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五年春,汴梁城。 \"听说了吗?\"茶馆里,几个文人正在低声议论,\"王安石要改革科举了!\" \"怎么改?\" \"说是要改试贴经为试论策,重在考察实际治国之才。\" \"这......\"一位老学究摇头,\"岂不是要动摇圣人之道?\"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茶馆。众人定睛一看,竟是刚从西北游历归来的沈括。 \"沈兄!\"有人招呼,\"听说你走遍天下,可有什么见闻?\" 沈括放下行囊,笑而不语,只是从怀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记事簿。 \"这是......\" \"游历所见所闻,\"沈括说,\"比那些朝堂之争有趣多了。\" 他翻开记事簿: \"西北军中,火药之法大有进展......\" \"江南水利,可资改进......\" \"矿冶之术,尚待精进......\"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新科举政策颁布了,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沈括合上记事簿,望着窗外叹息:\"变法之难,不在于法,而在于人心啊......\" 而在皇城内,王安石正在面对新一轮的挑战。 王安石站在殿前,面对群臣的质疑。 \"王大人,\"一位老臣出列,\"科举取士千年不变,今改试论策,恐怕......\" \"正是因为千年不变,才需要改革,\"王安石从容答道,\"现在的科举,只重记诵,不重实务。朝廷需要的是能治国理政的人才,而不是背诵经文的书生。\" \"可是......\" \"诸位,\"王安石环视群臣,\"你们可知道沈括此人?\" 众臣点头。沈括的博学多才,朝野皆知。 \"他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工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可在现行科举制度下,这样的人才反而难以脱颖而出。这难道不是科举制度的缺陷吗?\" 殿内一时寂静。 就在这时,一份奏章送到:边境捷报,新编练的军队再次击退辽军小股骚扰。 \"诸位看,\"王安石说,\"这就是重实务的成果。若不是改革军制,我们能有今日之胜吗?科举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 群臣议论纷纷。有人开始动摇,也有人依然反对。 而此时的沈括,正在整理他的游历见闻。这些关于天文、地理、医药、工艺的记载,日后将成为《梦溪笔谈》中最珍贵的部分。 在他看来,朝堂上的争论远不如这些实学有趣。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这样的见闻,给了王安石改革科举的有力论据。 变法的余波仍在继续,而这场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报!\"一名官员匆匆入殿,\"司马光大人上书,强烈反对科举改革!\" 王安石接过奏章,仔细阅读。司马光的理由很充分:科举取士以经义为本,乃是圣人之道;若改试论策,恐怕会出现投机取巧之辈。 \"司马大人说得也有道理,\"一位大臣说,\"若人人都只顾论策,不读圣贤书,岂不是......\" \"诸位误会了,\"王安石放下奏章,\"改试论策,不是让学子不读经书,而是要他们活学活用。以经世致用为本,这才是圣人之道的真谛。\" 正说着,又一份奏章送到:苏轼从黄州上书,也对科举改革提出异议。 朝堂上的争论越发激烈。 而此时的沈括,正在整理一段关于天文观测的记录: \"今观天象,以铜仪测量,得其方位......\" 突然,有人来访。 \"沈先生,\"来人说,\"朝廷正在争论科举改革,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沈括放下笔:\"我倒觉得,学问贵在实用。你看这天文观测,若只读经书而不实践,如何能懂其中奥妙?\" \"可是......\" \"比如这个,\"沈括指着他的记事簿,\"西北军中用火药,江南的水利工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若科举只考经义,这些实用之学岂不是要被埋没?\" 来人若有所思。 而在汴梁城,争论仍在继续。王安石坚持己见:科举必须改革,否则朝廷将永远缺乏真才实学。 这场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是坚持旧制,还是改革创新? 答案,或许要等到历史给出评判。 就在朝堂争论激烈时,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 一群举子闯入太学,高喊口号:\"还我科举!还我圣道!\" 为首的是一位老学究的儿子,他声泪俱下:\"我父亲研习经义三十年,就是为了教导我们。如今改试论策,这三十年岂不是......\" 正说着,沈括恰好路过。他本想去太学观察一种新式浑天仪,没想到撞上这场风波。 \"诸位且听我一言,\"沈括站出来,\"你们可知道,为什么辽军最近不敢轻易南侵?\" 众人一愣。 \"因为我们有了新式火药,有了改良后的投石机,有了更好的冶铁技术......\"沈括说,\"这些都是实学。若科举只考经义,谁还会去研究这些?\" 就在这时,王安石亲自来到太学。 \"诸位,\"他环视众人,\"我且问你们,圣人之道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 \"圣人之道,是经世致用,是为民解困。