海龙的六曲终于动了,这一动,便是快如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