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声音再次传来
她的话像是一把刀,狠狠地刺进何雨柱的心里。他本以为,经过这么多年的邻里相处,梁静茹多少会有些情面,多少会懂得退让。可她的这些话,彻底粉碎了他的想象。她根本没有一点想要和解的意思,反而将他和其他人都推到了对立面。 何雨柱觉得胸口有些发闷,他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他突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忍让和包容,都是徒劳。这个女人,或许根本不值得他花心思去劝解。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咱们以后就各过各的。”何雨柱的声音冷了下来,语气中带着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失望和疲惫,“我管不了你,也不想再管你。你要怎么过是你的事,但我也有我的底线。你要是再继续这么无理取闹,我也不会再让着你。” 说完这番话,何雨柱转身就走。他没有再给梁静茹任何反驳的机会,也不想再听她那些尖酸刻薄的言语。他已经累了,累得不想再继续这场毫无意义的争吵。他只想回到自己的屋里,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 梁静茹看着何雨柱的背影,心里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她从未想过,何雨柱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这么多年,他一直是院子里最温和、最善解人意的人,可今天,他竟然对她生气了,而且生得这么彻底。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说些什么,但却发不出声音。她心里那股委屈和愤怒,像是忽然找不到出口一样,在她胸口乱撞。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生气,也不知道为何每次面对何雨柱时,她总是忍不住想要和他对着干。 “为什么他不懂我?”梁静茹在心里问自己。她忽然感到一阵酸楚涌上心头,可她却硬生生地把泪水逼了回去。她从来不愿意在人前显露出自己的脆弱,尤其是在这个院子里,在这些她一直看不上眼的人面前。 可是,此刻,她却有些动摇了。 何雨柱走进了自己的屋子,屋里灯光昏黄,散发着一种沉默的冷清。他随手把门关上,靠在门边,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烦闷彻底吐出去。他从来没有感觉这么累过,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心里的沉重。刚才那场争吵像一把利刃,在他心头一刀刀地划过,留下的是无尽的失望和愤怒。 他望着桌上的茶杯,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梁静茹那带着嘲讽和愤怒的表情。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冷漠的眼神,都像是在逼迫他一步步后退。他本来以为,和梁静茹的争吵不过是一场意气用事,她也许只是太过情绪化了,等过几天冷静下来,大家还是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面。 可现在,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她的迁就已经到了尽头。这不是第一次争吵,但却是最让他感到绝望的一次。梁静茹的性格倔强如同刀锋,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刺伤他最柔软的地方。她对所有人的指责、对邻里关系的漠视,以及对他那种毫不掩饰的敌意,几乎摧毁了他心中对她的最后一点耐心。 “这日子没法继续了。”何雨柱自言自语道,声音低沉而苦涩。 他慢慢走到桌边,拉开椅子坐下,双手撑着头,内心一片纷乱。曾经,梁静茹在他的眼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人。她的美丽和独立让她在这个四合院里显得与众不同,也正因为如此,何雨柱对她总有一种莫名的好感。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以为自己会和她有更进一步的关系。 他回想起第一次见到梁静茹的情景,那是在一个夏日的傍晚,她穿着一件浅色的裙子,站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微风轻拂着她的发丝,脸上带着一种淡淡的笑容。那时的她,与现在的她,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那个时候的梁静茹,还带着一丝温柔和平静,而不是如今这般尖锐和充满敌意。 “到底是哪里变了?”何雨柱问自己。他并不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但如今却忍不住想要探究个中缘由。梁静茹的变化,让他措手不及,也让他感到无力。她曾经的那点吸引力,如今已经被她的坏脾气、倔强和偏执完全掩盖住了。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关系继续下去。 何雨柱的心情慢慢从愤怒转为冷静,理智告诉他,继续和梁静茹纠缠下去只会让彼此更加痛苦。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从最初的好感和互相理解,变成了如今的针锋相对。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彻底撕破脸皮。 他沉默了片刻,拿起手机,翻出了梁静茹的号码。他知道自己必须做一个了结,不能再拖泥带水。电话拨出去的那一刻,他的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有不舍,有愤怒,也有一丝解脱的预感。 电话那头响了几声,梁静茹接了起来。她的声音有些疲惫,听上去像是刚刚哭过:“何雨柱,你打电话干什么?刚才不是都说清楚了吗?还想再吵一次吗?” 何雨柱握着手机的手微微一紧,心头的那股怒意再度翻涌而上,但他还是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平静:“静茹,我不是想再吵。我想和你谈谈,这段时间咱们之间的问题。” 电话那头的梁静茹沉默了片刻,随即她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一丝戒备:“什么问题?我倒想听听你要说什么。” 何雨柱闭上眼睛,脑海中飞快地整理着语言。他知道,这一次的对话将是决定他们关系走向的关键。与其说是分手的电话,倒不如说是一场最后的对话,一场两人都无法逃避的正面对抗。 “我知道你最近心情不好,”何雨柱语气沉重,但依然平静,“你可能觉得院子里的人都在针对你,所有人都不理解你,但我想告诉你,不是这样的。大家都是邻里,谁也不想故意为难谁。但是,你最近的脾气,真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