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江氏不放心,怕她们被人坑,城里的商人有多奸诈她算是见识了。 凌一不慌,她手拿契书,上面也标明了这一点,若是后面这家不结款,她就告到衙门去。 临走时,揣着银锭,凌一回头望了眼这家粮铺的招牌,富民粮铺,名字倒是好听。 两母女来时满满的一车粮食,回去时又是满满一车的东西,布匹棉花、油盐肉等等,刚到村口,就被好多人围上来看她们都买了些啥。 凌一和江氏的钱虽然小部分混同,但各自都有可支配的私房钱,江氏一直都舍不得花钱,也是穷怕了,这次是凌一拉着她非得进那些铺子瞧,这一瞧啊,越看越欢喜,这种布料摸着舒服,那个簪花漂亮。 凌一赶着牛车停下,等江氏和村里人唠嗑。 江氏跳下牛车,拿出背篓里的一匹布,塞到余三妹怀里:“妹子,你看看你身上这身多少年没换了,拿回去给自己做身好的。” 虽然余三妹也在茶园帮忙,但工钱没有江氏高,而且工钱到手都填补家用了,基本没有剩下的,家里又添了个孩子,日子更加紧巴,她好多年没给自己做新衣裳了。 余三妹心里高兴呀,手不停地摸着布,嘴上却说:“小花她娘,这这哪合适啊,一匹布不少钱呢。” 江氏花的是她自己辛苦攒下来的工钱,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起早贪黑干活没一个子儿落兜里,还得管人要钱看人脸色。 她拍打着余三妹要把布送回来的手:“这有啥不合适的,咱俩啥关系,我家小花早些时候我没空带,你不也帮我看着嘛,你就是我家大妹子,姐姐给妹妹买布做衣裳咋了。” 余三妹的婆婆在旁边看着,用眼神示意余三妹赶紧收下,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哎呦,小花她娘你也是苦尽甘来了,你们这一趟进城粮食卖了不少钱吧。” 涉及到钱,江氏就笑着打哈哈:“不多不多,都被城里的奸商压价了。” 江氏趁别人没开口前,又说:“还有六姑婆,你上次地里干活不是老有头发扫眼睛嘛,这个抹额我看城里好多老太太都戴,能叫头发服服帖帖。” 江氏叫的六姑婆其实不是她的六姑婆,而是程小花的六姑婆,人还算不错,虽然和程家沾亲带故,但程家人是程家人,亲戚却不能一竿子打死。 程小花没满月的时候,江氏身体营养不良,愣是没奶水,还是六姑婆当时奶她家的孩子,顺带也奶了程小花,反观程小花自己的爷奶却对她不闻不问。 六姑婆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还在推脱,乡亲们见状,转移注意力,看看牛车上还有没有给自己带的好东西。 一路回到家,江氏总算是歇了口气,一大口凉茶灌下肚,那叫一个畅快。 凌一看着她们拉回来的东西少了一半,有些心疼,问江氏:“你的工钱花了不少,就这么都给她们了?” 江氏白她一眼:“你还小,不懂,这乡里乡亲的,爱占小便宜是正常的,咱家现在有了钱,你不给人点好处,出了事没人帮。而且啊,人呐,不是一个好和坏字就分清楚了的。” “你不是要买地嘛,你看六姑婆她家的地不多,但她认识咱村所有姓程的,平日里还给人做媒,认识多少人,那多少地,总有人卖给咱,你再看秋收后咱得赶快修缮这老房子,不然冬天不好过,肯定也是要请村里人来帮忙的……” 凌一认真听着江氏说话,好似在学习江氏的为人处世之道。 从县城回家后,凌一后面买地,请人帮忙修缮房屋,基本都没花太多冤枉钱,买地给介绍人提几斤猪肉就好,叫村里乡亲帮忙修缮房屋,给大家包伙食,饭菜管够就行,连材料都尽量自己从后山砍,实在找不到的材料才会从别家买。 得亏凌一经人介绍很快买好地,不然她接下来的生意还真不好接。 因为地多了,种子需要的也多,凌一打算种些冬小麦,几天后又去了趟城里,顺便看看富民粮铺的米卖得怎么样,给不给结剩余的钱款。 谁知,凌一还没等走近富民粮铺,刚进东市的街口,就被人拦住了。 第217章 抢手 “哎哎哎!姑娘且慢!”一个店铺伙计模样的年轻男人叫住凌一,满脸喜色,“姑娘可是姓程,我可算是等到你了。” “你是?”凌一嘴上这么说,实际已经认出此人,几天前她在裕隆祥见过这个伙计,他应当是裕隆祥的人。 “哎呀,程姑娘你不记得我啦,我是裕隆祥的伙计,前几天你和令堂还同我家掌柜谈生意来着。”伙计笑容略带一丝讨好,前几天他传他家掌柜的话时,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哦~裕隆祥的。”凌一挑眉。 那伙计心里一喜,想起来了,还没等他开口下一句,旁边又窜出来两个伙计,把他给挤开:“程姑娘!我们是徐记的,我们也见过的,我家掌柜特意让我们来街口等你,我们铺子里准备了好茶等你呢。” 裕隆祥伙计皱眉,两个人针对他一个是吧,他一挽袖子,抓着两人的肩膀挤进去:“程姑娘,先去我们裕隆祥喝茶呀,别去他们家,他们家的茶都是从我们主家拿的,我们家的才是最好的茶叶。” 几人谁都不服谁,差点在街口打起来,还是巡逻的厢使把几人拉开。 原来啊,这几人是为了凌一家的米而来。 几天前凌一和两家的生意没谈成,转头把米全卖给了一家新开的粮铺,那家虽然也压价了,但比另外两家良心多了,而且可以做长期买卖,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