你们读了这么多年书,可知道如何理财?如何治军?如何兴修水利?\" 老学究的儿子低下头:\"这......\" \"看看沈括,\"王安石指着沈括,\"他游历天下,研究实学。这些学问,难道就不是圣人之道吗?\" 正说着,一个举子突然站出来:\"大人说得对!我愿意改习论策!\" 这个举动引发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举子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司马光也来到太学。 \"王大人,\"他说,\"改革可以,但不能全盘否定经义。不如这样......\" 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科举分两场,一场考经义,一场试论策。 王安石眼前一亮:\"司马大人果然高明!\" 这场风波,最终以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结束。 而沈括,已经走到太学的天文台,开始专注地记录他的观测数据。对他来说,这些实学的研究,远比朝堂的争论更有意义。 此时的沈括还不知道的是,正是这种求实的精神,为科举改革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第二天,一个更戏剧性的场面在国子监上演。 一群老学究联名上书,要求辞去教职。为首的是一位教了三十年经义的老先生。 \"既然要改试论策,我等无用矣!\"老先生激动地说。 消息传到朝堂,群臣哗然。就在局势即将失控时,沈括又一次意外地卷入其中。 这天他本想去国子监研究一种新式测雨器,却正好撞见这一幕。 \"诸位请看,\"沈括突然从行囊中取出一物,\"这是什么?\" 众人定睛一看,是一个精巧的铜制仪器。 \"这是测量天象的仪器,\"沈括说,\"用它可以准确预测天气变化,对农事很有帮助。\" 老学究们一愣:\"这...这与经义有何关系?\" \"《诗经》中说''悠悠南星,何以为期'',这难道不是在讲天象观测吗?\"沈括反问,\"圣人之道,本就包含实学啊!\" 正说着,王安石带着司马光来到国子监。 \"诸位,\"王安石说,\"我们已经和司马大人商定了新方案:国子监要增设实学课程,但经义课程也会保留。两者并重,不是更好吗?\" 司马光点头:\"是啊,经义是根本,实学是运用,二者本就该结合。\" 老学究们面面相觑。这时,沈括又拿出他的记事簿: \"你们看,这是我游历各地记录的水利工程、天文观测、医药方术,哪一样不是根据经义推演出来的实学?\" 一位年轻教习突然开口:\"沈先生说得对!我愿意学习这些实学,和经义结合起来教导学生!\" 形势开始发生转变。更多的教习表示愿意改变教学方式。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国子监的旧式测雨器突然损坏。 \"让我来!\"沈括走上前,用他新研制的仪器很快解决了问题。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实学的价值。 \"诸位看,\"王安石说,\"这就是经世致用。我们的教育改革,正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才!\" 连最固执的老学究也不得不承认:时代确实需要改变了。 而沈括,已经沉浸在对新式测雨器的改进研究中。对他来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发明创造,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这场风波还未平息,朝堂上又起波澜。 有大臣弹劾王安石:\"近闻太学诸生习论策,皆谈利市井,论军国大事,全无儒者体统!\" 王安石正要答辩,沈括突然求见。 \"陛下,\"沈括展开一卷图纸,\"这是微臣游历西北边境时,发现的一种新式投石机设计。\" 群臣好奇围观。只见图纸上详细记载了机械结构,还有具体的改进建议。 \"如此精妙!\"有人惊叹。 沈括又取出一本记录:\"这是微臣收集的各地水利工程图样。若能推广,可以大大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正说着,一个意外消息传来:边境告急!辽军趁机来犯。 \"诸位且看,\"王安石说,\"现在是争论科举改革的时候吗?国家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就在这时,沈括主动请缨:\"微臣愿往边境,试用新式投石机!\" 群臣哗然:一个文人,居然要去前线? 半月后,捷报传来:沈括改良的投石机立下大功,辽军退却。 朝堂上,反对声音渐渐平息。 \"诸位看,\"王安石说,\"这就是我们要的人才!既通经义,又懂实务。科举改革,正是要选拔这样的人!\" 连一向反对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新时代确实需要新型人才。 而此时的沈括,已经在边境城墙上架设新一代投石机,同时不忘记录自己的观察: \"今日试新机,其力能及三百步,较旧制强半之......\" 这些宝贵的记录,都将收入他的着作里,成为后世研究北宋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料。 在他看来,这些实实在在的发明创造,比那些空谈经义更有意义。而这,正是王安石科举改革想要达到的目标。 变法的余波仍在继续,但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经义与实学的结合,才是培养真才实学的正道。