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黄忠是潜水而过,或是飞天而至
计谋揭晓之时,府中议论纷纷。 黄忠面露惊愕,竟一时忘却了领命。 众人目光齐聚,皆投向地图上那不起眼的“陆口”。 梁翰缓缓起身,步至地图前,伸手指点。 “孙策急攻夏口,必将倾巢而出,西进之师,柴桑守军必然薄弱。” “若柴桑告急,孙策必回师救援。” “故而,佯攻柴桑,围魏救赵,可令孙策自退,夏口自然落入我手。” “欲攻柴桑,水路不可行,孙策已在长江设防。” “既不可水行,便改陆路。” “我军可从陆口出发,沿陆水而行,穿越幕阜山脉,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柴桑之南。” “汉升老将军之师若现于柴桑附近,不须真战,便足以令孙策惊慌失措,急急回师。” “如此,主公便可趁势进攻夏口,无需忧虑孙策之扰。” “如此一来,孙策岂不是白白为我等效力?” 梁翰缓缓道出全盘计策,诸将皆明其意。 众人恍然大悟,方知梁翰当日自信之由,能令孙策不战而退。 柴桑乃孙策西线重镇,粮草之所。 柴桑若危,孙策岂敢不救? “军师此围魏救赵之计,实乃妙计!”黄忠赞叹,又好奇问道: “军师提醒之下,老朽方记起陆口确有陆路通往柴桑以南。” “然老朽守长沙多年,对此路仅耳闻,未曾亲履。” “军师乃新野之人,远在荆北,何以对此道了如指掌?” 黄忠之问,引得众将皆露疑惑之色。 梁翰微笑不语。 他之所以知之甚详,乃因能以史为鉴。 赤壁之战,正是在陆口以西发生。 曹操大军不战而下荆州,意图顺流东下,直取江东。 周瑜统帅孙刘联军,于赤壁安营扎寨,与曹操决战。 战局终以曹操败北告终。 赤壁之战,为何发生在赤壁? 只因赤壁位于陆口以西,赤壁山为险阻,乃拱卫陆口之要地。 若不守赤壁,则陆口难保。 若陆口为曹操所得,曹操便能以步骑优势,直趋柴桑。 水战周瑜有信心,陆战则难以抵挡曹操铁骑。 因此,周瑜只能扎营赤壁,确保陆口安全。 梁翰熟知此段历史,自然明了陆口之重要,方能想出此计。 黄忠眼中,梁军师真乃神人也。 “汉升,不必惊讶。” “天下山川地形,皆在文舟心中。” 刘备拍黄忠肩膀,对梁翰之智已深信不疑。 “老将军,难道不敢接此踢小霸王屁股之任?” 梁翰激将黄忠。 黄忠从惊愕中回神,随即慷慨陈词。 “末将在长沙久镇,对两地地形颇为熟悉。” “我手下五千长沙兵,皆擅长山战,此役非我们莫属。” “主公尽可放心,此任,黄忠愿担之!” 当日议定,黄忠便乘粮船,以运粮至长沙郡为名,顺流而下。 船经油江口,再过巴丘,穿越赤壁,终至陆口。 五千长沙精兵,在夜色掩护下悄然登陆,迅速沿陆水东进,隐入群山之中。 江陵方面,刘备命诸将时刻准备,随时准备水陆并进,直攻夏口。 同时,密令襄阳方面,文聘所率襄樊水师,随时准备南下汉水,与夏口会师。 而此时正在夏口的孙策,正在热火朝天地攻城。 “禀告主公,韩义公将军自柴桑急报!” 部将潘璋,急匆匆骑马而至。 “柴桑南方发现众多刘军,高举长沙黄忠之旗,似有攻城之意。” “义公将军恳请主公,速回师救援!” 如晴天霹雳,孙策身形微晃,原本霸道凌厉之色,霎时转为惊愕。 周瑜与黄盖亦面露异色,急视潘璋。 “黄忠?那刘表叛将,长沙之虎?” “他不在江陵,怎会现身柴桑之南?” 孙策面色大变,夺过潘璋手中急报,满面惊疑地细读。 韩当密报,字字确凿。 黄忠确现于柴桑之南,已破数县,声势浩大,似拥兵上万。 此刘军突现,正从东南西三方,对柴桑形成夹击之势! “此理不通!” “万余兵马,怎会悄无声息,突现柴桑?” “他们难道是潜水而过,或是飞天而至?” 孙策满面惊疑,将急报递与周瑜。 周瑜接过,同样以不可思议的目光,反复审视,以证情报无误。 “奇哉,黄忠如何悄无声息,现于柴桑之南?” “此事实在诡异,难以解释…” 周瑜亦自语,面露茫然错愕。 唯有黄盖,荆州之人,面色突变,忽有所悟。 “是陆口!” “黄忠必经陆口道,越幕阜山入豫章,再北上偷袭柴桑!” 陆口? 孙策与周瑜相视,眼中皆是茫然。 他二人虽有帅才,却初入荆州地界。 故对江夏及长沙郡地形,尚未了如指掌。 唯有黄盖,荆南之人,方能推测黄忠如何瞒天过海,现于柴桑近郊。 黄盖即刻取地图,展于孙策前。 “主公请看,巴丘与夏口间,有一陆口…” 黄盖指地图,道出其中奥秘。 继而困惑道: “自柴桑至夏口,因长沙水道相连,两地多以水运,少有陆行。” “故陆口道虽存,知者寥寥,行者亦少。” “如此一条隐秘陆路,刘备如何得知?” 黄盖百思不得其解。 孙策与周瑜相视,亦困惑难解,不明其故。 “主公,不论刘备如何知陆口道。” “肃以为,我等已中其计。” “他坐镇江陵,看似按兵不动,实则待我倾全力攻夏口。” “如此,我柴桑城必兵力空虚。” “他便遣黄忠,经陆口道绕过我长江防线,出其不意袭我柴桑!” “我等中了刘备瞒天过海之计!” 鲁肃开口,分析入理,揭露刘备之谋。 众人恍然大悟。 孙策紧握拳头,沉声怒道: “好你个刘备,人皆称你仁义之主,未料你竟如此狡诈!” “我竟落入你的圈套,可恨至极!” 鲁肃却轻摇其首,叹息道: “刘备历经沙场,确非虚言,然据我所知,他未必有此等谋略。” “我疑此计乃梁翰所为。” “刘军之中,唯有梁翰,方有此等智谋!” 梁翰之名,再次如雷贯耳。 孙策眉头紧锁,低声自语: “难道蒯越所言非虚,我等轻看了梁翰之能?” 此言无意,却令周瑜如受掌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