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王之所以持续不断的攻城,就是因为天时。 若在这场冻雨来临前攻下邑城,即使兵锋不能直指大夏腹地,不过撬开大夏的门户,那么离兵临京都还远吗? 蛮王这样想,杨之焕也是如此想法,只待天时,只要守到天时发生变化,那么蛮王便会无功而返。 冻雨并不多见,不过杨之焕却知道它的存在,这样的自然天气一般都不会持续太久,而这次不同。 阴郁的天空持续了很长时间,一旦落雨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停止。 冻雨虽然会给守城的兵卒带来麻烦,可给攻城之人的麻烦将是成倍数增强,利大于弊,杨之焕岂能不喜? 如杨之焕所想一般,仅仅愣神的功夫,密集的冻雨便落了下来,来到城头,看着依旧惨烈的战场,杨之焕心里没有了焦虑,紧绷的神色也舒缓了下来。 看到城下观战的蛮王,虽然看不清楚他的脸,不过杨之焕可以想象的到,他的表情一定相当的难看。 “蛮王,老子防御天下第一,别说你有百万雄师,就算再来百万,你又能奈我何?” 高呼声被战场的嘈杂掩盖,阴沉着脸的蛮王没有听见杨之焕话的内容,不过他得意大笑的举动却清晰可见。 看了看城墙之上被投石车砸出的裂纹,蛮王咬了咬道:”两日,如果再给朕两日,邑城必破,杨老乌龟你等着,朕早晚取你狗命。“ 心里愤怒到了极点,蛮王心里却清楚,这次联合攻夏的计划已经失败了,之所以不撤军,原因有二,一是不甘心,二来是消耗三十六部以及西燕的兵力。 冻雨下了两日,攻城也持续了两日,相比之前,这两日攻城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除了空消耗兵力外,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慕容两兄弟也猜透了蛮王的心思,不过并没有点破,于是攻城时,除了三十六部还在拼命外,北蛮和西燕的兵马雷声大雨点小,装模作样的给三十六部壮声势。 阴霾的天空没有要放晴的意思,蛮王本想等上几日,等待能出现转机,可是转机没来,却等来了一个让他惊愕的消息。 彭有牛率数万兵马攻打安庆府! 大帐内,不仅蛮王,慕容两兄弟和三十六部皆是一脸的惊诧之色。 “嘭……” 蛮王将牛角杯重重的摔在地上,咆哮道:“边境一带朕都做好了安排,彭有牛是如何通过的边境?” 这就好比一只老虎的窝被鬣狗偷了家,蛮王岂不暴怒? 耶鲁派遣的亲兵跪在地上,一脸的惊恐之色:“彭有牛的兵马是从孔雀河一带出现的,大王子推测他可能是从达达借道。” “达,达。”蛮王拳头握的咯咯直响,心里更加的疑惑:“回去查一查,绕道达达攻我都城,彭有牛有这个胆量,却没有这个智慧,朕要知道到底是谁的谋略。” 天时阻止了蛮王的野心,攻击安庆府则是让蛮王退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日,蛮王没有多逗留,率军冒雨离开了燕云之地。 他不能不急,和杨之焕一样,彭有牛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还直担心耶鲁应付不来,万一被彭有牛攻下了都城,他北蛮的颜面将荡然无存。 “查,大夏有能人,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是谁!” “不错,此事太过蹊跷,我们必须早些告知父皇。” 攻夏失败,大军退出了云地,慕容兄弟先送走了蛮王,又送走了莫名其妙的三十六部,二人这才商议此事。 又过了两日,冻雨已经停了下来,一朵朵晶莹的雪花洒落,将邑城外的鲜血和大战之后的痕迹掩埋。 一人一骑快速飞奔向邑城,刚入城,不等马停稳,一个漂亮的翻身便稳稳落在地上,然后急匆匆的冲上了城头。 “报,敌军退了,蛮王和三十六部离开了燕云。” 听到斥候的话,众将士无不大喜,杨之焕则大笑道:“准备笔墨,我要亲自写捷报。” 这场雨雪并不是只存在燕云一地,而是涉及到整个大夏北部,也包括京都。 古宁寺的悬案并没有结束,这段时间吴忧也一直在搜索证据,可无一所获。 南山案时,上官素便离开了京都,寻找此案的突破口,至今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传回。 吴忧心里清楚,此案如果那么简单就不叫悬案了,当初影卫都没有查出任何有用的消息,他不认为凭他收集情报的能力比影卫强。 正在吴忧对着青铜鼎发呆时,吴坎推开了书房的门:“少爷,朱尚书来访,正在客厅用茶。” 和吴家熟了之后,朱明理也不见外,不仅没有拜帖,而且还直接被吴坎迎进了客厅。 回过神来的吴忧也不在意,这种串门的方式他更能接受。 吴家主厅。 朱明理并没有动茶几上的热茶,目光则落在红木沙发上,东摸摸西瞅瞅。 侍候在一旁的小竹见到这一幕捂嘴轻笑。 之前吴家客厅里摆着的是一张四方桌和几条板凳,相当的简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吴家在卖惨。 现在则不同,一整套的红木家具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大夏还没有沙发这个概念,更没有出现过这种款式的坐椅。 从朱明理踏进客厅的一刻,就被这套沙发吸引住了。 “朱大人,别来无恙。” 听见吴忧的招呼声,朱明理不舍得收回目光,看向吴忧。 二人目光对视,吴忧发现朱明理面色疲倦,似乎清瘦了不少。 等吴忧坐下后,朱明理叹了口气:“你看我这模样,像无恙吗?” “出什么事了?” 吴忧的目光是真诚的,关切之色也非作假,朱明理似乎没有看见,哀声叹气道:“还不是你害的。” 不等吴忧询问,朱明理便继续说道:“摊丁入亩是你提出来的,这看似简单,可实施起来却举步维艰。” 夏皇让朱明理来实施此策,吴忧并不奇怪,京都令属于文官的范畴,不过吴忧的行事风格更似武夫。 在京都文官比武将多,要实施改革,文官之间相对比较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