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耽美百合 公主殿下的在逃青梅

第42章

公主殿下的在逃青梅 枫眷 2329 2024-12-31 00:48
   苏韵卿冷淡的面容上浮现了一抹笑意,“这合适吗?”   “有何不合适,我是她姨母,不趁着她小欺负她,难道还等人长大不成?”萧郁蘅摆出一耀武扬威的架势来。   “嗯,饿了。”苏韵卿淡然应允,瞧了眼天色,缓了骑马的速度。   “那去我宫里用膳好了。”萧郁蘅微微勒紧缰绳,不假思索的邀人一道。   “还得吃药,我回清风阁,晚些去找你。”苏韵卿不疾不徐的回应。   “成,每日早上你还得来这儿跑跑马,不然今日的感觉转瞬就忘了。”萧郁蘅忽而一本正经的出言提醒。   “知道,我还打算得空学射箭。”苏韵卿翻身下马,学着萧郁蘅的模样顺了顺红薯的毛发。   “这个我教不了你,我也未曾学过。咱年纪尚轻,臂力不够,张弓都难。”萧郁蘅慢条斯理的解释着,把马递给了等候在旁的随侍。   “嗯,不急。”苏韵卿与人一道走着,轻声应承。   午后的教坊司各部皆在有条不紊的排练雅乐盛舞,余音绕梁,歌喉婉转,水袖翻飞。   当真是一处令人沉醉流连的好地方。   此处的伶人技艺高超者不在少数,笛音的空灵荡涤心神,琵琶的铿锵令人热血沸腾。细密的鼓点并着胡姬妖娆的舞姿,便是小丫头也要驻足凝神。   戏班子与杂技艺人的排练就更活泼些,苏韵卿与萧郁蘅并未特意留在某一处,只随意逛了逛,天色转瞬就黑了。   原来消遣生活是这样惬意。   苏韵卿如是想着,依依不舍地踏着月色离开了教坊司。   “你累么?”萧郁蘅转眸瞧着她,“若是累了明日午后再斗蛐蛐儿也成,毕竟你才好起来,身子要紧,来日方长。”   “嗯,明早跑马你去么?”苏韵卿淡然出言,回视着萧郁蘅。   “起得来就去。”萧郁蘅背着手优哉游哉的缓步走着,随意的应承。   二人在宫道的分叉处分道扬镳,各自回了住处。   疯了一整日的苏韵卿心情大好,回去捏着鼻子灌了一碗苦药,睡得格外香甜。   翌日,她们在马场追逐了一个时辰,便转换阵地去斗蛐蛐儿了。   一人拿着一根草签子,目光如虎狼般盯着眼前的一方天青色蛐蛐罐子,打架的时候都不曾如此全神贯注过。   “咬他,上啊,咬…哎呀你怎么这么怂!”萧郁蘅气急败坏的出言。   “左边,对,用力…呵呵,真不赖。”苏韵卿话音倒是轻快。   望着苏韵卿选的那只蛐蛐趾高气扬的抖动须子的模样,萧郁蘅气不打一处来,吩咐随侍,“再选一对儿来,继续。”   二人斗得兴高采烈,这份乐趣是十三年来,苏韵卿从未体会过的。   连着疯玩了两日,苏韵卿的身子有些吃不消,她们这才反应过来,即便是撒欢儿也得循序渐进。   于是新一日的任务,从耍弄鹦鹉变成了留在房里雕刻玉件。   萧郁蘅翻找了半天,才将昔年苏韵卿留下的一套刻刀给寻了出来,“你看看还好不好用?”   苏韵卿伸手接过,拿了一块儿软料试试手,淡然道:“刀是好的,手有些不够灵光了。”   “没事儿,你雕吧,什么样儿都好。”萧郁蘅完全不打算尝试,看着刀子戳来戳去的,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时近黄昏,苏韵卿鼓捣了一整日,才刻出一个小物件来。   是一个小小的印钮,四四方方的台基上有一活灵活现的小狐狸。她转着四下瞧了一圈,递给萧郁蘅道:“欠你的生辰礼。”   “虽说丑了点儿,但本殿还是勉为其难的收着了。”萧郁蘅攥着石头不撒手,嘴上却从来不饶人。   “明日做什么?”苏韵卿甚是期待的询问。   “嗯…去选鹦鹉,教它们说吉祥话。”萧郁蘅仰首思量了须臾,回应道。   “那天色尚早,斗蛐蛐儿?”苏韵卿主动建议,二人一拍即合。   当晚,宣和殿内,舒凌有些疲乏的半靠在轩窗前,看着外头的夜景出神。   她转眸问红鸾,“好几日了,苏韵卿那丫头可来过?”   红鸾思量须臾道:“十六那日该是来过一会儿,后来再没见了。”   “去查查她在作甚。”舒凌随手拎了杯茶,轻抿了一口。   红鸾领命退下,带人去查问了。   翌日清早,舒凌扫了眼身前分外规矩的两个年长女官,吩咐红鸾道:“把苏韵卿找来。”   昨夜的消息入耳,舒凌的暴脾气险些没压住。她怀揣着事不过三的侥幸,指望苏韵卿疯了两日后主动回来。   红鸾快步往清风阁寻人,竟扑了空。她脑子一转,带人去了千秋殿,结果萧郁蘅这个祖宗也不在。   红鸾急得摊手,吩咐左右,“都去仔细地找,把这二人找回来。”   耗了将近一刻,红鸾也没等来人。反倒是蓝玉过来催促,“你怎还在这儿,陛下急了。”   “公主和苏侍读都没影儿了,这两活祖宗。”红鸾气得抱怨了一句,“回去复命。”   待到苏韵卿和萧郁蘅有说有笑的,一人手里拎着只鹦鹉从西宫内廷司出来,慢悠悠走入狭长宫道时,迎面就撞上了坐在步辇上满面怒容的舒凌。   第26章 教训   红墙黛瓦碧蓝天, 秋风拂面雁归南。难得响晴的三秋天色,微风不燥,扶光怡人。   宣和殿外汉白玉铺就的石阶冬冷夏热, 最是反映节气特色的好物件。   萧郁蘅和苏韵卿如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两个的垂着脑袋跪在大殿外的广场上, 认命的由着来来往往入殿奏报的大臣观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